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供液能力差异对煤层气合层排采的影响——以大宁—吉县地区古驿背斜西翼为例
本文选题:煤层气 切入点:合层排采 出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煤层气合层排采井之间产气效果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基于排采数据和产出剖面测井解释结果,对大宁—吉县地区古驿背斜西翼5#,8#煤的供液能力差异及其对合采井产气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5#,8#煤之间存在的较大供液量差异在排采过程中有利于减轻低产水层应力敏感效应和速度敏感效应对渗透率的伤害,供液量大的8#煤对供液量低的5#煤起到了间接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层间供液量差异小的井相比,层间供液量差异大的井水量相对较大,投产4a后井底压力才降至2 MPa左右,气量缓慢增加至1 000m3/d以上,井底压力下降速度和产气速度均较缓慢,降低了应力敏感效应和速度敏感效应对煤层渗透率的伤害,利于保持高产稳产;由于层间供液能力及供液量的差异,排采过程中近井地带的压降传递速度不一致,井筒内的少量液量会倒灌进5#煤,使5#煤近井地带压力获得一定恢复,降低应力敏感伤害的同时,上、下煤层近井地带压降速度重新恢复一致,井筒内液面和压力继续维持现有的下降速度,利于压降范围继续扩大.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 of gas production effect between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wells, based on production data and production profile log interpretation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 of liquid supply capacity of No. 5 #yun8# coal in the west wing of Guyi anticline and its effect on gas production in combined production wells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large difference of liquid supply amount among the 5 #yun8# coals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permeability caused by the stress sensitive effect and velocity sensitive effect of low yield water layer in the process of discharging and mining. 8# coal with large liquid supply plays an indirect role in protecting coal with low liquid supp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wells with little difference in fluid supply between layers, the water quantity of wells with great difference in fluid supply between layers is relatively large. It was only after 4 years of production that the bottom hole pressure decreased to about 2 MPa, the gas volume slowly increased to more than 1 000 m3 / d, and the downhole pressure and gas production rate were both slow, which reduced the damage of stress sensitivity effect and velocity sensitive effect to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yer liquid supply ability and the liquid supply quantity, the pressure drop transfer speed in the near well zone is not consistent, and a small amount of liquid in the wellbore will pour back into the coal, so that the pressure near the well zone can be restored to a certain extent. While reducing the stress-sensitive damage, the pressure drop velocity in the upper and lower coal seam near the well area is restored to the same again, and the fluid level and pressure in the wellbore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existing descent spe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pressure drop range.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66001,2016ZX05042002)
【分类号】:P61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开艳;金军;赵凌云;周效志;;松河井田煤层群条件下合层排采煤层气可行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2期
2 彭兴平;谢先平;刘晓;杨松;;贵州织金区块多煤层合采煤层气排采制度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2期
3 田庆玲;;阳泉区块寺家庄井田分压合层排采适应性探讨[J];山西焦煤科技;2016年01期
4 许耀波;;顾桥井田煤层气井多煤层合采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年06期
5 张永平;杨艳磊;唐新毅;张俊杰;;沁南地区高煤阶煤储层流速敏感性及影响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年04期
6 张崇崇;王延斌;倪小明;孙最强;肖强;;煤层气直井排采过程中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7 张政;秦勇;傅雪海;;沁南煤层气合层排采有利开发地质条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庄绪强;;山西阳泉矿区煤层气分层排采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4年09期
9 熊涛;孙国忠;池斌;孙鹏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桑峨区煤层气分压合采可行性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3年12期
10 武玺;;对潘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可行性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3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广山;柳迎红;张苗;吕玉民;;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排采水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2 张辉;潘冬明;尹奇峰;;RVSP层析成像技术重建煤层气复杂地区速度模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3期
3 韦仕国;;松沙井田煤储层物性垂向分布特征[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08期
4 黄亮;胡奇;郭烨;周剑辉;;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藏多层合采可行性探讨[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7年02期
5 段艳宁;韩保山;;官寨井田多煤层开发产层组合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7年04期
6 巢海燕;王延斌;葛腾泽;侯伟;李彦飞;;地层供液能力差异对煤层气合层排采的影响——以大宁—吉县地区古驿背斜西翼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7 罗开艳;;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技术扩散模式及其产业政策分析[J];中国矿业;2016年11期
8 杨红军;张遂安;孙延明;赵文;王千玮;;沁水盆地北部15~#煤层欠压主控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6年09期
9 张小东;李朋朋;衡帅;孙庆宇;胡修凤;;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吸附 解吸及产出特征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4期
