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

发布时间:2018-01-23 01:21

  本文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须家河组 川南地区 出处:《岩性油气藏》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探究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以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基础,对该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以烷烃气为主,甲烷体积分数大于80%,重烃体积分数低,天然气干燥系数大于0.85;部分天然气含H2S,这是研究区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组分特征的最大差异;天然气δ~(13)C_1为-43.17‰~-30.80‰,δ~(13)C_2为-33.81‰~-24.90‰,δ~(13)C_3为-28.65‰~-22.70‰,总体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碳同位素与轻烃分析均证实,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以煤型气为主,同时存在部分油型气;煤型气主要来自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油型气主要来自下伏海相层系。成藏年代分析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有3期成藏:晚侏罗世中期—早白垩世,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少量煤型气进入须家河组成藏;晚白垩世,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大量生成煤型气并进入须家河组成藏,该时期是须家河组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期;喜山期,部分下伏油型气经断裂进入须家河组成藏,该阶段的流体充注是研究区出现异常高温包裹体与天然气含H_2S的主要原因。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outh Sichuan area to river group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natural gas geochemical analysis data, the causes of g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gas in the study area of alkane. The methane volume fraction is greater than 80%, the volume fraction of low heavy hydrocarbon, natural gas drying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0.85; natural gas containing H2S, this i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n other parts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Sichuan basin Xujiahe Formation gas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gas 8 ~ (13) C_1 -43.17% ~-30.80%, 8 ~ (13) C_2 -33.81% ~-24.90%, 8 ~ (13) C_3 -28.65% ~-22.70%, the overall positive carbon isotope series. Analysis of carbon isotope and light hydrocarbons were confirmed,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gas to coal type gas and oil type gas and coal type gas mainly comes from; the Xujiahe Formati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oil type gas mainly comes from the underlying accumulation in marine str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tudy area Xujiahe gas reservoir has 3 stages: Middle - Late Jurassic Early Cretaceous, a small amount of coal type gas generation to Xujiahe Coal source rocks in Xujiahe formation; Late Cretaceous, Xujiahe formati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generated a large number of coal type gas and enter the Xujiahe formation, this period is the main formation period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gas; Himalayan V oil type gas part by breaking into the Xujiahe formation, the fluid filling stage the study area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normal high temperature of inclusions and gas containing H_2S.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田开发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编号:41172119)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四川盆地T3—K碎屑岩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编号:国重科研C08) 宜宾市科技局重点科技项目“长宁地区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编号:2015QD09)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根据区域位置和油气田地质特征,四川盆地划分了4个油气聚集区[1-2]:川东气区(川东地区)、川南气区(川南地区)、川西气区(川西地区)、川中油气区(川中地区)。川南地区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下二叠统茅口组、上震旦统灯影组都发现了重要产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宗海;四川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01期

2 邓猛;樊新胜;孟军;陈丽霞;单代伟;徐彤;;四川须家河组地层特性及其与牙齿接触的仿真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7年12期

3 苟宗海;;四川彭州市白鹿乡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J];岩相古地理;1998年03期

4 苟宗海;四川彭州市白鹿乡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J];岩相古地理;1998年03期

5 陈国民;刘全稳;徐剑良;胡海涛;张学才;;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6年01期

6 肖芝华;谢增业;李志生;马成华;;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J];地球化学;2008年03期

7 蒋裕强;葛忠伟;沈昭国;;五宝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构造-沉积体系[J];天然气技术;2009年01期

8 马晋文;尹太举;易小会;刘忠保;施振生;连丽霞;;须家河组多物源的沉积物理模型设计[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5期

9 勾宗海;四川天全芦山宝兴地区须家河组地层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6年04期

10 李让彬;邹玉涛;段金宝;汪建辉;邓剑;;綦江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世伟;张廷山;王顺玉;陈晓慧;姜照勇;董同武;;赤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含气性初探[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徐明华;刘定锦;朱敏;张华军;蒙杉;;三维纵波裂缝检测技术预测川西南部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姜在兴;;四川盆地西部三叠系须家河组须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高晓辉;陶士振;李伟;杨家静;;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天然气藏地质特征与控制因素[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高晓辉;陶士振;;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四川盆地大川中合川—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成果[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7 公言杰;邹才能;陶士振;;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连续型”大气区形成、分布与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陆廷清;黄勇;;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段沉积环境分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长林;桑宇;冉立;彭均亮;;四川盆地安岳须家河组储层岩石力学与地应力评价研究[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苏时才;陈杨;牟必鑫;;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选区[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黎家盆;须家河组研究取得丰富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滕艳 整理;注重需求 瞄准前沿 勇于创新 实现突破[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娜;蜀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致密化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刚;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物质分布规律与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林世国;川西北部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肖玲;川南须家河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测井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谢润成;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探井地应力解释与井壁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华启;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7 尚长健;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储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D];浙江大学;2013年

8 盘昌林;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艳芳;川中龙女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英娇;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雨晴;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黄静;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梅华平;川东北普光地区须家河组—千佛崖组沉积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陈开研;普光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5 郝强;川南地区须家河组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罗乃菲;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晓春;安岳~简阳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叶艳;普光气田南部须家河组储层及裂缝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高拉凡;川中LNS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地震相-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锟;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地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456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56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