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及国际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5 13:05

  本文关键词:中国石油行业现存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海洋大学》 2012年

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及国际合作研究

赵津  

【摘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和战略地位,在工业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期间,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消耗剧增,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国内出现严重供需缺口。在陆域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走向海洋,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我国加强油气开发、保证资源供给的必经途径。 基于国际竞争力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创新理论,结合海洋油气开发的特点和实践经验,,分析得出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得以实施的理论支撑,提出在具备相对优势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是获得认可和增大合作机会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世界海洋油气开发和国际合作状况的宏观背景下,针对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情况,分别从时间角度和地域角度、国际油田和海疆油田角度分析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国际合作现状,重点分析了全球五个重要油气分布区域的油气资源潜力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因素,基于各自的投资环境对未来的国际合作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析合作展望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我国海洋油气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尝试研究,得出我国海洋油气企业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相对优势集中于上游的勘探开发环节,而下游深度加工环节竞争力较弱。并得出我国海洋油气企业进行国际合作开发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 借鉴国外海洋油气发展战略,包括美国、日本和英国三个国家的海洋油气发展战略,得出政治力量对油气资源开发的影响作用较强,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及国际合作历程给予了指导,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和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合作内外部动因,提出我国海洋油气企业进行国际合作开发的战略,从合作地区和合作环节两个角度来进行选择,选取和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地区、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合作,合作环节方面重视上游勘探开发的合作。最后分析得出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加强国际合作的具体策略:短期内要注重提升国际竞争力,中期内要加快石油企业的转型,长期来看要建立创新型的石油企业。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霞;;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年04期

2 罗英杰;;欧盟能源企业对俄罗斯油气资源投资浅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11期

3 刘洪英,陈海莉;浅析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条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金秋,张国忠;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03期

5 王炜瀚;;石油产业链战略环节的演进对我国石油战略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8年08期

6 张志强,吴健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年01期

7 王勤;;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8 李振;徐晓露;;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石油集团海外发展战略[J];化学工业;2009年03期

9 张凤成;;中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2期

10 杨嵘;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超;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武新霞;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温丽;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法的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黄丽娜;石油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企业文化困境及应对措施[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郭和明;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6 张连生;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王益忠;中国利用海外石油资源的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田竞;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胡丽娜;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10 黄力;中国石油行业现存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璐;肖佳灵;;中国对苏丹的石油外交:政企角色研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5期

2 王雪梅;曾蕾;温亚利;;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内涵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谭力文;代伊博;彭程;刘聪慧;;基于石油依赖性的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高微;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5 张守森,于英川;FDI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6 薄湘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7 王慧妍;;基于“五力模型”的我国银行卡产业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8 马姣;;浅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J];沧桑;2009年02期

9 陈元刚,范明;增强重庆工业企业竞争能力的对策[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10 朱伟;唐国琼;;企业竞争力的经济学解释[J];财经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鑫钰;;新经济时代需要变革管理和边缘竞争[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尹士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炼油工业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袁家新;程龙生;;AHP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晓燕;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道信;中国石油资源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刘颖;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郭启辉;中国石油产业组织结构及规制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郝冀;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丁建吾;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及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耿建明;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晓国;深水浮式结构动力定位能力动态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强;立体视觉测量及半潜平台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影;导管架调平器工程样机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扈丹平;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刘鹏;深海钻井立管概念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杨雷;垂直式水下卡爪连接器结构设计及运动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牛婷婷;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何庆凤;江山市木材工业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于琦;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鞋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晚冰;市场主体对河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玲;论海外投资国家风险的防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孔垂思;张德刚;严修儒;潘艳华;;基于GIS技术的农用地定级研究——以仙桃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3 张守森,于英川;FDI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4 谭宏;宁宣熙;;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与计量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5 张素峰;国际化经营与跨文化管理[J];长江论坛;2003年04期

6 王满;;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5期

7 钟雪飞;陈惠芬;;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及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8 姜霞;;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年04期

9 史忠良,丁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石油安全问题[J];当代财经;2002年04期

10 韩小威;;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构筑与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建华;中国石油化工产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杨嵘;中国石油产业组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王桂英;中国石油环境分析和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杨中强;中东石油与21世纪的中国石油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海涛;国际企业的政治风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邹红;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的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像红;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4 金文;中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评析及国际市场进入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张连民;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莉;我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锋;;天然气水合物诱因的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灾害[J];国际石油经济;2010年09期

2 高海波;γ射线探伤作业中的安全防护[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0年03期

3 金枫;;世界海洋油气开发面临挑战[J];中国石化;2010年08期

4 李志刚;;海洋油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1年02期

5 ;借助海洋“发力”[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1年01期

6 黄维平;白兴兰;李华军;;国外深水钢悬链线立管研究发展现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侯瑞宁;;“深海大庆”梦想始照现实[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07期

8 袁中立;李春;;FPSO的现状与关键技术[J];石油工程建设;2005年06期

9 江怀友;李治平;卢颖;张建国;郭建平;江良冀;;世界海洋油气酸化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J];中外能源;2009年11期

10 黄昌武;;深海:世界各国能源争夺的新阵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连丰;彭艳;;我国海洋油气开发面临的历史机遇[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杜德莉;朱本铎;;南海南部盆地特征及油气资源[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庞雄;陈长民;朱明;何敏;申俊;柳保军;;南海北部陆坡白云深水大油气区的形成条件[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4 陈洁;温宁;;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思考[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光鼎;;中国海地球物理场与油气资源[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6 陈洁;温宁;李学杰;;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现状[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7 沈爱斯;李海云;;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与规划[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唐海;朱先才;;湖北省及邻区油气勘探现状与资源潜力[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刘振湖;高红芳;胡小强;白志琳;陈玲;;北黄海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前景[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10 金奇慕;;南鄱阳盆地油气生储盖评价及资源前景分析[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晓峰;[N];中国船舶报;2009年

2 张毅 贾远琨;[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胡毓;[N];中国船舶报;2011年

4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 本报记者 梁晓亮 整理;[N];经济日报;2011年

5 陈君颖;[N];中国航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晓辉;[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程真;[N];中国能源报;2011年

8 王秋蓉;[N];中国海洋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钟辉雄 实习生 刘峰;[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10 记者 姜晓凌;[N];上海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巧生;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2 杨晓龙;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杨辉;大庆油田人力资源评价与油气资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丁锋;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徐旭辉;TSM盆地模拟资源分级评价技术及其在苏北溱潼凹陷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4年

7 张晓慧;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杨海波;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袁赓;油气管道的腐蚀及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光海;我国石油开采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津;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及国际合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张淑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对海洋经济环境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仲礼;中国油气资源需求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4 张力军;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与投资分析评价[D];西北大学;2006年

5 李伟冬;油气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传惠;中国—伊朗合作开发伊朗石油天然气资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妍;东北三省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龙小菊;我国低品位油气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开发[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李建军;试析美俄对外高加索的争夺[D];新疆大学;2008年

10 崔利勇;油气资源国际合作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石油行业现存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