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叶片形状对岩屑床清除工具作用效果的影响规律

发布时间:2018-02-26 06:30

  本文关键词: 岩屑床 水平井 叶片 多相流 数值模拟 出处:《断块油气田》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出现的多种不同结构形状的岩屑床清除工具,能有效提高复杂井的岩屑清除效率,弥补传统岩屑清除方法的不足。现有研究对不同类型岩屑床清除工具作用机理的认识并不完全,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为了分析不同叶片形状对岩屑床清除工具作用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3种形状(螺旋形叶片、V形叶片、直棱形叶片)的岩屑床清除工具环空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3种工具都有助于岩屑床的破坏和岩屑在环空中的运移,但不同岩屑床清除工具在井筒流场的压力、速度、涡流特征、岩屑分布方面具有各自的作用特点;在岩屑床清除效果方面,螺旋形和V形岩屑床清除工具强于直棱形。这些都为工具的使用选型和研制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variety of cuttings bed removal tool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shapes have emerg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ttings removal in complex wells.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cuttings removal methods,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types of cuttings bed removal tool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lade shapes on the effect of cutting-bed cleaning tools, three kinds of shapes (spiral blades and V-shaped blad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CFDsoftwar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nular flow field in the annulus are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three tools are helpful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uttings bed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cuttings in the annulus. However, different cuttings bed removal tool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pressure, velocity, eddy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uttings distribution in wellbore flow field. Spiral and V-shaped cuttings bed removal tools are better than straight prism, which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ool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工厂化钻井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及应用”(2016ZX05022-001)
【分类号】:TE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锋;;复杂结构井岩屑床清除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1期

2 孙浩玉;;岩屑床清除器设计及其流场仿真研究[J];石油机械;2009年12期

3 陈安明;刘军;;大位移钻井岩屑床影响因素分析及清除技术探究[J];电子测试;2013年19期

4 刘希圣,郑新权,丁岗;大斜度井中岩屑床厚度模式的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5 王艳辉,罗平亚;岩屑床层移运动内在机理的分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6 房亮;李孝伟;狄勤丰;;岩屑床清除钻杆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4年03期

7 郭晓乐;汪志明;龙芝辉;;大位移钻井全井段岩屑动态运移规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陈锋;狄勤丰;袁鹏斌;王文昌;姚建林;周永其;翟桂新;;高效岩屑床清除钻杆作用机理[J];石油学报;2012年02期

9 胡景荣;融清除岩屑床与钻进为一体的新工艺技术[J];钻采工艺;2001年05期

10 黄丽萍;机械法清除岩屑床的探讨[J];钻采工艺;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房亮;李孝伟;狄勤丰;;岩屑床清除钻杆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2 姚建林;韩烈祥;狄勤丰;;气体钻井中水平井段岩屑床控制的一种新方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先进能源开发装置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鹏;倪红坚;王瑞和;沈忠厚;;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破坏岩屑床的机理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E工业流体力学[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晓峰;大斜度井段岩屑运移实验研究与清洁工具优化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鹿传世;倾斜井眼内岩屑运移的数值计算与清岩工具设计流场计算[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宋巍;水平井岩屑运移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牟艳宇;钻具旋转对造斜段岩屑运移的影响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3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