10 王晖;马斌;崔金榜;侯涛;李泉;;郑庄区块煤储层渗透性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2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玮;吴财芳;赵凯;梁冲冲;;多煤层区煤储层孔隙特征及煤层气可采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8期
2 黄华州;桑树勋;苗耀;宋化发;张化军;沈国栋;;煤层气井合层排采控制方法[J];煤炭学报;2014年S2期
3 任飞;李辛子;张遂安;;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割理方向煤岩应力敏感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11期
4 张政;秦勇;傅雪海;;沁南煤层气合层排采有利开发地质条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5 宋革;傅雪海;葛燕燕;李升;;压力控制下高煤阶储层煤层气井排采的流体效应[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8期
6 汪万红;郑玉柱;;煤层气分压合排技术适应条件分析——以陕西吴堡矿区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年04期
7 徐宏杰;桑树勋;易同生;赵霞;刘会虎;李林;赵志根;谢焰;;黔西地应力场特征及构造成因[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8 金军;周效志;易同生;桑树勋;孙宏达;;气测录井在松河井田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4年04期
9 张双斌;郭红玉;;潘庄煤层气井分压合采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煤炭工程;2014年05期
10 彭兴平;;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制度研究与应用——以延川南煤层气田为例[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梅;李希建;李波波;马科伟;;贵州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探讨[J];矿山机械;2008年20期
2 王梅;关尼亚;;变“废”为宝惠民生——辽宁省深入开展辽北煤层气整装勘查开发工作侧记[J];国土资源;2011年06期
3 ;煤层气的开发[J];煤质技术;1995年01期
4 华;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J];同煤科技;1997年03期
5 孙茂远,杨陆武,吕宣文;开发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地质可能性与技术可行性[J];煤炭科学技术;2001年11期
6 雷崇利;煤层气资源类型的划分[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黄稚达;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矿业;2001年01期
8 ;中美联合开发宁夏煤层气田[J];洁净煤技术;2001年01期
9 雷崇利;煤层气资源类型划分的讨论[J];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01期
10 杨森丛;试论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勘查与开发[J];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双明;高新民;范立民;;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前景[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2 黄晓明;F.Andrew;莫日和;王洪洲;林亮;;安徽宿州芦岭矿区煤层气生产条件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艳艳;秦勇;刘金钟;王爱宽;;金属元素/矿物对煤层气形成与演化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别玉平;李矿明;;河南省部分矿区煤层气生成、演化及储集的影响因素分析[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5 刘军;易丹;;论地面开采煤层气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A];2013年全国地质勘探发展与应用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高新民;苗金祥;林宗虎;张兴先;;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建议[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7 张新民;郑玉柱;武彩英;;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区划[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勃;李景明;赵庆波;王红岩;刘洪林;;甘肃省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探开发建议[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9 韩俊;邓光明;朱长生;肖正辉;邵龙义;;重庆松藻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10 汤振清;孙文洁;王怀洪;牛妍;郭建萍;;利用综合测井方法评价煤层气资源[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毕家立;世行注资晋煤回收煤层气[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苏民;煤层气综合利用收效大[N];经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健生;我国鼓励综合开采煤层气资源[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朱军平;外资企业抢滩我国煤层气[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记者 沈强;煤层气鼓励政策纷纷出台[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李丽静;河南明年30%的煤层气将被抽采[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相晓冬;煤层气液化技术点燃民资商业计划[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记者 戴恩国;沈阳市着手开发480亿m~(3)煤层气资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邝晔;河南省煤层气公司揭牌[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杨坚;中加合作开发安徽煤层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得文;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方法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吕晓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吴艳艳;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李金珊;津巴布韦卡鲁盆地煤层气资源表征及评价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海鹏;基于GIS的煤层气管道巡检系统服端的设计与实现[D];山西大学;2015年
2 王娜;基于GIS的煤层气资源评价信息系统[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朱枫;煤层气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及智能排采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郑军领;粗糙割理中煤层气运移规律及排采井间的干扰方式[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梁少剑;焦坪矿区煤层气资源特征[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明;山西寿阳马尾沟煤矿6、8、9号煤层气资源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7 李萍;桑树坪煤矿及其采空区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8 蔡俊俊;Miller循环煤层气发动机的仿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9 刘超;俄乌哈三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开发有利区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王晓永;黑龙江省依兰矿区煤层气资源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7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5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