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有水油藏动态储量及水体大小定量评价方法
本文选题:动态储量 切入点:水体大小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国内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油水关系复杂,储集体普遍含边底水且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对油井动态储量错误的估计导致油藏钻井成功率普遍较低、开发效果差.如何定量评价该类型储集体的动态储量及水体大小,为下一步开发井位部署及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是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Blasingame方法及流动物质平衡方法,推导了油藏拟稳态水侵情况下动态储量评价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水侵动态识别方法进行动态储量及水体大小定量评价的流程与方法.本方法首先基于水侵识别方法将油井生产阶段划分为未水侵段、水侵初期阶段及水侵中后期段;然后通过拟合未水侵阶段油井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动态储量的评价,通过拟合水侵初期油井生产动态进行水体大小的定量评价.通过建立考虑边底水的数值模拟概念模型,以正演的方式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已在国内哈拉哈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田中进行了应用,应用效果较好.
[Abstract]:Th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poor connectivity, complex oil-water relationship in domestic fractured and cavernous carbonate reservoirs, and the lack of a unified oil-water interface between reservoirs generally contain edge and bottom water, which leads to the low success rate of oil wells because of the wrong estimation of the dynamic reserves of oil wells.The development effect is poor.How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dynamic reserves and water body size of this type of reservoir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next development well location deployment and the formulation of development technology policy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Based on Blasingame method and flowing material balance method, this paper deduces the theory of dynamic reserve evaluation under quasi-steady water invasion, and puts forward a process and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dynamic reserves and water body size based on water invasion dynamic identification method.Based on the method of water invasion identification, the production stage of oil well is divided into non-water invasion section, water invasion initial stage and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water invasion, and then the dynamic reserves are evaluated by fitting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data of oil well in non-water invasion stage.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 body size was carried out by fitting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oil wells in the early stage of water invasion.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verified by establishing a numerical simulation conceptual model considering the edge and bottom water.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omestic halahatang fractured and cavernous carbonate oil fields with good result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分类号】:TE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勇;李保柱;胡永乐;焦玉卫;朱卫红;肖香姣;牛玉;;吉拉克凝析气田单井产水分析及数值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1期
2 李江龙;张宏方;;物质平衡方法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能量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6期
3 李勇;李保柱;胡永乐;施英;邓兴梁;丁伟;;生产分析方法在碳酸盐岩凝析气井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5期
4 李勇;李保柱;胡永乐;唐明龙;肖香姣;张芬娥;;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在凝析气田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于清艳;李保柱;陈利新;;缝洞型有水油藏动态储量及水体大小定量评价方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7年07期
2 王平;潘文庆;李世银;刘志良;何军;马慧;;利用单井动态判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洞体——以哈拉哈塘油田哈6井区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7年03期
3 陈凯;姚为英;胡云亭;任宜伟;郝磊;;渤海某凝析气田高含水井复产分析及建议[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年05期
4 袁飞宇;梅胜文;张栋;田亮;;缝洞型定容油藏多周期注氮替油加大注气量开发研究论证[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7年01期
5 汪益宁;李洪;肖伟;吴晗;王晖;;生产数据分析在哈拉哈塘油田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6年06期
6 李勇;李保柱;田昌炳;朱怡翔;宋本彪;钱其豪;;基于典型曲线快速预测油藏开发指标——以伊拉克鲁迈拉油田Upper Shale大型多层砂岩油藏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年06期
7 祝晓林;郭林;朱琴;宋洪亮;瞿朝朝;;NPI产量递减分析在海上油田试井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6年04期
8 陈利新;王连山;高春海;孙银行;王霞;张茂;;缝洞型油藏动态储量计算的一种新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6年03期
9 张浩;周吉春;余瑞艳;陈岩;丁辉;印婷;梁利侠;张春福;;塔河9区油气层合采分层储量计算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年10期
10 李勇;张晶;李保柱;夏静;郭凯;胡云鹏;王代刚;;水驱气藏气井见水风险评价新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淑娟;邵龙义;宋杰;刘大听;陈国胜;任春玲;;相控建模技术在阿南油田阿11断块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3期
2 任殿星;李凡华;李保柱;;多条件约束油藏地质建模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2期
3 朱焱;谢进庄;杨为华;侯连华;;提高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精度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2期
4 黄冬梅;杨正明;郝明强;张英芝;;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及其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1期
5 赵超斌;夏朝辉;陈冬云;周德勇;;带油环凝析气藏油气界面流体组成的确定[J];断块油气田;2008年01期
6 陈志海;马旭杰;黄广涛;;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单元划分方法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力开发区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6期
7 梁斌;张烈辉;李闽;刘安琪;;产量递减自动拟合方法的适用条件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张淑品;陈福利;金勇;;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2期
9 张希明;朱建国;李宗宇;杨坚;;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J];海相油气地质;2007年01期
10 韩革华;漆立新;李宗杰;樊政军;;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松青;卢占国;孙华;;缝洞型介质内单相流体流动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黄朝琴;姚军;李亚军;王晨晨;吕心瑞;;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缝洞型介质渗透性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0年09期
3 闫丰明;康毅力;孙凯;杜春朝;;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漏失模型及控制对策[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年03期
4 撒利明;姚逢昌;狄帮让;姚姚;;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识别方法[J];岩性油气藏;2011年01期
5 李隆新;吴锋;张烈辉;李允;;缝洞型底水油藏开发动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3年03期
6 刘得军;马中华;张颖颖;闫景富;艾清慧;;缝洞型储层随钻测井自适应有限元法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2期
7 刘莉莉;陈小凡;崔力公;;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含水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年01期
8 赵永强;闫国亮;谭猛;;应用Darcy-Stokes方程求解缝洞型介质的渗透率[J];石油钻探技术;2010年04期
9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理论与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1期
10 张烈辉;李成勇;刘启国;李允;;边界元理论在缝洞型非均质油藏渗流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一岚;康毅力;李大奇;杜春朝;李冬梅;;综合损害指数——评价缝洞型储层损害的一个新指标[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加恩;李亮;杨慧珠;;管流与渗流耦合流动理论研究初探[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陈振标;李军;张超谟;;测井新技术评价方法在缝洞型储层中的应用[A];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俊兴;;基于系统辨识的缝洞型油气藏刻画问题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成;张在金;胡中平;王立歆;徐颖;;缝洞型储层地震特征分析——以塔河6-7区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耿自力;探索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新路[N];中国石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隆新;多尺度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刘爱疆;缝洞型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娟;缝洞型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与提高采收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王殿生;缝洞型介质流动机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李亚军;缝洞型介质等效连续模型油水两相流动模拟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卢占国;缝洞型介质流体流动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马灵伟;塔中顺南地区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鲁新便;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宗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模型与预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金泉;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及散射成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金玉;缝洞型介质两相流动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高建申;高温高压缝洞型储层电阻率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林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动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闫国亮;基于均匀化方法的缝洞型介质单相和两相流渗透率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郑鑫平;高石梯缝洞型气藏气水渗流机理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马洪敏;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含泥缝洞型储层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唐潮;缝洞型油藏注水压降试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91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9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