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
本文关键词: 坡折带 层序样式 主控因素 东部缓坡带 陆丰凹陷 珠江口盆地 出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综合运用钻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文昌组层序地层格架、坡折带类型及层序样式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古近系文昌组自下向上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代表了一个由弱到强再变弱的完整裂陷旋回.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文昌组层序构成样式划分为3类6种:斜坡型(平缓斜坡型和翘倾斜坡型)、挠曲型(先存潜山挠曲型和沉积地形挠曲型)和断阶型(二级断阶型和多级断阶型),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层序地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断陷时期,断裂活动弱,陆丰凹陷缓坡带总体表现为平缓的斜坡地貌特征,坡度约0.8°~2.0°;断陷强烈期,岩浆作用活跃,同沉积断层差异性活动,形成二级和多级断裂型以及岩浆底辟改造斜坡型坡折带,在深湖背景下发育众多低位砂及高位滑塌砂体,地震反射以丘形为特征,钻测井显示厚层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弱断陷期,受控于断层活动减弱以及前期的岩浆底辟活动的影响,整体在缓坡带发育差异明显的多种层序样式,缓坡带北段发育先存潜山型挠曲坡折带(坡度约3.8°~6.0°),控制发育厚层S型地震前积的低位扇体,是研究区有利的勘探目标;断陷衰弱期,断裂活动近乎停止,大部分同沉积断层停止活动并转化为地形挠曲坡折带,辫状河三角洲推进距离远,整体为一套富砂沉积,可见红色泥岩夹层.
[Abstract]:Comprehensive use of drilling logging and 3D seismic data, with Wenchang forma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eastern slope of Lufeng sag, slope type and sequence pattern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at the Paleogene Wenchang formation from bottom to top can be divided into 5 three order sequences represent a complete split from weak to strong then becomes weak in the Eastern slope belt of Wenchang group cycles. The sequence mode is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 6 Lufeng sag slope (gentle slope type and Alice slope type), flexible (pre-existing Qianshan flexure type and sedimentary terrain deflection type) and faulted terrace type (two step fault type and fault type). We established the corresponding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itial fault depression period, fault activity is weak,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gentle slope belt of Lufeng sag, gentle slope landform characteristics, the slope angle of about 0.8 DEG ~2.0 DEG; strong rifting period, magmatic activity, with the deposition of fault activity difference, The formation of two stage and multi-stage fracture type and magmatic diapir transformation slope slope belt in the deep lak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of many low sand and high slump sandbody, seismic reflection to dome shaped features, logging shows thick mudstone with thin sandstone; weak faulted period, controlled by the fault activity weakening effect and the early magmatic diapir activity, a variety of styles in the whole sequence of gentle slope.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existing Qianshan North gentle slope type flexure slope break (slope of about 3.8 DEG ~6.0 DEG),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ck S seismic foreset lowstand fans, is the favorable exploration target area weak; rift faulting almost stopped, most of synsedimentary fault stop activities and into the terrain of flexure slope break, braided river delta to promote the whole distance, is a set of rich sand deposition, visible red mudstone interlayer.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与资源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6ZX05001-002)
【分类号】:P6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计华;王华;吕明;肖军;甘华军;严德天;;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2 施和生;;油气勘探“源-汇-聚”评价体系及其应用——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5年05期
3 于汪;郭建华;刘辰生;张琳婷;肖盼;周润轩;;珠江口盆地AB凹陷古近系文昌组资源量估算及勘探方向[J];地质科技情报;2015年04期
4 张阳;回宇婷;邱隆伟;代莉;李际;张在鹏;杨保良;;双断湖盆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以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5 李占东;于鹏;邵碧莹;鲍楚慧;马婧;朱晓萌;单敬福;;复杂断陷盆地沉积充填演化与构造活动的响应分析——以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6 施和生;何敏;张丽丽;余秋华;庞雄;钟志洪;刘丽华;;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地质特征、成藏规律及下一步勘探策略[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3期
