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层序沉积演化及海平面的控制作用——以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为例
本文选题:塔里木盆地 切入点:古城地区 出处:《天然气工业》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接替区,但其层序沉积研究工作一直较薄弱,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展。为此,基于碳同位素值旋回变化特征,结合测井曲线分析及井震标定,将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依据岩石薄片镜下识别出的亮晶胶结颗粒灰岩、藻黏结砂屑灰岩、泥粒灰岩、泥晶灰岩、中粗晶脏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6种"微相"类型组合特征,解析了层序内的沉积体系分布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该区发育台缘—半局限台地及台缘—开阔台地沉积体系,层序OSQ1和OSQ2均以海平面下降半旋回为主,主要发育台缘石灰岩及半局限台地白云岩;②层序OSQ3以海平面上升半旋回为主,海平面上升阶段早期发育台缘—半局限台地,之后发育台缘—开阔台地;③层序OSQ4由海平面上升半旋回构成,发育台缘—开阔台地石灰岩。结论认为: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了该区层序内沉积体系的分布及演化,OSQ1、OSQ2层序在海平面下降阶段半局限台地最为发育,是白云岩发育的主要层段。
[Abstract]: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 is a replacement area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arim Basin, but its sequence sedimentary research work has been weak,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Combined with log curve analysis and well seismic calibration,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strata in this area are divided into four third-order sequen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x types of "microfacies" assemblages of middle coarse and fine grain dolomite a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systems in the sequenc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tform margin, semi-limited platform and platform margin and open platform sedimentary system are developed in the area of Wei 1. The sequence OSQ1 and OSQ2 are mainly semi-cycle of sea level drop, and the main sequence OSQ3 is platform margin limestone and semi-limited platform dolomite. The main sequence OSQ3 is sea level rise semi-cycle, and the early stage of sea level rise develops platform margin and semi-limited platform. The development of platform margin / open terrace OSQ4 consists of a half cycle of sea level rise. The platform margin and open platform limestone are develop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ea level rise and fall cycle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system within the sequence in this area. The OSQ1 / OSQ2 sequence is the most developed in the semi-limited platform during the sea level decline stage, and is the main segment of dolomit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1ZX05001-001-004)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长武,蒋春雷,郑志祥,刘伟;塔中16-24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研究[J];矿物岩石;2002年02期
2 张云峰;王清晨;李忠;;鲁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特征及主控因素[J];地质科学;2006年01期
3 谷跃民;赵建章;张进铎;赖江德;张素红;刘翠风;;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幕成像处理技术探讨与地质认识[J];中国石油勘探;2008年01期
4 徐浩;张艳红;杨子川;李赫;胡金祥;;跃参1号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与评价[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年04期
5 刘成英;李仕虎;邓成龙;朱日祥;;扬子地块奥陶系碳酸盐岩重磁化机制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6 叶俭,云琼英,胡显穆;鄂尔多斯东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温度[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3年02期
7 张庆玉;曹建文;淡永;;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间断古岩溶发育特征对比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3年06期
8 李定龙;皖北奥陶系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岩溶意义[J];地学前缘;2000年02期
9 刘瑜;胡明;米华英;刘周;杨扬;胡明;;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10 张丽娟;马青;范秋海;朱永峰;高春海;蔡泉;张硕;刘晨曦;;塔里木盆地哈6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特征识别及地质建模[J];中国石油勘探;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成英;李仕虎;邓成龙;朱日祥;;扬子地块奥陶系碳酸盐岩重磁化机制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2 陈景山;王振宇;谭秀成;马青;代宗仰;;塔里木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演化研究[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项目[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4 李宏伟;郑晓东;李劲松;李幸栗;李勇根;;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与油气勘探方向[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托甫台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项目[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6 张松扬;范宜仁;程相志;秦绪英;王世星;;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靳文芳;;塔河油田六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的预测[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孙薇薇;中国石化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N];中国石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显生;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永雷;塔中45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体地震描述[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李莉;冀中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3 汤鸿伟;塔河外围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林小兵;轮南古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区域沉积相及储层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叶帆;塔里木盆地塔中45-塔中49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系统预测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6 高奇东;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蚀变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赵新建;声成像测井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夏铭;塔中54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系统预测与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98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9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