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三种可视化技术在驱油剂评价中的适应性

发布时间:2018-03-05 01:12

  本文选题:可视化微观物理驱替模型 切入点: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 出处:《油田化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可视化技术在驱油剂评价中适用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对比了可视化微观物理驱替模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可视化技术的原理与功能,分析了它们在驱油剂评价中的应用范围与存在的问题。可视化微观物理驱替模型和CT适用于驱油剂驱油机理的研究,前者侧重于微观,后者侧重于宏观;CT和MRI适用于驱油剂驱油性能的评价,前者侧重于轻质油体系下剩余油饱和度的沿程分布,后者侧重于稀油体系下剩余油在不同孔径孔隙内的分布。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evaluation of oil displacement agent is not clear, the principle and function of thre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namely, microscopic physical displacement model, computed X-ray tomography (CT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re compared. The application scope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oil displacement agent are analyzed. The visual microscopic physical displacement model and CT are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 of oil displacement agent. The latter focuses on macroscopical CT and MRI, which focu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in light oil system, an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in different pore pores in dilute oil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纳米化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纳米智能驱油剂研制“(项目编号2014A-1001)
【分类号】:TE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波;侯吉瑞;张蔓;宋兆杰;王楠;;应用CT技术研究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16年01期

2 钱根葆;许长福;陈玉琨;王晓光;刘红现;廉桂辉;;砂砾岩储集层聚合物驱油微观机理——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6年01期

3 冷光耀;赵凤兰;侯吉瑞;徐宏明;张春蕾;王嘉晨;宋文秀;;CT技术在改性淀粉凝胶体系运移特征研究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2期

4 张官亮;张祖波;刘庆杰;罗蔓莉;陈序;;利用CT扫描技术研究层内非均质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1期

5 周尚文;郭和坤;薛华庆;郭伟;;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储层含油饱和度参数综合测试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21期

6 侯健;邱茂鑫;陆努;曲岩涛;李奋;孟小海;施晓乐;;采用CT技术研究岩心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J];石油学报;2014年02期

7 邓世冠;吕伟峰;刘庆杰;冷振鹏;李彤;刘红现;顾鸿君;许长福;张旭辉;鲁晓兵;;利用CT技术研究砾岩驱油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8 于明旭;朱维耀;宋洪庆;;低渗透储层可视化微观渗流模型研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9 刘凡;姜汉桥;张贤松;李俊键;;基于核磁共振的水平井开发孔隙动用机理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刘锐;蒲万芬;彭琴;金发扬;姜峰;袁成东;;多孔介质的润湿性对聚驱稠油微宏观效率的影响[J];油田化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仰文;“超高分子量缔合”聚合物驱油特性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明;尹向烟;姜林;高长海;丁修建;;CT扫描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17年04期

2 孙雷;王志强;林仁义;苏宗南;;采用新型X射线装置研究礁灰岩渗流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4期

3 孙宁;宋考平;宋庆甲;;二元与泡沫交替驱油体系室内物理模拟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7年02期

4 刘宗堡;郭林源;付晓飞;张东;刘云燕;方庆;王海学;孟令东;;砂泥互层地层断裂带结构特征及控油作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5 洪泰;罗健辉;丁彬;彭宝亮;耿向飞;;三种可视化技术在驱油剂评价中的适应性[J];油田化学;2017年01期

6 郭永贵;;特低渗储层孔喉结构与剩余油分布关系[J];断块油气田;2017年02期

7 陈晨;董朝霞;高玉莹;林梅钦;杨子浩;杨杰;高景滨;;盐水组成对极性组分在石英表面吸附的影响[J];石油学报;2017年02期

8 刘广峰;白耀星;王文举;潘少杰;王猛;高星星;;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其对渗流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8储层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5期

9 郭巧珍;朱桂芳;程宏杰;刘宝珍;;砾岩油藏聚驱后剩余油潜力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7年01期

10 王业飞;黄勇;孙致学;侯宝峰;刘瑞珍;;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参数敏感性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栋;吴文祥;;不同黏弹性聚合物溶液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15年04期