7 刘哲;吕延防;孙永河;李彦彬;张东伟;;同生断裂分段生长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辽河西部凹陷鸳鸯沟断裂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8 马庆林;赵淑娥;廖远涛;林正良;;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层序地层样式及其研究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赵贤正;卢学军;崔周旗;侯凤香;;断陷盆地斜坡带精细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成效[J];地学前缘;2012年01期
10 孟繁有;李勇;何川;肖敦清;蒲秀刚;袁淑琴;刘子藏;;歧口凹陷缓坡带层序地层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君凡;雷勇;陈秋南;;下伏空洞顶板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2 姜福兴;刘懿;翟明华;郭信山;温经林;刘心广;马幸福;;基于应力与围岩分类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3 张振涛;王光民;;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10期
4 栗艳锋;韩跃新;孙永升;李艳军;;鲕状赤铁矿原料粒度对深度还原效果及铁颗粒形貌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5 李杰;张德飞;;巨野煤田冲击地压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概述[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08期
6 李晋军;;山地下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J];山西煤炭;2017年02期
7 周利峰;;孤岛工作面保护煤柱钻孔卸压参数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4期
8 张明;姜福兴;李克庆;孙春东;翟明华;;基于厚硬关键层破断的地面震动损害边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9 何富连;陈冬冬;谢生荣;;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薄板初次破断的kDL效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10 陈学华;吕鹏飞;宋卫华;;高位硬岩运动诱导矿震活动规律与传播响应特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思田;;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发展趋向与面临的挑战[J];地学前缘;2015年01期
2 朱文奇;梁建设;郭刚;丁亮;郝建荣;于开平;;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运聚模式[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6期
3 邓运华;;试论汇油面积对油田规模的控制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6期
4 赵迎冬;王华;甘华军;陈善斌;王祥;;海南福山凹陷盆地形态演化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5 舒誉;施和生;杜家元;雷永昌;张向涛;;珠一坳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3期
6 施和生;何敏;张丽丽;余秋华;庞雄;钟志洪;刘丽华;;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地质特征、成藏规律及下一步勘探策略[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3期
7 李华;王英民;徐强;徐艳霞;邹梦君;李冬;;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一段重力流沉积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8 王明健;张训华;吴志强;肖国林;王蛟;王安国;;南黄海南部坳陷构造演化与二叠系油气成藏[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张新涛;周心怀;牛成民;刘豪;魏文艳;;黄河口凹陷古近纪构造坡折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J];地质论评;2014年02期
10 郭刚;邓运华;吴景富;吴克强;赵志刚;于开平;丁亮;;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古近系潜在富生烃洼陷评价[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正召;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郭少华;岩石类材料压缩断裂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杨天鸿;岩石破裂过程渗透性质及其与应力耦合作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济阳坳陷缓坡带构造特征及分类[J];断块油气田;2005年03期
2 郝志伟;苏朝光;闫昭岷;张营革;;凹陷缓坡带沟谷分析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4期
3 李广宇,张放东,王桂成,李西爱,张梅;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勘探方向[J];河南石油;2005年01期
4 张凌达;;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圈闭研究与预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年06期
5 朱志强;高先志;曾溅辉;;惠民凹陷西南缓坡带断层的封闭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金凤鸣;李宝刚;崔周旗;董雄英;王海潮;侯凤香;;箕状断陷缓坡带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年06期
7 张立强;陈发亮;蔡其新;;白音查干凹陷缓坡带多物源方向及其模式探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周廷全;济阳坳陷缓坡带沉积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3期
9 刘玉英;房敬彤;;渤海湾盆地箕式凹陷缓坡带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富集程度初步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3期
10 袁淑琴;刘子藏;李勇;肖敦清;蒲秀刚;;黄骅坳陷缓坡带沙河街组物源体系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凤杰;王多云;王峰;;具坡折带的坳陷湖盆缓坡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家震;济阳坳陷缓坡带形成机制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顺昌;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河街组沙四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凌达;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刘慧峰;苏丹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本文编号:1518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1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