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分解在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 南黄海 中-古生界 储层预测 谱分解 S变换 出处:《海洋学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02井的钻探,开启了南黄海中-古生界研究的新局面。本文利用过CSDP-02井的多道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在对中部隆起中-古生界地层频谱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S变换的谱分解方法,对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地层进行了谱分解,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得到了不同频率的等频率剖面。结果表明,南黄海中部隆起存在3套可能的储集层,分别对应三叠系青龙组灰岩、二叠系龙潭组砂岩和石炭系灰岩,在等频率剖面上,均表现为明显的低频异常,频谱特征呈现低频高能、高频低能的特征,在高频剖面上,储层异常被浅层高频异常掩盖。通过与CSDP-02井的岩心和测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3套储集层的频率衰减现象与岩心取样中的油浸层相关,这是我国首次在南黄海中-古生界发现油气显示,对指导南黄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drilling of CSDP-02 well by scientific drilling of continental shelf has opened a new situation in the study of Mesozoic to Paleozoic in South Huang Hai. Based on the multichannel seismic, logging and core data of CSDP-02 well, the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Mesozoic and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middle uplift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S-transform is used to decompose the Mesozoic and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middle uplift of South Huang Hai. The seismic data are converted from time domain to frequency domain, and the iso-frequency profile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re obtained. There are three sets of possible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 uplift of South Huang Hai, corresponding to Permian Azure Dragon formation limestone,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sandstone and Carboniferous limestone respectively. On the isofrequency profile, they all show obvious low frequency anomalies, and the spectrum features show low frequency and high ener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requency and low energy, in high frequency profile, reservoir anomalies are masked by shallow high frequency anomalies.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re and logging results of CSDP-02 well, it is found that the frequency attenuation phenomenon of three sets of reservoirs is related to oil immersion in core sampling.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oil and ga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Middle Paleozoic of Huang Hai in South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Mesozoic Paleozoic of South Huang Hai.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国家海洋地质专项项目(DD20160147)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5ASKJ03)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GE2013KG03)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基福;我国南黄海沿岸雾区的客观划分[J];海洋湖沼通报;1979年02期
2 贺楚儒;;南黄海6.2级地震的宏观异常[J];地震学刊;1985年01期
3 王佳,冯明,袁业立;冬季南黄海热输送的初步探讨[J];海洋与湖沼;1989年03期
4 赵一阳,李凤业,秦朝阳,陈毓蔚;试论南黄海中部泥的物源及成因[J];地球化学;1991年02期
5 赵一阳,李凤业,陈毓蔚,D.J.DeMaster,C.A.Nittrouer,J.D.Milliman;论沉积强度——以南黄海为例[J];海洋科学;1991年04期
6 李凡,于建军,姜秀珩,杜全胜,宋怀龙;南黄海埋藏古河系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1年06期
7 李家灵,晁洪太;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5.3级地震[J];地震地质;1993年01期
8 韦钦胜;魏修华;战闰;刘璐;臧家业;;夏季南黄海西部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9 陈颐亨;浅析南黄海的找油气前景[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4年02期
10 李端璐;徐映深;丁政;江铁鹰;郭江宁;顾斌;;南黄海6.2级地震宏观烈度[J];地震学刊;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鸿;岳保静;栾锡武;;南黄海重磁场特征及断裂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韦钦胜;王保栋;于志刚;;南黄海溶解氧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喻普之;王谦身;郝天珧;;南黄海几个构造问题的讨论[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门可佩;;江苏—南黄海地区未来3~5年地震形势分析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5 孙霞;王保栋;韦钦胜;谢琳萍;;南黄海水体无机氮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姚永坚;夏斌;冯志强;姜玉坤;;南黄海古生界以来构造演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霍元子;张建恒;陈丽平;曹佳春;韩渭;马家海;何培民;;南黄海绿潮早期形成过程监测及漂浮源头分析[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郝天珧;黄松;徐亚;李志伟;张丽莉;王家林;Suh Mancheol;Kim Kwangkee;;关于黄海深部构造的地球物理认识[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9 栾锡武;刘俊;施剑;聂鹏飞;王小杰;王文娟;潘军;颜中辉;;利用印支面预测南黄海油气远景区[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10 杨树春;胡圣标;蔡东升;冯晓杰;高乐;卢景美;;南黄海南部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热-构造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小平;南黄海不出油气心不甘[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殷耀 任会斌;南黄海油气勘查缘何久攻不克[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记者 金小平;南黄海油气开发获技术支撑[N];中国矿业报;2006年
4 记者 田雪莲 滕艳;南黄海经历了6个构造演化阶段[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记者 金小平;油气地质专家“会诊”南黄海[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记者 金小平;南黄海前第三系地质研究获好评[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王新军;南黄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工作亟待加强[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记者 金小平;物探技术在南黄海勘查中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记者 金小平;南黄海油气寻找又添新依据[N];中国矿业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田雪莲 李伟锋;纵横四海[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祁江豪;南黄海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贺志鹏;南黄海重金属的演变特征及控制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刘学海;南黄海及养殖功能海域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王红霞;南黄海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矿物—地球化学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邓伟;南黄海、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脂肪烃与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温春;南黄海西部陆架冰后期三种典型沉积类型的沉积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卢健;南黄海西部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8 王琳淼;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沉积记录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梅西;南黄海DLC70-3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记录与环境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雪景;南黄海海岸带和内陆架地质碳汇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陈筱林;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B01孔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源—汇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张苑伦;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4 张响;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北部碳氮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谢琳萍;南黄海有机碳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江春波;南黄海春季CO_2海—气交换通量及其与夏季的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刘莉;南黄海和东海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分布、组成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胡乐园;南黄海磁性基底深度重磁震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谢天峰;南黄海重磁资料处理与断裂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10 张宪军;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5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