2 陈泽华;赵修太;王增宝;;异步交联深部调剖体系的室内实验[J];新疆石油地质;2015年03期

3 张官亮;张祖波;刘庆杰;罗蔓莉;陈序;;利用CT扫描技术研究层内非均质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1期

4 元福卿;穆停华;魏翠华;;一种快速求解交联聚合物驱数学模型的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5 杨俊茹;谢晓庆;张健;郑晓宇;未志杰;;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注入参数优化设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6期

6 李森;程志强;李荣华;乔琦;魏秀萍;;超低浓度有机铬交联聚合物凝胶驱油效率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4年02期

7 邓世冠;吕伟峰;刘庆杰;冷振鹏;李彤;刘红现;顾鸿君;许长福;张旭辉;鲁晓兵;;利用CT技术研究砾岩驱油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8 王苹;戴彩丽;由庆;赵光;孟凡宾;袁小华;;抗剪切耐盐无机铝凝胶深部调剖剂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6期

9 刘进祥;卢祥国;刘敬发;胡淑琼;薛宝庆;;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岩心内成胶效果及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4期

10 沈瑞;赵芳;高树生;胡志明;段宝江;;低渗透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波及规律实验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宝格;驱油用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及粘弹性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2 杨怀军;缔合聚合物结构溶液驱油有效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纪朝凤;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缔合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李华斌;大庆油田缔合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及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马俊涛;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及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D];四川大学;2002年

6 徐鹏;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溶液微观结构研究及表面活性剂对其流变性的影响[D];西南石油学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福姬,王文涛,赵庆韬,丁元生,王琨;复合表面活性剂型驱油剂的研制及现场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年06期

2 张立娟;岳湘安;;粘弹型和幂律型驱油剂的等效渗透率[J];石油学报;2007年01期

3 崔凯;周玉杰;张建安;程可可;刘宏娟;戴玲妹;刘德华;王永刚;;木质素改性制备驱油剂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8年S2期

4 金羽;;驱油剂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08年10期

5 赵欣;史华;张彩霞;;驱油剂快速优选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5期

6 邓从刚;;高台子油层聚表剂驱的驱油剂室内筛选评价[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3年02期

7 周伟,肖建洪,陈辉,姜娜;重芳烃驱油剂的研制及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郝艳秋;张艳娟;于涛;;三次采油中驱油剂与防膨剂配伍性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年06期

9 张立娟;岳湘安;;两类典型非牛顿驱油剂的渗流特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晓丽;唐晶晶;高雪;宋秀娟;杨珍;;新型无碱三采用驱油剂的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姜祖明;苏智青;朱丽;郑静;黄光速;;粘弹性颗粒驱油剂耐老化机理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罗健辉;雷群;丁彬;王平美;耿愿;;智能纳米驱油剂应用展望[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3 吕鑫;张健;;化学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石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晓丽;唐晶晶;高雪;;新型无碱三采用驱油剂的性能测试[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5 刘庆梅;张国印;姜江;;GC-MS在驱油剂研制中的应用[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江建林;陈锋;郭东方;李雪峰;王新君;吴秀丽;黎贵青;;天然混合羧酸盐/黄孢胶驱油剂在胡状集油田胡5-15井区先导试验[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尚绪兰 郑惠光 郎东江;新型驱油剂设计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记者王兰;第五代驱油产品同国际先进水平同步[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玲;两亲型表面活性剂—丙烯酰胺共聚物驱油剂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邓永刚;低渗透油田驱油剂的开发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3 申士成;碱木素改性制备驱油剂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强二昂;ZY驱油剂在老草湾井区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5 王晶镱;MD膜驱油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徐赋海;分子沉积膜驱油剂的研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7 李静;驱油剂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规律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段文猛;ASP三元复合驱中各驱油剂的吸附滞留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9 陈晓蕾;共聚法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石油驱油剂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李江石;地沟油制磺酸盐驱油剂的设计合成及使用前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8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68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