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中增强裂化和硫转移反应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催化裂化 γ-Al_2O_3 降硫助剂 USY分子筛 FCC催化剂 出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高裂化活性的FCC催化剂和高效降硫助剂技术则是目前催化裂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提高原料转化率和降低结焦,本研究首先调变基质γ-Al_2O_3和活性组分USY的表面酸性质,即提高催化材料的B酸/L酸比例来增强催化剂的裂化性能。然后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MgAl_2O_4并研究其SO2的吸附脱硫效果。最后以所制备的γ-Al_2O_3和MgAl_2O_4为载体制备汽油降硫助剂,研究载体酸碱性在FCC反应中对原位脱硫和生焦的作用。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对拟薄水铝石进行改性,制备表面酸性质不同的γ-Al_2O_3。研究表明,改性γ-Al_2O_3表面与六配位铝活性位相连的羟基基团被氟取代是产生B酸位的主要原因。NH_4BF_4改性的γ-Al_2O_3样品富含B酸,同时降低了L酸。富B酸γ-Al_2O_3对正癸烷有很好的裂化效果。正癸烷在γ-Al_2O_3的L酸上按单分子质子化反应机理进行裂化,引入B酸后裂化趋近以经典正碳离子机理方式进行。以改性γ-Al_2O_3为基质制备的FCC催化剂比含普通γ-Al_2O_3基质的催化剂对重油的转化率提高了14.44%,汽、柴油收率分别提高6.59%和3.65%,焦炭收率下降3.05%。改性富B酸γ-Al_2O_3表现出良好的重油裂化活性和抑制结焦的性能。研究也发现H_3BO_3可以降低γ-Al_2O_3的L酸酸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硼酸分别对USY和工业FCC平衡剂进行改性处理,以降低其L酸酸量。结果表明,改性USY分子筛的骨架铝原子被部分脱除,并且孔道更为“通畅”。改性USY的总酸量和L酸酸量大幅下降,而B酸酸性位得到保留,使得B酸/L酸比值由0.64升高到1.55,对应的正十二烷转化率提高了8.92%。正十二烷在USY分子筛上以经典的正碳离子机理进行裂化反应。改性FCC催化剂的L酸酸量和总酸量也降低,其B/L酸比值由0.55升高到1.17。改性FCC催化剂对VGO的裂化能力增强,汽柴油收率升高,LPG和焦炭收率降低。改性FC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烃类裂化增强活性和抑制结焦性能。其次,实验以葡萄糖为模板剂制备高比表面积的纳米孔镁铝尖晶石。所制备的nano-MgAl_2O_4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324 m~2·g~(-1))、集中的孔径分布(3.3 nm),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作为SO2吸附剂时,nano-MgAl_2O_4对SO2的吸附硫容提高了51.58%,实验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SO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以nano-MgAl_2O_4为载体制备的Fe/MgAl_2O_4作为烟气硫转移剂时具有最高的氧化吸硫硫容(5742μmol·g-1)、较低的起始还原温度(530℃)和最好的还原性能(81%)。最后,分别以nano-MgAl_2O_4和改性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Zn/MgAl_2O_4和Zn/Al_2O_3汽油降硫助剂,并测试其在重油催化裂化反应中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负载ZnO的MgAl_2O_4表面L酸量和酸强度增加,有利于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该助剂脱硫是L酸性为和碱性位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碱性过强会导致反应结焦大幅升高。研究表明,FCC催化剂承担重油催化裂化反应中“原位”脱硫的主要功能。重油中的硫化物以顺序反应方式进行转化,即大分子硫化物转化为小分子硫化物,最后裂化生成H_2S。L酸有利于芳香性硫化物的选择性吸附和裂化反应脱硫,而B酸则有利于大分子硫化物的裂化反应。大量强L酸性位对大分子芳香性硫化物吸附效果较好,由此引起的生焦反应也是脱硫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也发现B酸和L酸都可以增强烃分子的裂化反应。富B酸在提高烃分子转化率的同时会导致低碳烯烃吸附在B酸位上发生氢转移反应和缩合反应,表现为焦炭收率升高、氢转移指数(CHT)升高;L酸在重油反应中会选择性地吸附重芳烃组分并发生脱氢反应,表现为焦炭收率升高、H_2收率升高,L酸促进生焦的能力强于B酸。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纬 - Al _ 2O _ 3 - modified 纬 - Al _ 2O _ 3 is rich in B - aci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纬 - Al2O3 and MgAl _ 2O _ 3 can improve the c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 In the heavy oil reaction , L - acid selectively adsorbs the heavy aromatic component and undergoes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 which shows that the coke yield is increased , the yield of H _ 2 is increased , and the ability of L - acid to promote coking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B acid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62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剑洪;龙军;许友好;;催化裂化过程中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和氢转移反应的不同特征[J];催化学报;2007年01期
