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三角洲前缘单一河道砂体识别与定量表征
本文关键词: 单一河道砂体 边界识别标志 垂向叠置样式 定量表征 兴Ⅰ组 出处:《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定量刻画具有复杂叠置关系的扇三角洲储层单一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点,利用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岩心资料和588口井测井资料,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辽河油田曙一区Du84块兴Ⅰ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单一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包括高程差异、坝上孤立河道、厚薄厚特征、砂体侧向叠置和河道间沉积等5种类型;垂向叠置样式包括垂向叠置、错位叠置和孤立型叠置等3种类型;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呈NE-WS方向展布,从近源到远源位置河道分叉程度变高,宽度变窄,弯曲度增加,单砂体由垂向叠置型的连片分布变为孤立型的条带状分布。
[Abstract]:In order to describe quantitativel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ingle channel sand bodies in fan delta reservoirs with complex superposition, the core data of 10 coring wells and 588 well logging data in dense well pattern area are used, and the sedimentological theory is used as a guide.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single channel sand bodies in fan delta front distributary channel of Du84 block I in Shu-1 area of Liaohe Oilfield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undary recognition marks of single channel sand body include elevation difference, isolated channel in Bashang, thick, thin and thick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five types of lateral overlay and interchannel deposition in sand body, three types of vertical overlay, three types of vertical overlay, staggered overlay and isolated overlay, and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n front of fan delta distributes in the direction of NE-WS, and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n the front of fan delta is distributed in the direction of NE-WS. From the near source to the far source, the channel bifurcation degree becomes higher, the width becomes narrower, the curvature increases, and the single sand body changes from the vertical superposition pattern to the isolated strip distribu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潮控河口湾油砂储层构型及盖层完整性评价研究”(41472119)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振林;;井震联合窄小河道砂体预测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黄中歌;同晓山;;八面河地区河道砂体描述方法与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刘忠明;;孤东南部地区河道砂体描述方法研究及效果评价[J];内江科技;2013年06期
4 何苗;;单河道砂体刻画的意义与发展[J];科技导报;2014年06期
5 舒志华;张立有;刘刚;;复合砂体中单一河道的识别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4期
6 金振奎;时晓章;何苗;;单河道砂体的识别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6期
7 于德水;;萨北油田曲流型河道砂体建筑结构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1年01期
8 张昌民;尹太举;喻辰;叶继根;杜庆龙;;基于过程的分流平原高弯河道砂体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以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为例[J];沉积学报;2013年04期
9 张营革;郝志伟;;飞雁滩——老河口地区馆上段河道砂体描述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11期
10 金志勇;高文凯;韩东;张云怡;尹德森;;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识别废弃河道[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孙鲁平;郑晓东;李劲松;杨昊;首皓;;河道砂体边界识别及定量预测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曾锐;刘洪;;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用于主体河道砂储层预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郝兰英;赵霞;何宇航;王淑琴;;大庆油田复合砂体单一河道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张尔华;高静怀;;松辽盆地杨Ⅰ油层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新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付志国;张永庆;杨会东;;关于河道砂体层内非均质性描述方法的探讨[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吴艳菊;龙涛;马驰;;曲流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单元划分方法及建模技术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邱德友;;井间连通图绘制方法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盖丽鹏;王涛;吴丽文;姚坤乾;;孤岛油田储层构型研究及应用[A];第四届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胡永华;河道砂体储层技术理论填补空白[N];科技日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 朱丽杰 实习生 习凯勋;窄小河道里“抠”出431万吨可采储量[N];大庆日报;2012年
3 刘国安 通讯员 刘萍;大港河道砂体岩性油气藏勘探获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4年
4 ;可视化分析技术识别河道砂[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希锐;大型复合河道砂体精细地质解剖及注水受效差异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芹;扶余西5-16区块储层特征研究及聚合物驱效果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秦旗;河道砂体大孔道特征及识别与划分方法[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陈奋;大庆萨北西部点坝砂体内部构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费繁旭;葡萄花油层扩边区窄小河道砂体有效动用方式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田雪;井震结合河道砂体刻画技术在萨中高台子油层精细挖潜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6 胡荣强;萨北二区密集取心井区河道砂体内部构型及薄夹层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李奎杰;萨中开发区高台子油层窄小河道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8 王岩;浅层河道砂体描述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邱辉;大庆南二区东块河道砂体精细解剖与建模[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政;分频技术在河道砂体描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本文编号:1547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4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