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XX区块致密砂岩导电规律研究及饱和度测井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29 23:34

  本文关键词: 致密砂岩 导电规律 饱和度 测井评价 成岩作用 出处:《长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饱和度测井评价是油、气储集层定量评价的核心,计算饱和度最常用方法是测井,基本依据为经典Archie模型。基于中、高孔渗储集层岩石样品实验提出的经典Archie模型,对于致密砂岩气储集层则不太适用,因此开展致密砂岩气层的导电规律研究及饱和度测井评价很有必要。研究区块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石盒子组沉积环境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河道沉积砂体为目的层组有利勘探储集层砂体。储集层岩石组分复杂,主要岩性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物性条件较差,属于典型的致密储集层;孔隙空间发育有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孔与裂隙孔,孔隙类型多样,次生孔隙较为发育;孔隙结构较差且差异明显;压实、胶结与成岩作用强烈,对孔隙空间的大小与类型影响较大。电阻率测井是评价油气层饱和度的基础资料,研究区块致密砂岩存在低阻气层,研究低阻气层主要成因,并针对成因进行电阻率低阻校正,保证电阻率测井的准确性。依据研究区块的地质与岩石特征,基于岩石样品的实验资料,从高不动水饱和度作用、粘土附加导电作用、导电矿物作用、钻井液侵入作用4个方面研究低阻气层的主要成因,确定了钻井液侵入作用为低阻气层的主要成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与矿化度对钻井液侵入作用的影响,最终建立了电阻率校正图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井预测精度。研究导电规律是建立饱和度模型的基础也是关键。分析研究岩石样品的电阻率实验数据,发现地层因素F和孔隙度φ、电阻率指数I和含水饱和度Sw关系呈现非Archie现象;从储集层物性条件、岩石组分、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四个方面,确定影响岩电参数主要因素为孔隙类型,受控于成岩作用;考虑压实、胶结与溶蚀等成岩对岩石组分以及孔隙空间的作用,I-Sw关系依据孔隙类型差异存在差异,且存在乘幂与指数两种趋势,F-φ关系同样依据孔隙类型差异存在差异。根据孔隙类型差异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测井曲线,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不同孔隙类型的测井判别标准;依据研究区块导电规律,分孔隙类型建立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的测井预测模型,最终建立变岩电参数改进的Archie饱和度模型。将变岩电参数改进的Archie饱和度模型应用于研究区块的饱和度测井评价,通过测井预测值与岩石样品实验分析的饱和度值的对比,变岩电参数改进的Archie饱和度模型明显优于Archie饱和度模型和Indonesia饱和度模型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8.9%,验证了饱和度模型的可靠性,也为类似研究区域的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提供借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P63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孙中春,陈新华;利用饱和度分析资料确定阿尔奇参数[J];石油学报;2002年05期

2 唐文江,甄廷江,冯春珍;浅谈阿尔奇公式中饱和度指数(n)的测定方法[J];测井技术;2005年04期

3 李先鹏;;泥质地层中饱和度指数的确定[J];岩性油气藏;2008年02期

4 李奎周;葛新民;汪海龙;杜武军;;基于实验条件下的低孔低渗岩心饱和度指数影响因素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年03期

5 朱家俊;付爱兵;朱苏阳;;胜利油区中高孔隙度砂岩储层饱和度指数n的解释方法[J];测井技术;2010年06期

6 葛新民;范宜仁;杨东根;胡海川;邓少贵;;基于等效岩石组分理论的饱和度指数影响因素[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3期

7 陈春宇;梁利喜;刘向君;杨超;张永清;;围压对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指数影响实验研究[J];测井技术;2012年05期

8 甄廷江;测定储层饱和度指数的增水法[J];测井技术;1995年04期

9 罗少成;成志刚;周金昱;席辉;王长胜;;致密砂岩储层饱和度指数n计算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陈忠强;;火山岩储层的饱和度模型研究及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章成广;毛志强;金振武;;油藏条件下岩电实验资料分析及饱和度评价[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莫修文;李舟波;范晓敏;;岩石的导电模型研究与油气饱和度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福利;哈萨克斯坦油田复杂储层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杨春梅;油田开发中后期测井响应变化机理及储层性质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3 王敏;基于二维成像测井的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雨龙;XX区块致密砂岩导电规律研究及饱和度测井评价[D];长江大学;2017年

2 高英;环境中磷回收的磷酸盐矿物结晶热力学计算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1474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74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