2 龚灵;周少东;陈新志;;氢转移反应的研究概述[J];化工进展;2010年03期
3 林英瑞;马大为;陆熙炎;;铱配合物催化下不饱和仲醇的氢转移反应[J];化学学报;1988年01期
4 尤启冬;雷兴翰;王其灼;周后元;;催化氢转移反应——胺类化合物新制备法的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年12期
5 尤启冬;周后元;王其灼;雷兴翰;;催化氢转移还原肟成胺[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年07期
6 高滋;张羚;;改性Y沸石上的氢转移反应[J];化学学报;1993年02期
7 王颖,孙健,王鹏,田秋,严宝珍,徐国铮,王玉珍,刘扬;某些卟啉/醌模型体系中的光诱导氢转移反应机理探索[J];波谱学杂志;2001年02期
8 沈志虹,付玉梅,蒋明,李淑云;化学改性对催化裂化催化剂氢转移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4年03期
9 李雯;尤启冬;章亚东;;一种催化氢转移脱羰基化合物α-氯原子的方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福冬;高坤;王长生;;取代基对有机金属铼化合物中分子内α-氢转移反应势垒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晓晴;;有机负氢转移反应动力学新理论[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鞠坤东;刘慧玲;刘泽甫;刘培念;;双联吡啶钌络合物催化的羰基化何物的氢转移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李军;韩涤非;李灿;;高活性的二氧化硅负载的多相催化剂用于醛的氢转移反应[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4 程谋诺;王周玉;孙健;;新型手性哌嗪双酰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不对称亚胺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马红霞;王亮;胡于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脂肪酮的催化氢转移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C];2014年
6 蒋冬梅;杨启华;高金索;张磊;朱桂茹;杨杰;李灿;;手性环己二胺键合的乙烷桥键型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吕俊敏;范素兵;赵天生;;多级孔ZSM-5的合成及MTP催化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财超;几种含能材料热分解及铝镁催化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冯锐;催化裂化中增强裂化和硫转移反应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3 王琳琳;松香、松节油及松脂中分子间氢转移催化反应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乐传俊;钌氢配合物合成及其催化氢转移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周少东;氢转移反应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张明;金配合物催化的氢转移反应和烯胺酮(酯)参合的反应[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伟卫;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乳液反应体系的研究及含氟枝状分子负载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8 石奇勋;芳硝基化合物温和条件下催化氢转移还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赵秒;钌(Ⅱ)NNN配合物催化酮的氢转移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朱华元;FCC催化材料上的氢转移反应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冀阳;四氢吡咯的构建及α-叠氮肉桂酸酯的氢转移反应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肖志强;铱、钯催化醇的氢转移反应及合成氮杂环化合物[D];郑州大学;2016年
3 王福冬;有机铼化合物α-氢转移反应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邓海霞;2,6-二吡唑基吡啶钌(Ⅱ)配合物RuCl_2(PPh_3)(Me_4Bppy)催化的酮氢转移及加氢反应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5 马琼;水溶性单磺酰胺—钌、铱络合物催化芳香醛、酮的氢转移反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霍恒瑞;氨基磺酰胺—钌(Ⅱ)络合物催化醛氢转移反应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丁振华;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诱导动态动力学拆分[D];苏州大学;2009年
8 黄琪;不同催化体系下芳硝基化合物氢转移还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程耀邦;芳香自由基诱导的分子内芳香1,5-氢转移[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许玉龙;离子对型介孔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及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03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0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