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利用测井和地震信息识别和预测优质烃源岩——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沙一段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9 11:47

  本文选题:饶阳凹陷 切入点:沙一段 出处:《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优质烃源岩研究,建立利用测井和地震信息进行优质烃源岩识别和预测的流程和工作方法。以沙一段烃源岩为例,应用测井信息和地震资料,通过建立测井响应特征、地震相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在层序格架下预测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分布。研究表明,饶阳凹陷沙一段优质烃源岩(TOC2%)主要分布在沙一下亚段的湖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的下部,测井计算TOC曲线形态主要以箱型为主,中间夹杂少许锯齿状特征曲线,地震相主要呈低频率、强振幅、高连续性且具有平行—亚平行结构的反射特征;平面上优质烃源岩在凹陷中北部洼槽集中发育,最大厚度为马西洼槽的西63井,达到138m,不同构造区域优质烃源岩分布特征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in Raoyang Sag, Bohai Bay Basin, the process and working method of identifying and predicting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using logging and seismic information are established. Taking the source rock of Shayi formation as an example, the logging information and seismic data are applied. By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seismic facies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are predicted under sequence framework. Toc2)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high level system tract in the submember of Shahejie, Raoyang Sag. The shape of the TOC curve is mainly box type, with a few zigzag characteristic curves in the middle. The seismic facie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low frequency, strong amplitude, high continuity and parallel subparallel structur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tectonic regions are quite different and have strong heterogeneity.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416901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1663210)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科技项目(编号:HBYT-YJY-2014-JS)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P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建中;申宝剑;腾格尔;郑伦举;陶国亮;付小东;张玲珑;;不同类型优质烃源岩生排油气模式[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2期

2 姚素平,胡文tD,陈龙生,朱东亚,薛春燕;香港坪洲岛早第三纪地层发现优质烃源岩[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

3 张文正;杨华;杨奕华;孔庆芬;吴凯;;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J];地球化学;2008年01期

4 卢双舫;马延伶;曹瑞成;李吉君;王伟明;李会光;陈方文;;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及其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张文正;杨华;傅锁堂;昝川莉;;鄂尔多斯盆地长9_1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机制探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1期

6 金强;朱光有;王娟;;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魏文文;周大宇;;优质烃源岩识别标志与控制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7期

8 齐星星;文志刚;唐友军;罗鑫;杜宇斌;;辽东湾地区辽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特征分析[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赵宏伟;;利用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识别优质烃源岩——以松南新区断陷群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8期

10 秦建中;申宝剑;陶国亮;腾格尔;仰云峰;郑伦举;付小东;;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与生烃能力动态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光有;金强;;优质烃源岩中超高异常锶的形成机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腾格尔;;上扬子东南缘下组合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生烃潜力评价[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陈建平;孙永革;钟宁宁;黄振凯;邓春萍;;湖相优质烃源岩排烃效率与排烃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侯读杰;肖建新;程顺国;张海全;张林晔;张善文;;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与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关系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饶阳凹陷中北部亿吨级地层岩性油气藏储量的发现及评价技术[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6 李恋;王瑞明;杜岚;;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下第三系生油条件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江其勤;破解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江其勤 谢小敏;石勘院一国家基金项目攻关斩获丰厚[N];中国石化报;2013年

3 杨建超;海相优质烃源岩研究获重要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司徒瑜 徐丛荣;重视盐环境理论与前期开发研究[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熊林芳;坳陷型富烃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形成环境[D];西北大学;2015年

2 崔树清;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构造特征及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宋永东;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张锐锋;饶阳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及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5 王建;饶阳凹陷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特性与油气聚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文文;南贝尔凹陷、塔南凹陷优质烃源岩识别与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李红敬;扬子地区二叠系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分析及优质烃源岩判识[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3 齐星星;辽东湾地区辽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李鹏;辽中凹陷优质烃源岩分布及油气资源量潜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郑荣华;饶阳凹陷肃宁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张宁;肃宁大王庄潜山带地震资料解释及构造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张平;饶阳凹陷洼槽区沙河街组中深层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海剑;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新生代伸展与走滑关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9 张效恭;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演化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刘鹏;饶阳凹陷新近系砂体展布及沉积相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4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34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