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海上油田不同开发方式组合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18 05:34

  本文关键词:海上油田不同开发方式组合模式探讨 出处:《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海上油田 水驱 聚合物驱 热力采油 组合模式 采收率 绥中-油田


【摘要】:海上油田开发投资大、成本高、风险大,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对不同开发方式进行组合和优化。根据以往水驱、聚合物驱、热力采油等经济技术界限研究成果,以原油黏度为一级决策、渗透率为二级决策、油藏深度为三级决策,建立了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方式组合多级决策树,确定出适合海上油田高效开发的4大类26套组合模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各种组合模式的采收率,结合经济评价优化确定了8套不同油藏条件的最优组合模式,并提出了各模式的生产动态典型特征曲线。绥中36-1油田实际区块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高效开发组合模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为海上油田开发模式优选提供借鉴。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higher economic benefit,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and optimize different develop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water flooding, polymer flooding is necessa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boundaries such as thermal oil produ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oil viscosity, permeability and reservoir depth is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decision, and the multilevel decision tree is established for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methods in offshore oil fields. Four types and 26 sets of combination models suitable for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oil fields are determined. The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of various combination models is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8 sets of optimal combination models with different reservoir conditions are determined by economic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each model are put forwar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of Suizhong 36-1 oilfield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high-efficiency development combination model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offshore oilfield development model.
【作者单位】: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基金】:“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编号:2016ZX05025-003)”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TE53
【正文快照】: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编号:2016ZX05025-003)”部分研究成果。(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2.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6)谢晓庆,康晓东,曾杨,等.海上油田不同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贤松;孙福街;谢晓庆;康晓东;李保振;;渤海聚合物驱油藏技术经济界限及分类[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5期

2 张贤松;;渤海油田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油藏经济技术界限研究及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3年04期

3 侯健;王树涛;杜庆军;张贤松;康晓东;蒋珊珊;;海上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效果预测模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7期

4 刘睿;姜汉桥;张贤松;陈民锋;杨俊茹;胡庆贺;;海上中低黏度油藏早期注聚合物见效特征研究[J];石油学报;2010年02期

5 周守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技术探索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10期

6 张贤松;王海江;唐恩高;蒋姗姗;;渤海油区提高采收率技术油藏适应性及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5期

7 侯健;郭兰磊;元福卿;杜庆军;于波;;胜利油田不同类型油藏聚合物驱生产动态的定量表征[J];石油学报;2008年04期

8 周守为;;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模式研究及应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张贤松;孙福街;冯国智;杨俊茹;;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影响因素研究及现场试验[J];中国海上油气;2007年01期

10 刘志斌,丁辉,高珉,杨延辉;油田开发规划产量构成优化模型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宇羲;海上油田组合开发方式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王树涛;渤海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潜力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会影;张伟东;刘义坤;尹洪军;;粘弹性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微观渗流数学模型[J];地球科学;2017年08期

2 范白涛;;渤海油田钻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4期

3 谢晓庆;康晓东;曾杨;石爻;张贤松;刘宇曦;;海上油田不同开发方式组合模式探讨[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4期

4 王国栋;王春升;张明;郑晓鹏;黄启玉;;海上特稠油管线黏度测量方法对计算压降的影响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年07期

5 鲍婷婷;杨俭;;不同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区块开发效果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7年06期

6 陈明贵;杨光;石鑫;周智;康晓东;赵娟;郑爱玲;刘德华;;渤海稠油油田早期注聚剖面返转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J];油田化学;2017年02期

7 陈文娟;张健;靖波;檀国荣;王虎;段明;;HPAM在油水界面的吸脱附作用研究[J];油田化学;2017年02期

8 王国栋;王春升;张明;郑晓鹏;;海上稠油长距离保温输送管线关键设计参数选取及计算[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年06期

