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表征及储层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09:25

  本文选题:变质岩潜山 切入点:波场特征 出处:《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变质岩潜山油气藏中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是研究裂缝储层的前提,可靠而有效地综合利用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识别裂缝发育带不仅为变质岩油藏提供技术指导,还为该类油田高效勘探开发奠定基础.变质岩潜山储层内幕油气富集程度与裂缝发育密度直接相关,裂缝发育状况的不同致使双侧向、声波时差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产井地震波场特征错断而杂乱,低产井则表现为强的连续反射轴;地震属性波阻抗差异性也较大,低阻抗的高产井与高阻抗的干井能较为明显区分.利用测井曲线的敏感性拟合裂缝特征曲线,采用绝对阻抗的量化差异勾画研究区裂缝发育带,对该类油气藏勘探及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n metamorphic rock buried-hill reservoirs is the premise of studying fractured reservoirs. Reliable and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use of logging data and seismic data to identify fracture development zones not only provides technical guidance for metamorphic rock reservoirs. The enrichment degree of oil and gas in metamorphic rock buried hill reservoir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nsity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wave field in high-yield wells are disorderly and disorderly, while those in low-yield wells are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continuous reflection axes, and the difference of seismic properties in wave impedance is also great. The high yield well with low impedance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dry well with high impedance,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fitted by the sensitivity of logging curve, and the fracture development zone in the study area is drawn by th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 of absolute impedance.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kind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作者单位】: 江西省页岩气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分类号】:P618.13;P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楠;王建强;卢山;;变尺度分析技术在裂缝发育强度评价应用中的新认识[J];地下水;2012年05期

2 王奇;;多属性裂缝发育区预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9期

3 胡宗全;裂缝发育区平面分布的分形评价[J];高校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4 左代容;何胡军;曾大乾;毕建霞;;复杂构造区块裂缝发育密度与构造关系的定量表征——以川东北普光气田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4年03期

5 胡光岷,贺振华,黄德济,黄捍东;利用纵波资料反演裂缝发育密度和方向[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梁官忠,王群超,夏欣,张欣,李季红;阿北安山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对开发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2期

7 宋文燕;秦启荣;苏培东;王志萍;甘学启;;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年S1期

8 赖生华,余谦,周文,孙来喜;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一侏罗系裂缝发育期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5期

9 谢军;吕国祥;陈超;;探讨影响页岩裂缝发育的几大因素[J];内江科技;2011年05期

10 龚福华;张翔;;毛坝地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冉广庆;;泾阳县地裂缝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刘明宇;王兴隆;宋一男;;韩城地区漏失原因分析及对策[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勇;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地震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哈山地区石炭系—二叠系裂缝发育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唐颖娜;青西地区白垩系下沟组裂缝发育特征与描述[D];长江大学;2016年

3 董国敏;镇北—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与产量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4 张娟;镇泾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开发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翠丽;镇泾探区长9油层组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赵安坤;新津熊坡构造北倾末端地面裂缝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袁雷雷;巢北地区二叠系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吴t,

本文编号:1565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65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