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深水钻井作业井下循环温度场预测

发布时间:2018-02-06 07:17

  本文关键词: 深水钻井 井下循环温度场 预测模型 对流换热 传热 隔水管 一维地层边界条件 二维地层边界条件 出处:《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深水钻井作业时,海水对流换热作用对井内循环温度计算影响显著。考虑海水区域的对流换热,管柱内、环空内流体的轴向、径向热传导,以及管柱壁径向热传导,建立了深水钻井作业井下循环温度场的预测模型,讨论了海水对流换热、有无隔水管和一维、二维地层边界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对流对井下循环温度的影响较大,必须考虑海水区域的对流作用;无隔水管工况下,海域内管柱内流体、筒壁的温度明显低于有隔水管的工况;二维地层边界条件计算速度较慢且计算精度会受影响,无特殊需求推荐采用一维地层边界条件。与现场实测温度对比,本文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
[Abstract]:In deep water drilling,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seawater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lculation of circulation temperature in the well, considering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in seawater area, the axial and radial heat conduction of the fluid in the pipe string and in the annulus.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downhole circulation temperature field in deep water drilling oper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heat transfer of seawater convection, the existence of riser and one dimension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awater convec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downhole circulation temperature, so the convection in seawater region must be consider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riser, the temperature of cylinder wall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riser. The calculation speed of two-dimensional formation boundary condition is slow and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will be affected. The one-dimensional formation boundary condition is recommended without special requirement.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measured temperature,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his model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分类号】:TE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崇;任冠龙;董钊;余意;吴江;;深水气井测试井筒温度场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6年05期

2 郭晓乐;龙芝辉;汪志明;刘继林;;深水隔水管钻井井筒温压场耦合计算与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6期

3 于继飞;吴晓东;韩国庆;李成见;齐桃;靳书凯;;海上油井井口温度计算方法探讨[J];中国海上油气;2009年05期

4 易灿;闫振来;郭磊;;井下循环温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7年06期

5 位云生;胡永全;赵金洲;;井筒与地层非稳态换热数值计算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5年11期

6 何世明,何平,尹成,徐壁华;井下循环温度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何世明,尹成,徐壁华,迟军,宋周成;确定注水泥与钻井过程中井内循环温度的数学模型[J];天然气工业;2002年01期

8 钟兵,方铎,施太和;井内温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0年02期

9 唐林,冯文伟,王林;井内及井壁瞬态温度的确定[J];钻井液与完井液;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威;李军;柳贡慧;段永贤;杨哲;刘峰;;塔中超深水平井水力延伸极限研究[J];石油机械;2017年07期

2 赵琥;刘文成;赵丹汇;郭朝红;姜玉雁;李志刚;;深水钻井作业井下循环温度场预测[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3期

3 曹文科;邓金根;谭强;刘伟;李扬;靳从升;任国庆;郭晓亮;;深水钻井热交换作用下的井壁稳定性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6期

4 龚宁;李进;陈毅;贾立新;徐涛;;海上油田生产井口抬升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石油机械;2017年06期

5 何世明;陈俞霖;马德新;周俊;王维;;井壁稳定多场耦合分析研究进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6 董钊;余意;任冠龙;张崇;孟文波;;南海超深水浅层低温气井测试温度场干预[J];石油钻采工艺;2016年05期

7 张崇;任冠龙;董钊;余意;吴江;;深水气井测试井筒温度场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6年05期

8 李梦博;柳贡慧;李军;毕研涛;;基于移动边界的钻井井筒动态温度场研究[J];钻采工艺;2015年06期

9 王宴滨;高德利;房军;;深水钻井测试与生产过程井口抬升计算[J];石油矿场机械;2015年10期

10 张智;张琳琳;;高温高产气井自由套管热应力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宏伟;李振银;张远山;刘菊泉;徐鹏;熊汉桥;;无固相水基隔热封隔液研究应用现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4年03期

2 翟羽佳;汪志明;郭晓乐;;深水钻井水力参数计算及优选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2013年01期

3 肖香姣;姜汉桥;刘曰武;王洪峰;万义钊;王小培;欧阳伟平;;高压气井井筒附近地层温度分布计算方法[J];科技导报;2011年32期

4 宋洵成;管志川;;深水钻井井筒全瞬态传热特征[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5 白玉湖;李清平;周建良;刘莹辉;;天然气水合物对深水钻采的潜在风险及对应性措施[J];石油钻探技术;2009年03期

6 郭晓乐;汪志明;;大位移井循环压耗精确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5期

7 高永海;孙宝江;王志远;曹式敬;宋林松;程海清;;深水钻探井筒温度场的计算与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李清平;;我国海洋深水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J];中国海上油气;2006年02期

9 鄢捷年,李志勇,张金波;深井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表观粘度和密度的快速预测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05年05期

10 管志川;温度和压力对深水钻井油基钻井液液柱压力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福祥;王辉;任荣权;胡志坚;;海洋深水钻井关键技术及设备[J];石油矿场机械;2009年12期

2 陈磊;郭昭学;孙凯;杜旭东;李杰;;海洋深水钻井技术研究[J];天然气技术;2009年06期

3 王跃曾;刘正礼;周红元;唐海雄;张建兵;张钦岳;;海外深水钻井船安全快速动复员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5期

4 张利军;魏军;徐秀龙;;深水钻井船上部模块结构强度分析[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3年04期

5 王跃曾;唐海雄;刘正礼;张新平;姜清兆;;深水钻井船临时系泊稳定性设计[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4期

6 孙宝江;曹式敬;李昊;尚占魁;;深水钻井技术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钻探技术;2011年02期

7 ;深水钻井表层导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06期

8 孙宝江;;北极深水钻井关键装备及发展展望[J];石油钻探技术;2013年03期

9 周锋;;深水钻井工程风险综述[J];海洋石油;2013年02期

10 刘艳红;一项用于墨西哥湾深水钻井开发的创新方法[J];国外油田工程;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殷志明;周建良;蒋世全;刘健;;深水钻井作业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蔡拥军;中国开工建最大深水钻井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沈晓峰;国内首艘自主知识产权深水钻井船命名[N];中国船舶报;2014年

3 孙丽萍;我国将有自己的深水钻井船[N];中国船舶报;2007年

4 蔡拥军;我国开工建造最大深水钻井船[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记者 侯玉;我国首艘最大深水钻井船开工[N];国际商报;2010年

6 记者 安蓓;中国建成深水钻井装备梯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本报资深记者 吴莉;我国深水钻井装备梯队形成[N];中国能源报;2014年

8 记者 赵慧 魏敬民;国内首艘超深水钻井船开建[N];中国船舶报;2010年

9 记者 孙明泉 特约记者 张士英 通讯员 唐晓伟;中国深水钻井平台批量走进国际主流市场[N];光明日报;2014年

10 通讯员 何润芳;我国首根深水钻井隔水管接头“浮出水面”[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堪华;深水钻井井口力学分析及导管承载能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启飞;南海深水钻井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2 卢蕾;海洋深水钻井浅层地质灾害预测与安全作业评估[D];长江大学;2014年

3 董智惠;深水钻井船总体方案论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博;深水钻井环境下的井筒温度压力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魏路;西非JDZ-2-1井深水钻井井口稳定性分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吴华;深水钻井中天然气水合物预测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甘步红;购置深水钻井平台的经济风险评价与融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3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93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