9 李功;李伟;杜娟;;海上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10 付美龙;黄倩;刘传宗;;双河油田欠注井注聚堵塞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宫宇鹏;A区块稠油油藏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忠健;许兵;冯卫华;文权;周宝锁;杨岐年;施洋;;海上探井特稠油热采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2年05期

2 陈伟;;陆上A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评价及海上稠油油田热采面临的挑战[J];中国海上油气;2011年06期

3 唐晓旭;马跃;孙永涛;;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研究及现场试验[J];中国海上油气;2011年03期

4 刘小鸿;张风义;黄凯;崔大勇;黄颖辉;缪飞飞;;南堡35-2海上稠油油田热采初探[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1年Z1期

5 姚约东;雍洁;朱黎明;姬泽敏;邱晓娇;;砂砾岩油藏采收率的影响因素与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4期

6 姜瑞忠;马勇新;杨仁锋;;涠洲11-4油田水驱后注气提高采收率预测方案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1期

7 张贤松;王海江;唐恩高;蒋姗姗;;渤海油区提高采收率技术油藏适应性及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5期

8 杜殿发;王青;;蒸汽吞吐水平井开采参数优选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年01期

9 王代流;;河流相沉积油藏聚合物驱油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1期

10 周守为;孙福街;曾祥林;房茂军;;稠油油藏分支水平井适度出砂开发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达;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效果评价及油藏适应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朱贵友;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慕瑞峰;渤海发现中国最大海上油田[J];石油化工设备;2000年03期

2 ;渤海发现我国最大海上油田[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0年04期

3 ;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投产[J];电站辅机;2003年01期

4 吕爱民;龙隆;姚军;王伟;冯鹏斌;;海上油田加密区域优选方法新探[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4期

5 刘朝全,李光耀;我国海上油田平台投资的测算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6 邵世茹;;海上油田通信[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2年01期

7 唐海雄;王跃曾;张新平;张俊斌;阳文学;伍超凡;杨继明;谢天敏;;浮式海上油田恢复期替代生产系统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4期

8 孙伯英;王新兰;;国外海上油田注海水实例[J];石油规划设计;1991年02期

9 刘朝全,李光耀,杨茂娟;我国海上油田操作费的测算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10 赵福麟;戴彩丽;王业飞;;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控水技术[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苏保卫;刘福海;高学理;易飞;高从;;基于海上油田采油注水的海水膜软化技术的研究开发[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2 周思宏;岳晟;朱骏蒙;;海上油田提液机采工艺技术研究[A];第四届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刚;邢爱忠;;胜利海上油田二元驱建设模式探讨[A];山东石油学会石油天然气注水及水处理技术中心站油田注水及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方华灿;;海上油田安全生产保障的可靠性评估[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姬晓东;李艳;;电控共轨技术在海上油田电站原油发动机上的适应性研究[A];2008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美荣;徐田甜;;钻井供应船在海上油田的锚泊能力评估[A];2008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盛钟琦;王秦晋;李聪;;油田钻杆刺漏失效的原因分析[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张厚淼 唐晓红;胜利海上油田大调整悄然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记者 姚斌 赵士振 李晓君;胜利油田形成浅海采油六大核心技术[N];中国石化报;2012年

3 早报记者 李跃群 实习生 杨漾同;两桶油参股全球最大海上油田[N];东方早报;2013年

4 CUBN记者 毕淑娟;中国油企中标全球最大海上油田 向能源链高端进军[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5 早报记者 李跃群 实习生 杨漾;三大油竞标巴西最大海上油田[N];东方早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于盟;巴西启动海上油田首轮招标 中国“三桶油”齐参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7 林朴;海上油田服务商落户天津滨海[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会;海上油田加热器阻垢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钟健j;海上油田群电网功率协调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李琦;海上油田L区块高效开发策略与效果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王传军;海上油田转注时机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5 巩亚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海上油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周东民;海上油田开发生产系统的工况模拟测试平台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闫肃;海上油田群电力组网及能量管理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39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39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