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断裂带变形特征、演化及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
本文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断裂带变形特征、演化及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 出处:《地球科学》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玛扎塔格断裂带 变形特征 深层构造 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摘要】:玛扎塔格断裂带的演化过程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最新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构造解析,分析了玛扎塔格断裂带的变形结构、样式和变形过程.玛扎塔格断裂带的变形分为上、中、下(深)3层结构,分别形成于不同时期.玛扎塔格断裂带变形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中层构造,从东往西控制中层构造发育的逆冲断层及其反冲断层的位移量不断加大,褶皱核部的剥蚀量也向西持续增加.玛扎塔格断裂带深部背斜构造存在发育盐下白云岩原生油气藏的可能,后期的变形没有破坏早期形成的深层背斜构造.玛扎塔格断裂带深部背斜构造的盐下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Abstract]:The evolution of the Mazatag fault zo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Bachu uplift and Megeti slope of Tarim basin. The fine interpretatio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are based on the latest seismic data. The deformation structure, style and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Mazatag fault zone are analyz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azatag fault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he difference of deformation in the Mazatag fault zon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middle structure,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thrust fault and the recoil fault controlled by the middle structure from east to west is increasing. The denudation of the fold core is also increasing westward. The deep anticline structure in the Mazatag fault zone has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subsalt dolomite primary oil and gas reservoirs. The late deformation did not destroy the early formed deep anticline structure. The subsalt dolomite of the deep anticline structure in the Mazatag fault zone is the favorable direction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川庆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330207,41472181)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富含油气资源的塔里木盆地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演化过程.巴楚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西部,其西-西南部以色力布亚-海米罗斯-玛扎塔格断裂带与麦盖提斜坡为界,西北部以柯枰冲断带与柯枰断隆分开,东北-北部以阿恰-吐木休克断裂与阿瓦提凹陷为界.玛扎塔格断裂带是巴楚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北;;邓关背斜构造卤(黑)水富集条件初步认识[J];井矿盐技术;1979年04期
2 杨承先;焦振兴;;石家窝铺河谷背斜[J];辽宁地质;1990年04期
3 王桂梁;南桐正弦型不协调复式倾伏背斜研究[J];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4 张或丹;黄陵背斜的形成和构造发展初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5 夏邦栋;;复式半背斜及其形成动力学初探[J];江苏地质;1988年02期
6 孙玉华;庞荣风;高洪慧;杨敏;李伟;;浅谈对文留盐背斜的几点认识[J];录井技术;2003年04期
7 杨国清;湖中龙山短袖背斜构造特征[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8 夏邦栋;;复式半背斜及其形成的动力学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9 杨为民,钱守荣,周治安;湖山背斜构造变形差异的形成和演化[J];安徽地质;1996年03期
10 孙玉华;庞荣风;高洪慧;杨敏;李伟;;浅谈对文留盐背斜的几点认识[J];录井技术文集;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玉华;庞荣风;高洪慧;杨敏;李伟;;浅谈对文留盐背斜的几点认识[A];录井技术文集(第四辑)[C];2004年
2 孙尚如;刘斌;黄郑;徐军;龙国清;;焉耆盆地宝北高陡背斜构造特征研究在早期滚动开发中的应用[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于明德;塔里木河南探区获丰硕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峰;重庆隔挡式背斜构造的地震危险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光亮;高18块莲花油层精细地质描述及开发调整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康;龙泉山背斜的地壳缩短与隆升—来自河流阶地变形的证据[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3 何明亮;川东互层式可溶岩背斜地下水径流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13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1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