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早三叠世多尺度海平面变化旋回及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海平面变化 层序 早三叠世 四川盆地 出处:《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四川盆地东北部鸡唱峭壁剖面发育了下三叠统碳酸盐鲕粒浅滩层序。为揭示该层序形成过程中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一系列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C和O同位素变化反映了高频的海平面变化,可用于地层层序的划分。δ~(13)C增加和δ~(18)O的减少,表明海平面的上升,发育退积准层序组;δ~(13)C的减少和δ~(18)O的增多表明海平面下降,发育进积准层序组。样品采自飞一段至飞二段,这两段共识别了5个准层序组,即pss1-pss5。整个研究层段共划分了5个五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及2个四级海平面变化旋回。Sr和Mn含量变化反映了低频的海平面变化,也可用于背景分析以及验证样品是否保持原始沉积成岩环境。Sr同位素的上升趋势,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同步;Mn的含量与古水深有关,常富集于深水区,表现为Mn的含量在离岸深水区较岸边浅水区高。Sr、Mn含量的变化揭示了长期的海平面变化趋势。
[Abstract]:The Lower Triassic oolitic shoal sequence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Jishang cliffs section of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ea level chang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equence. A series of isotopic and elemental geochemical analyses. C and O isotopic variations reflect high frequency sea level changes. It can be used for the division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 The increase of 未 ~ (13) C and the decrease of 未 ~ (18) O indicate the rise of sea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trogradation quasequence formation. The decrease of 未 ~ (13) ~ (13) C and the increase of 未 ~ (18) O indicate that the sea level is falling and the precession quasequence group is developed.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Feifei formation, and five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That is, pss1-pss5. the whole study layer is divided into five five-order sea level change cycles and two fourth-order sea level change cycles. The changes of Sr and mn contents reflect the low frequency sea level changes.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background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whether the sample maintains the rising trend of the original sedimentary diagenetic environment. Sr isotopes are synchronized with the rise of global sea level. Mn content is related to ancient water depth and is usually concentrated in deep water area. The change of mn content in offshore deep water are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shore shallow water area, which reveals the long-term trend of sea level change.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基础攻关项目“川东北碳酸盐岩沉积相及储层建模研究”及“川东北台缘沉积建模及地震沉积学研究”
【分类号】:P534.51;P618.13
【正文快照】: 海平面变化对地质时期地层研究有较大意义,但是由于沉积物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从而使得海平面变化无法直接测量[1-3],然而通过海平面变化留下的沉积记录和同位素记录,可以间接研究海平面变化。近年来,碳氧同位素记录常被用于重塑一个地区的海平面变化过程。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辉,包向农;海平面变化成因及其盆地响应[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2 姜兆怀,吴庆林;华东沿海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的讨论[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8年02期
3 杨瑞东,傅锟;古海平面变化研究的过去与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1990年02期
4 张业成;;论中国现代海平面变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1年01期
5 谈欣;越南的海平面变化[J];世界环境;1996年03期
6 ;当代海平面变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测绘通报;1999年01期
7 黄镇国;广东海平面研究新进展[J];热带地理;1999年01期
8 蔡雄飞;造山带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不一致性[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2期
9 丁丽青,酆晓;华南沿海海平面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华南地震;1985年01期
10 张雅英;;吕泗海平面变化的临震特征[J];地震学刊;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酆晓;丁丽青;;华南强震前的海平面变化特征[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第四章 渤海海平面变化及滨海地带地质灾害[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0)[C];1993年
3 李凤林;;辽东半岛高层海平面的新发现[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4 王跃;肖万富;杨红霞;;年代地层和海(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的映射联动解释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陈多福;陈光谦;陈先沛;;海平面变化与超大型热水沉积矿床[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吴莹莹;丁旋;薛润南;;新西兰东南岸外IODP317-U1352站位记录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7 丁旋;吴莹莹;李稳;;新西兰东南岸外IODP317-U1352站位记录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化[A];全国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年会、全国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康建成;王国栋;闫国东;吴涛;孙闻政;邱琴;张建平;;上海区域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及潜在的淹没风险[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高悦;渤海沉积地层年龄框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N];中国海洋报;2013年
2 高悦;渤海沉积地层年龄框架研究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丽华;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亚楠;杭嘉湖平原早中全新世相对海平面重建及海岸带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硕;滇西兰坪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和沉积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吴莹莹;新西兰东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高分辨率的古海洋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470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7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