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纳米颗粒改性粘弹性清洁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16:17

  本文选题:纳米流体 切入点:粘弹性 出处:《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将纳米颗粒分散于流体可形成纳米流体,这种两相稳定的悬浮液有许多特殊的性质,本文利用纳米颗粒来改性一种粘弹性压裂液流体。该种粘弹性流体主要由表面活性剂组成,在油气的开采中可作为压裂液使用,是一种新型、清洁的压裂液,并能比高分子聚合物型压裂液破胶更快、更完全,有望解决现今压裂液配比复杂、水不溶残留物多、岩层渗透性差的问题。然而,该种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使用过程中随温度上升时表观粘度下降较快,且价格较高,不如高分子聚合物型压裂液应用广泛。本文通过对一种粘弹性清洁压裂液使用纳米颗粒进行改性研究,利用高比表面积的纳米颗粒来增加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胶束的稳定性,有望获得适合我国页岩气埋藏条件的抗高温抗滤失的清洁压裂液,在未来页岩气开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围绕纳米颗粒改性粘弹性清洁压裂液的流变特性,对压裂液的制备方法、稳定性、流变特性及工程特性进行研究,初步筛选了对表观粘度、携砂特性有一定的改性作用的纳米颗粒,主要工作内容与结果如下: 1.纳米颗粒复合粘弹性清洁压裂液的制备方法与稳定性研究 通过两步法,并使用高压微射流分散方法制备了纳米复合粘弹性流体,对其微观形态、粒径分布、颗粒表面特性进行了研究。使用静置自由沉降与长时间高剪切等手段发现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流体具有较好的颗粒粒径分布、静置稳定性与剪切稳定性。 2.纳米颗粒复合粘弹性清洁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研究了纳米颗粒对流体表观粘度、零剪切粘度、弹性与粘性的特征参数的影响。对流变特性中的主要参数,使用非线性粘弹性模型来分析各参数的影响。流体的表观粘度主要受剪切率、零剪切粘度、松弛时间的影响,其中零剪切粘度与松弛时间主要受到温度、纳米材料及其添加百分比的影响。 通过分析以上影响因素,并进行公式拟合,发现了一定的规律与改性效果。在测试范围内,随百分比增大时,零剪切粘度逐渐降低;30℃时在部分体积分数添加百分比下钛酸钡、二氧化硅、石墨三种材料都对高剪切粘度有所增加;热释电性钛酸钡材料在30-90℃间可对高剪切粘度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在45℃时效果较明显;在30℃时存在一个合适的纳米颗粒添加比范围使得三种纳米颗粒均可提升零剪切粘度,在30-80℃时,石墨材料对零剪切粘度均有一定的提高;对于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同添加量下颗粒对于储能模量与耗能模量增加趋势是相同的;松弛时间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受到添加百分比的影响则较小。 本文认为在添加有纳米颗粒后,表观粘度的增加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两者的权衡:1)高比表面积的纳米颗粒吸附表面活性剂胶束分子加强胶束间的交联结构,从而使得表观粘度上升;2)纳米颗粒对胶束团的吸附使胶束团紧密重叠,打破了网状的结构,造成表观粘度的下降。 3.纳米颗粒复合粘弹性清洁压裂液的其他技术指标测试 结合行业标准,本文通过静置自由沉降实验来测试纳米颗粒改性清洁压裂液的携砂特性,并使用不同的破胶剂进行破胶实验,此外还对表观粘度与粘弹性进行了工程评价。实验发现,携砂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二氧化硅、钛酸钡纳米颗粒的添加可以略减缓沉降速率。相比胍胶压裂液,在同沉降速率下粘弹性清洁压裂液所需要的表观粘度值更低。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可使用水与乙醇来破胶,测试得到合适的破胶剂添加量使破胶液粘度达行业标准。对表观粘度与粘弹性能进行了工程评价,在测试温度下的表观粘度与粘弹性特性参数均满足行业标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岚;不含聚合物的压裂液[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0年03期

2 党民芳,高桂玲,李臣生;无聚合物水力压裂液[J];断块油气田;2001年03期

3 张国红;李曙光;祝万斌;;一种新型压裂液的现场应用及分析[J];新疆石油科技;2001年02期

4 但春,杨先利,刘素华;压裂液优化设计在新场上沙溪庙组气藏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2年03期

5 万里平,李治平,王传军,邱杰;油田压裂液无害化处理实验研究[J];河南石油;2002年06期

6 白晓静,韦代延,孙连环;鄂南地区中高温压裂液配方优化及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02年04期

7 段玉秀,林景禹,丁建锁,钟静;新型低伤害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年04期

8 张绍彬,谭明文,钟水清,郑有成,李福德,郭俊,叶仲斌,杨建军;自升温升压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浅层气藏的应用研究[J];钻采工艺;2003年06期

9 杨建军;叶仲斌;张绍彬;施雷庭;余瑞青;;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J];天然气经济;2004年02期

10 杨建军,叶仲斌,张绍彬,施雷庭,余瑞青;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J];天然气工业;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波;李进升;卢拥军;江体乾;;黏弹性胶束压裂液形成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2 王丽伟;卢拥军;单文文;张汝生;;低分子瓜尔胶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张春水;;清洁压裂液的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匡顺亮;程百祥;黄丽敏;;压裂液快速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陈德飞;康毅力;李相臣;;压裂液对煤岩气体解吸能力的影响[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金雷平;卢拥军;方波;邱晓慧;明华;翟文;田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粘弹性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4分会:流变学[C];2014年

7 ;超出你的想象 下一代新型压裂液技术[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8 刘萍;管保山;梁利;姜伟;;利用煤层气采出水配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庚勐;孙粉锦;李贵中;刘萍;梁丽;李林地;;压裂液对煤层气解吸附伤害机理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曙光;李晓明;孙晗森;吴雪飞;吕爱霞;;新型煤层气藏压裂液研究[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明辉 张再华;新型香豆胶压裂液在杭锦旗工区应用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李铭 汪义发;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的应用及推广[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师啸;低聚物压裂液将成为吐哈低产区块的“解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记者 王志田邋通讯员 王涛;大庆油田实现压裂液现场快速检测[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廖乐军;新型压裂液亮相长庆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通讯员 石华强 马占国;超低浓度压裂液长庆首试告捷[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记者 孙书博;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2年

8 记者 谷学涛 通讯员 马托 黄超;川庆钻探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2年

9 马军;卫285井应用清洁压裂液技术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任厚毅;应用二氧化碳助排技术有效提高压裂液返排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湘华;低压低渗透油气田的低伤害压裂液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2 肖丹凤;低损害新型多侧基植物胶压裂液开发及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3 张兴福;表面活性剂酸性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曙光;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机理、压裂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玺莹;油田剩余压裂液处理工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祝成;清洁压裂液的配制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王晓康;水基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姜琳琳;油醇系浓缩压裂液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蔡剑华;压裂液微观伤害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5年

6 肖丹凤;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低伤害压裂液技术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7 王翔;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高玉祥;优化压裂液及现场应用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9 蒋玲玲;吉林油田低渗气藏新型无固相压裂液研究及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10 王北福;无伤害压裂液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654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54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