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气驱“油墙”物理性质描述
本文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气驱 油墙 物理性质 描述方法 出处:《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搞清地层流体物理性质是科学管理油藏的重要前提,注气开发也不例外。基于简化实际气驱过程的"三步近似法"、物质平衡原理和相态基本原理等概念,将"差异化运移"和"加速凝析加积"两种气驱"油墙"形成机制与挥发油藏和凝析气藏开发实际经验和相态实验评价方法相结合,首次得到见气见效阶段"油墙"的溶解气油比、泡点压力、密度、地下黏度和体积系数等关键物性参数计算方法。用于国内多个二氧化碳驱开发试验项目呈现了很好的适应性,发现混相/近混相CO_2驱"油墙"泡点压力比原状地层油的泡点压力约高4.0~6.0 MPa,溶解气油比要比地层原油升高40~60 m~3/m~3;为注气开发油藏见气见效后油墙集中采出阶段生产井工作制度确定和采油工艺优化提供了主要理论依据。
[Abstract]: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rmation fluid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scientific reservoir management, and gas injection development is no excep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three-step approximation", 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 and basic principle of phase state, which simplify the actual gas drive proces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il wall" of "differential migration" and "accelerated condensate accumulation" 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latile oil reservoirs and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s and the method of phase stat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key 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dissolved gas-oil ratio, bubble point pressure, density, underground viscosity and volume coefficient, a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oil wall" bubble point pressure of miscible / near-miscible CO_2 flooding is about 4.0 ~ 6.0 MPa higher than that of undisturbed formation oil, and the dissolved gas / oil ratio is 4060 m ~ (3) / m ~ (-3) higher than that of formation crude oil. The determination of well working syste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oil production process provide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作者单位】: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家能源CO_2驱油与埋存研发(实验)中心;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基金】:“973”计划(2011CB7073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专项(2014E3606)资助
【分类号】:TE35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连壁;;滨425空气驱试验及效果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04期
2 王高峰;宋新民;马德胜;秦积舜;杨思玉;关云东;张云海;张辉;;油藏气驱开发规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2期
3 郑家朋;;冀东油田深层中低渗透油藏气驱适应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光;;锦2-6-9大凌河油层天然气驱可行性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5 王高峰;胡永乐;宋新民;秦积舜;杨思玉;马德胜;;低渗透油藏气驱产量预测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0期
6 韩继勇;刘易非;郑维师;;辽河油田冷家稠油高温复合气驱实验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李雪松;;文南油田文88块天然气驱技术可行性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进安,曾贤辉,陈德斌,梁绍敏,罗松刚;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烃类气驱室内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2年06期
9 娄兆彬,唐锡元,洪宇,王进安,强会利;文南油田文72块沙三段中亚段油藏烃气驱实验[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1期
10 陈林媛 ,陈德斌 ,涂兴万;多目标规划在天然气驱区块评价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程;中原油田“天然气驱”主导三次采油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胡庆明 张国力;天然气驱:三次采油新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涛;低渗透油层提高采收率实验及理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龚书;吐哈温西三油藏泡沫改善空气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宫汝祥;冀东油田烃类气驱室内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管奕婷;英东油田注烃气驱室内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4 钟栋;空气驱原油氧化及其对相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李坤;JAKE-S油藏注烃气机理研究及吞吐优化[D];长江大学;2012年
6 梁宇;辽河兴古7裂缝性变质岩油藏注气驱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34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3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