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18 16:27

  本文选题:裂缝性油藏 切入点:注水井 出处:《断块油气田》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裂缝性油藏注水井的动态特征,得到更多关于地层和测试井的可靠信息,基于BuckleyLeverrett饱和度分布方程,建立了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解释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典型拟合图版。根据压降导数曲线特征,将流动过程划分为7个流动段: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表皮效应阶段、基质向裂缝窜流阶段、水区径向流阶段、油水两相区响应阶段、总系统径向流阶段和边界响应阶段。油、水黏度差异会导致双对数曲线上翘。建立的试井解释模型可计算注水前缘的位置,分析注水井周围地层信息及边界情况。研究结果对注水井的动态评价、注水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injection wells in fractured reservoir, get more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ormation and testing wells, BuckleyLeverrett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equation based on established fractured reservoir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 drop testing interpretation model, and the model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btained in fractured reservoir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 drop testing typical fitting plat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pressure derivative curve, the flow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7 sections: the set flow effect stage of wellbore storage, skin effect, phase flow to crack water channeling matrix, radial flow stage, oil water two-phase response phase, the total radial flow stage and boundary response stage. Oil and water viscosity differences will lead to double the logarithmic curve upwards. The well test interpretation model can calculate the flood front 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injection wells inform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dynamic evaluation of water injection wells Price, the design of water injection schem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储层裂缝形成机理”(40772089)
【分类号】:TE357.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佳洁;孟英峰;李皋;魏纳;毕波;李文政;;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的地层流体复合注水井试井模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年02期

2 刘佳洁;孟英峰;李皋;伍浩文;刘艳艳;;三区流体复合注水井试井模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2期

3 巨亚锋;于九政;郭方元;晏耿成;李明;;低渗两区复合油藏注水井试井解释模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7期

4 刘永良;刘彬;刘大伟;徐艳霞;张俊良;曾勇;;三重介质气藏单井生产动态分析模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2期

5 贾永禄;聂仁仕;王永恒;刘彬;黄钟新;;二次梯度非线性渗流问题求解[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4期

6 李乃华;;多层定压边界灌注井数学模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尹洪军,付春权,万贵春,杨知盛,梁文福;多重复合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压力动态分析[J];石油学报;2002年04期

8 尹洪军,曾昭英,刘义坤,翟云芳;合理利用典型曲线分析注水井试井资料的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贾永禄;赵必荣;;拉普拉斯变换及数值反演在试井分析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199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永;别旭伟;刘洪洲;王迪;吴浩君;;双重介质油藏注水井试井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4期

2 姜永;张雷;别旭伟;王迪;黄磊;;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7年04期

3 熊钰;滕鹏;牛新年;蔡明金;;塔里木油田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新模型研究[J];油气井测试;2017年03期

4 李建明;徐健;刘宝华;黄小云;;三重介质试井模型在塔东碳酸盐岩气藏中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17年01期

5 朱卫红;吴胜和;韩尚儒;王陶;张少伟;;哈得A-39-2J注水井异常压降资料分析与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6年06期

6 刘涛;聂仁仕;贾永禄;王本成;秦明;周兴燕;;影响油水井井间压力异常分布的原因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年03期

7 贾永禄;邓祺;聂仁仕;蔡明金;王一丞;;低渗透压裂井非对称区域三线性渗流模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张小龙;杨志兴;时琼;李宁;陈蠡;;应力敏感低渗透气藏不稳定渗流特征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6年01期

9 孙贺东;朱忠谦;施英;杨磊;江杰;;现代产量递减分析Blasingame图版制作之纠错[J];天然气工业;2015年10期

10 贾永禄;孙高飞;聂仁仕;黄小云;刘浩;;基于应力敏感性的视均质火山岩气藏试井模型[J];天然气与石油;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佳洁;孟英峰;李皋;伍浩文;刘艳艳;;三区流体复合注水井试井模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2期

2 刘洪;王新海;杨锋;胡治华;;三重介质低渗油藏压力响应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3 刘永良;刘彬;刘大伟;徐艳霞;张俊良;曾勇;;三重介质气藏单井生产动态分析模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2期

4 赵海洋;贾永禄;王东权;;双重-均质复合油藏产量递减模型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1期

5 许明静;程时清;杨天龙;周安全;;油水两相流不稳定试井压力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4期

6 张利军;程时清;尹洪军;;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8年05期

7 贾永禄;聂仁仕;王永恒;刘彬;黄钟新;;二次梯度非线性渗流问题求解[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4期

8 王国辉;尚建林;郭建国;王勇;李新华;;用试井方法分析百口泉组油藏储集层物性变化[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5期

9 贾永禄;聂仁仕;陈珂;谭宁川;王永刚;;考虑二次梯度影响的渗流模型与试井样版曲线[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王梅英;同登科;;考虑二次梯度项及动边界的双重介质低渗透油藏流动分析[J];力学季刊;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术任,成峰,李兴国;注水井压降资料应用分析[J];油气井测试;2000年02期

2 邹艳华,李远,那贺忠;注水井分层流量调配方法研究[J];油气井测试;2003年03期

3 卢玉峰,逯艳华,张士成,高云侠,韩越;注水井测试成果指示曲线绘制软件开发及应用[J];石油仪器;2004年03期

4 谷元伟,张龙,苏建国;浅谈注水井测试问题井的处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12期

5 全艳波;肖兴玲;;注水井分层压力应用探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曲凡军;曹雅玲;胡庆欣;支军;郭良杰;;利用综合技术提高注水井层测试段合格率[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02期

7 谷丽红;卢岩;谷金泉;时新东;王启蕾;;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理对策[J];钻采工艺;2008年03期

8 高长虹;何长征;闫保梅;杨前杰;;小革新技术在注水井测试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0期

9 刘俊;;影响注水井测试施工的因素及对策[J];今日科苑;2009年20期

10 徐国民;苗丰裕;;注水井高效测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云霞;栾海;韩越;纪广;黄丽敏;;新木油田提高注水指标技术研究与应用[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金华;注水井测试有了“新武器”[N];大庆日报;2010年

2 穆广田 通讯员 耿成丽 高峰;“星级标杆站队”的管理经[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云霞;提高注水井测调试效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2 左立娜;注水井智能测调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3 徐健;注水井井下测调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百双;注水井智能调配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5 徐胜男;注水井同步动态测调工艺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6 赵明鑫;注水井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孔繁喜;乾安地区注水井配套配注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林森;偏心注水井分层流量自动测调仪的研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林静;南一区特高含水期注水井细分方法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10 赵宇;测调仪在注水井中压力分布状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0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30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