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解析规律及赋存方式探讨
本文选题:页岩气钻井现场解析 切入点:页岩气赋存方式 出处:《高校地质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以四川盆地南部(川南地区)三口页岩气井自然解析数据为基础,对页岩气的解析规律及其赋存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气以微雨状、串珠状及线状从页岩层理、孔裂缝及岩性变化处持续稳定解析;解析曲线出现了急剧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即出现了所谓的拐点;页岩气甲烷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变化亦表现了类似的规律。分析认为,第一拐点与页岩本身的岩性结构有关,是气体状态变化的界线,在该点之前,页岩气的解析气量大,解析速率曲线波动剧烈,页岩解析以游离气为主,此点之后,解析稳定而持久,吸附气占据主要部分。含气量相关性程度分析、理论推导及页岩气井实际产能曲线均印证了该规律的存在。最后,对海、陆相页岩吸附气所占比重进行了计算,其含量在26.55%~87.47%,平均46.29%,沉积构造及保存条件是决定页岩气赋存状态的主要因素。
[Abstract]: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Southern Sichuan) three wells of natural data analysis based on analytic rules of shale gas and its occurren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ale gas in the rain, beaded and linear from shale bedding, hole cracks and lithology changes at steady analysis; analysis the curve appeared increased sharply and then decreased slowly, the emergence of the so-called inflection point; change of shale gas of methane and carbon isotopes also showed similar patterns. The analysis thinks, the lithologic structure of the first inflection point and the shale itself, is the boundary of gas state changes, before the point, analysis of gas shale gas the big curve resolution rate volatility, shale resolved to free gas, after this point, the analytical stability and lasting, adsorption gas occupies the main part. The analysis of gas content correlation degree, theory derivation and real shale gas wells The inter productivity curve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this rule. Finally, the proportion of adsorbed gas in marine and continental shale is calculated. Its content is 26.55%~87.47%, with an average of 46.29%.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determining shale gas occurrence.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61)资助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磊;姜振学;纪文明;陈委涛;王朋飞;胡涛;高凤琳;刘庆新;;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J];高校地质学报;2016年02期
2 李建青;高玉巧;花彩霞;夏在连;;北美页岩气勘探经验对建立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的启示[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4期
3 贾承造;郑民;张永峰;;非常规油气地质学重要理论问题[J];石油学报;2014年01期
4 王飞宇;关晶;冯伟平;包林燕;;过成熟海相页岩孔隙度演化特征和游离气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6期
5 郭彤楼;张汉荣;;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田形成与富集高产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1期
6 郭为;熊伟;高树生;胡志明;刘洪林;于荣泽;;温度对页岩等温吸附/解吸特征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4期
7 李剑;魏国齐;谢增业;刘锐娥;郝爱胜;;中国致密砂岩大气田成藏机理与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为例[J];石油学报;2013年S1期
8 郭彤楼;刘若冰;;复杂构造区高演化程度海相页岩气勘探突破的启示——以四川盆地东部盆缘JY1井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4期
9 刘大永;郭慧娟;彭平安;贾望鲁;;下扬子地区下古生界页岩纳米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煤炭学报;2013年05期
10 孟召平;刘翠丽;纪懿明;;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比分析[J];煤炭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杰;于龙;苑庆旺;何文波;郭超华;;干酪根对页岩基质中甲烷运移规律的影响[J];地球科学;2017年08期
2 彭波;刘羽琛;漆富成;王振云;;湘西北地区新元古界陡山沱组页岩气成藏条件[J];岩性油气藏;2017年04期
3 王昆;严伟;冯明刚;王建波;王燕;;页岩储层全直径及覆压校正研究——以焦石坝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21期
4 蔡来星;王蛟;郭兴伟;肖国林;朱晓青;庞玉茂;;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沉积相及烃源岩特征——以CSDP-2井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4期
5 李金磊;;涪陵焦石坝页岩气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17年04期
6 张帆;马耕;刘晓;冯丹;;泵注排量对煤储层水力压裂影响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7年07期
7 张琳;;煤层气储层有效应力计算方法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7期
8 翟刚毅;包书景;王玉芳;陈科;王胜建;周志;宋腾;李浩涵;;古隆起边缘成藏模式与湖北宜昌页岩气重大发现[J];地球学报;2017年04期
9 彭文泉;廉永彪;;陆相沉积盆地泥页岩含气量影响因素探讨——以潍北凹陷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7年07期
10 翟刚毅;王玉芳;包书景;郭天旭;周志;陈相霖;王劲铸;;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及前景预测[J];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大忠;高世葵;黄金亮;管全中;王淑芳;王玉满;;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J];天然气工业;2014年12期
2 陈磊;姜振学;邢金艳;陈冬霞;谢明贤;纪文明;;川西坳陷新页HF-1井须五段泥页岩吸附气含量主控因素及其定量预测模型[J];现代地质;2014年04期
3 赵佩;李贤庆;田兴旺;苏桂萍;张明扬;郭曼;董泽亮;孙萌萌;王飞宇;;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孔隙结构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6期
4 任泽樱;刘洛夫;高小跃;肖飞;王英;吴康军;肖正阳;;库车坳陷东北部侏罗系泥页岩吸附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4期
5 侯宇光;何生;易积正;张柏桥;陈学辉;王亿;张建坤;程春阳;;页岩孔隙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2期
6 毕赫;姜振学;李鹏;程礼军;曾春林;许野;张莺莺;;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2期
7 郭彤楼;;Evaluation of Highly Thermally Mature Shale-Gas Reservoirs in Complex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Sichuan Basin[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3年06期
8 邹才能;杨智;张国生;侯连华;朱如凯;陶士振;袁选俊;董大忠;王玉满;郭秋麟;王岚;毕海滨;李登华;武娜;;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理论认识及实践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1期
9 葛忠伟;樊莉;;页岩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6期
10 姜在兴;梁超;吴靖;张建国;张文昭;王永诗;刘惠民;陈祥;;含油气细粒沉积岩研究的几个问题[J];石油学报;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2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3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4 ;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綦江启动[J];吐哈油气;2009年03期
5 王立彬;;中国启动页岩气资源勘查[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5期
6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7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8 钱伯章;朱建芳;;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前景[J];天然气技术;2010年02期
9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10 张大伟;;加速我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战略构想[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张金川;中国应大力开发页岩气[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林刚;我国首个页岩气合作开发项目已实施[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胡文瑞;页岩气:“鸡肋”变“牛排”[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冯杨伟;伊宁盆地构造—热演化与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俞益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姜文利;华北及东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潘磊;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页岩储集物性及含气性地质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余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页岩气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曹俊;金阳—威信地区下古生界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朱炳成;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韩淑乔;高过成熟阶段页岩生烃及含气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9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706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0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