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珠江口盆地B油田储量参数概率分布

发布时间:2018-04-10 15:20

  本文选题:概率法 + 储量参数 ; 参考:《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4期


【摘要】:针对珠江口盆地某油田圈闭面积大、构造不规则且井资料少等问题,为了准确获取储量大小、潜力和风险,采用概率法进行储量快速评估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以B油田Z5油藏为例,考虑到该油藏构造两翼较陡以及中间过渡带较长且井控程度较低,采用面积-厚度-形状因子法构建岩石体积模型,提出根据油藏形状分为N个模块,分模块精细刻画Z5油藏形态,降低构造形态不规则对储量的影响。其中有效厚度、孔隙度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含油饱和度采用正态分布,含油面积、体积系数和原油密度均采用单值分布模型,建立各参数概率分布以及储量概率分布模型。结果表明,概算法Pmean储量结果与该油藏确定性方法计算储量规模接近,两者误差不到4%。结合地质参数对储量大小敏感性分析结果,可指导油藏部门进行储量敏感性、经济性、风险和潜力的深入研究,为开发方案与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arge trap area, irregular structure and little well data in a certain oilfield i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n order to accurately obtain reserves size, potential and risk, it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to quickly evaluate reserves by using probability method.Taking Z5 reservoir in B oilfield as an example, considering the steepness of the structural flanks and the long intermediate transition zone and low well control degree, the area thickness shape factor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rock volume model, which is divided into N modules according to the reservoir shape.The Z5 reservoir shape is described in detail by submodule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irregular structural shape on reserves.Among them, the effective thickness and porosity are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oil saturation is normal distribution, oil area, volume coefficient and crude oil density are all used single value distribution model,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reser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 of each parameter are establish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mean reserves obtained by the estimation method are close to those calculated by the deterministic method, and the error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re less than 4%.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geological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reserves, it can guide reservoir departments to study reserve sensitivity, economy, risk and potential,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making development plan and decision.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东部海域大中型油气田地质特征”(2011ZX05023-006-03)资助
【分类号】:P618.13;TE1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庆焕;珠江口盆地形成机制浅析[J];石油实验地质;1981年04期

2 王善书;;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J];石油学报;1982年S1期

3 饶春涛;李平鲁;;珠江口盆地热流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1991年06期

4 高莉玲;南海珠江口盆地珠Ⅲ次盆地石油系统[J];海洋地质动态;1999年10期

5 李俊良;王海荣;张建新;李琦;刘豪;;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潮流砂脊的分布、形态和水动力机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5期

6 廖杰;周蒂;赵中贤;张云帆;徐子英;;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裂后异常沉降的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4期

7 刘道理;汪瑞良;秦成岗;全志臻;刘杰;徐乐意;张忠涛;屈亮;高鹏;徐徽;邢贞贞;;利用特色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消除崎岖海底影响——以珠江口盆地番禺—流花地区应用为例[J];海相油气地质;2013年01期

8 段威武,雷作淇;珠江口盆地第三纪地层[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4年02期

9 彭善环;;文昌9-2-1井首次在珠江口盆地获得油气流[J];天然气工业;1988年02期

10 王树祥;;地壳伸展与珠江口盆地的形成[J];中国海上油气;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天然气重大发现[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2 聂逢君;王华;李思田;朱伟林;;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储层及输导体沉积学特征[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杨玉卿;张聪慧;;珠江口盆地文昌15-1油田珠江组含油储层分布预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聂逢君;李思田;解习农;;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珠海、珠江组砂岩成分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探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舒誉;施和生;杜家元;;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勘探新领域[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李振五;;珠江口盆地区域工程地质调查的声波地震勘查[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7 庞雄;;南海深水区低位扇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珠江口盆地(西部)低阻油藏勘探新发现[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9 陈长民;杨少坤;;试论珠江口盆地(东部)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储量增长方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孙龙涛;陈长民;孙珍;詹文欢;;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构造演化机制模拟与生烃[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卢轶;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获可燃冰[N];广东科技报;2013年

2 记者 操秀英;我首次在珠江口盆地钻获高纯度新类型天然气水合物[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田巍;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边界断裂生长联接及其相关褶皱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李云;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珠江组深水沉积学[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SANI.A.M.BACHIR;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番禺低凸起热史模拟及油气运移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4 张春明;珠江口盆地油气运移主通道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5 吴昌荣;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内幕结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万峰;珠江口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混源油定量判识[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刘鸿洲;珠江口盆地惠东地区古近系沉积、沉降与堆积中心时空耦合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王笑雪;珠江口盆地白云南凹ZHSB6层序沉积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胡润;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刘富强;利用卫星重力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边界及构造区划[D];长安大学;2014年

6 田媛媛;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中新统丘形反射的成因探讨[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杨振建;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碳酸盐礁滩特征及含气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8 李洪博;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结构构造特征、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讨论[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马永坤;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碳酸盐储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陈骏;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断裂系统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1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31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