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盐穴地下储气库水溶造腔管柱的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5 20:43

  本文选题:盐穴地下储气库 切入点:水溶造腔管柱 出处:《天然气工业》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建设盐穴地下储气库在实施单井油垫法水溶造腔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造腔管柱破损和失稳问题,开展了水溶造腔管柱的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结合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结果,揭示出管柱抗弯刚度、悬伸长度及过流面积等是影响管柱动力稳定性的关键参数。据此设计出悬臂管动力失稳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水溶造腔管柱磨损和动力失稳的试验研究。试验中观察到5种力学响应现象:(1)水锤现象;(2)静力屈曲;(3)混沌运动;(4)"类悬臂管"受迫振动;(5)不同端部条件影响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引起水溶造腔管柱液—固耦合失稳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1)造腔水流的波动性易引起水锤和受迫振动现象,超长的受限空间悬臂结构管柱易"放大"这种现象;(2)过大的造腔注水流量可能引起造腔管柱发生静力屈曲或混沌运动;(3)造腔管柱结构和力学特性对造腔管柱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failure and instability of cavity string in the process of single well oil cushion metho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in salt cavern, the dynamic stability test of water solution cavity string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re combin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bending stiffness, elongation and flow area of the pipe string are th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pipe string. Based on this, a physical model test device for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the cantilever tube is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wear and dynamic instability of water-soluble cavity str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Five mechanical response phenomena: 1) water hammer phenomenon and 2) static buckling are observed. (3) chaotic motion: 4) "cantilever tube" forced vibration (5) different end conditions are observe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iquid-solid coupling instability of the water-soluble cavity string include: (1) the fluctuation of the water flow in the cavity will easily lead to the phenomenon of water hammer and forced vibration. Extra long confined space cantilever structure string is easy to "magnify" (2) too large water injection rate may cause static buckling or chaotic motion of cavity string / string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vities string system.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have important effec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盐穴储气库单井水溶造腔夹层垮塌机理与动态控制”(编号:51274187)
【分类号】:TE9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永刚;;管柱在井内弯曲失稳的研究[J];钻采工艺;1992年01期

2 高德利,刘凤梧,徐秉业;油气井管柱的屈曲行为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9期

3 魏大农,周志宏;垂直井眼中管柱屈曲精确解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05年01期

4 车海燕;;高效防气防砂一体化管柱的研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5期

5 杜现飞;王海文;王帅;刘俊霞;;深井作业管柱下入能力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胜利油田用多功能管柱使长关井恢复生产[J];石油钻探技术;2008年02期

7 赵智超;杨林;庄进咸;;过泵传压卡水闭式采油一体化管柱的研究与应用[J];内江科技;2008年10期

8 ;一趟管柱分压3层管柱[J];新疆石油科技;2008年03期

9 李建雄;户贵华;刘艳秋;王超;吴桂英;赵杰;;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J];石油机械;2009年02期

10 嵇国华;;直井管柱屈曲对轴力传递的影响[J];油气井测试;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玉发;刘清友;;深井注入管柱力学行为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贵东;于鑫;范锡彦;周元岐;娄京伟;水素连;齐德山;吴建朝;;机械法找窜管柱研究[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C];2003年

3 肖国华;;不动管柱分层酸化压裂工艺管柱研究[A];湖北省石油学会第十一次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子丰;李敬元;;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C];2003年

5 梁博羽;曾萍;陈小刚;谈泊;于淑珍;李彦彬;卢文伟;曹毅;;综合一体化速度管柱选井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曹和平;张书平;白晓弘;陈德见;;速度管柱系统研制与应用[A];2011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1年

7 赵国仙;;高温高压含CO_2气井管柱腐蚀冲蚀机理及防护[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生产与措施管柱优化研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9 李子丰;李敬元;;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C];2003年

10 张盛友;;浅谈负压油井丢手管柱坐封球座改进[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海军 龙秋莲;“生产与措施管柱优化”现场应用效果好[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记者 陈青 通讯员 杨宏智 张晓峰;宝鸡钢管连续速度管柱质量顶呱呱[N];中国石油报;2013年

3 纪青海 孙继志;胜利油田研制成功新井投产防污装置[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通讯员 琚星 张玉震;大庆采油四厂解决注水井管柱组配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通讯员 邹莉娜 刘湘;可使油井投产周期缩短一半[N];大庆日报;2011年

6 记者陈青 特约记者马静;国产CT70钢级速度管柱下井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林勇;胜利油田“分层挤压充填防砂管柱”填补国内空白[N];东营日报;2011年

8 郑水平 罗恩勇;机械找堵水一次管柱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通讯员 陈德华;大港成功研制提拉脱卡器[N];中国石油报;2001年

10 李明君 吴航;一次管柱多层压裂技术效益显著[N];中国石油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甘立飞;直井和曲井内管柱非线性稳定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智勤功;蒸汽吞吐井长效防砂管柱设计及相关工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戴江;压裂排液求产一体化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4 朱秀星;复杂环境井筒动力学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珍东;基于链式循环起升系统的油田小修作业自动化装置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魏晓冬;热采井插管密闭注采一体化管柱受力分析与热损失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冯晓东;油井管柱可视化[D];燕山大学;2010年

4 潘登;测试井管柱力学计算[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5 赵荣;一趟管柱分压两层管柱力学分析[D];长江大学;2012年

6 董赵朋;油水井生产作业杆管柱力学及软件开发[D];燕山大学;2009年

7 黄云;注水工艺管柱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姜常坤;聚驱小直径分注管柱及配套工具的设计和应用[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9 安杰;油气井管柱受颗粒冲蚀的数值模拟[D];长江大学;2014年

10 张辰;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力学分析及其软件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6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16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3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