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田马兰矿煤层气储层特征与含气性分析
本文选题:西山煤田 + 马兰矿 ; 参考:《中国煤炭》2017年06期
【摘要】:为了研究太原西山煤田马兰矿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控气作用,为预测矿区内煤层气有利开发目标储层和煤层气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对井田主采2~#、8~#和9~#煤层进行压汞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煤层和8~#煤层孔隙主要以大孔为主,9~#煤层孔隙以小孔为主。其中2~#、8~#和9~#煤层的孔隙度分别为3.21%~7.22%、6.45%~10.75%和8.67%~16.62%;兰氏体积分别为18.51~19.29 m~3/t、19.74~20.61 m~3/t和19.41~21.25m~3/t;兰氏压力分别为1.72~2.01 MPa、1.94~2.02 MPa和1.98~2.08 MPa。8~#煤层相比2~#煤层和9~#煤层,具有厚度大、孔隙率高、渗透性好、兰氏压力大、气含量丰富的优势,更有利于煤层气的运移、成藏和抽采开发。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in Ma Lan mine of Xishan coalfield, Taiyuan,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edicting the favorable development target reservoir of coalbed metha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in mining area,Mercury injection experiments and isothermal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coal seams of #y8 # and 9 # in the main mining area of the mine fiel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es of the 2 # and 8 # coal seam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large pores and small pores.The advantage of rich gas content is more favorable to migration,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extra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作者单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燕海;刘东娜;常锁亮;陈强;常泽光;邹雨;程剑波;;太原西山煤田古交区块煤层气成藏地质单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2017年04期
2 常泽光;周瑞;刘燕海;;太原西山太原组砂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2期
3 穆福元;仲伟志;赵先良;车长波;陈艳鹏;朱杰;王勃;;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天然气工业;2015年06期
4 赵丽娟;秦勇;Geoff Wang;吴财芳;申建;;高温高压条件下深部煤层气吸附行为[J];高校地质学报;2013年04期
5 莫日和;赵军;王艳芳;;古交煤层气项目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J];中国煤层气;2012年05期
6 黄盛初;刘文革;赵国泉;;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09年01期
7 张群;崔永君;钟玲文;张庆玲;降文萍;李育辉;;煤吸附甲烷的温度-压力综合吸附模型[J];煤炭学报;2008年11期
8 邢德山;阎维平;;用压汞法分析工业半焦的孔隙结构特征[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宫诚;国外煤层气发展现状[J];中国煤炭;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玉娥;煤的孔隙特征对煤层气解吸的影响[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淑霞;王万梁;;柿庄北地区煤层气增产技术改造方案[J];煤矿安全;2017年07期
2 黄克海;;基于溴化锂制冷的脱水系统集成设计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7期
3 蔡婷婷;赵东;冯增朝;;基于单层吸附理论不同温度下煤层气等温吸附特性[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7期
4 郭兆元;;以煤系天然气开发促进中国煤层气发展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7年06期
5 肖本万;;西山煤田马兰矿煤层气储层特征与含气性分析[J];中国煤炭;2017年06期
6 黄克海;;煤矿乏风瓦斯利用工程监控系统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6期
7 刘彦伟;潘保龙;张加琪;李亚鹏;;不同粒度软煤与硬煤吸附性能差异性研究[J];煤矿安全;2017年06期
8 边洁晶;夏鹏;王晋;冯绍盛;孟艳军;闫涛滔;曾凡桂;;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储层评价[J];煤炭技术;2017年06期
9 路玉林;王联军;王英超;;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矿业;2017年S1期
10 周加佳;;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应用;201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衣骏杰;注气驱替深部煤层气的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周琦忠;沁南樊庄区块煤层气井产气压力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曾柏明;大样量煤层气吸附解吸采集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韩贝贝;西山古交区块煤储层孔渗特性与有利建产区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梁冲冲;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孙香荣;新疆阜康矿区低阶煤孔隙结构与瓦斯解吸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赵龙;煤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其煤相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孙家伟;石港煤矿坚硬顶板高瓦斯综放面初采期瓦斯涌出特征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牛杰;沙曲煤矿井上下钻孔对接预抽煤层瓦斯技术效果分析与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王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煤层气解吸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泽光;周瑞;刘燕海;;太原西山太原组砂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2期
2 常锁亮;陈强;刘东娜;潘永学;桂文华;刘自珍;曹路通;冯阿建;;煤层气封存单元及其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方法初探[J];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3 邵济安;张吉衡;;燕山地区早中生代陆壳的改造:兼论印支运动[J];地学前缘;2014年06期
4 穆福元;贾承造;穆涵宜;;中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煤层气;2014年04期
5 孙蓓蕾;曾凡桂;刘超;崔秀琦;王威;;太原西山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的碎屑锆石U-Pb定年约束及地层意义[J];地质学报;2014年02期
6 杨仁超;李进步;樊爱萍;宗敏;张涛;;陆源沉积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沉积学报;2013年01期
7 秦勇;袁亮;程远平;;中国煤层气产业战略效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导报;2012年34期
8 廖永远;罗东坤;李婉棣;;中国煤层气开发战略[J];石油学报;2012年06期
9 莫日和;赵军;王艳芳;;古交煤层气项目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J];中国煤层气;2012年05期
10 赵丽娟;秦勇;申建;;深部煤层吸附行为及含气量预测模型[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乔军伟;低阶煤孔隙特征与解吸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飞;山西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高产富集区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勤;煤层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3期
2 韩保山;废弃矿井煤层气储层描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2期
3 郗宝华;;我国煤层气储层特点及主控地质因素[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张振华;孙晗森;乔伟刚;;煤层气储层特征及钻井液选择[J];中国煤层气;2011年02期
5 孔锐;张哨楠;;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的选择[J];地质通报;2012年04期
6 王涛,黄文涛;江西省丰城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J];江西地质;2001年02期
7 刘丽民;苏现波;李金海;;河南省煤层气储层压力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5期
8 徐刚;杜文凤;冀超辉;;基于证据理论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4期
9 桑浩田;;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形成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10 李仰民;王生维;李梦溪;胡秋嘉;刘春春;;晋城无烟煤地区煤层气储层区域差异及不同区域特征[J];中国煤层气;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群;;国外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亮;黄晓明;赵玉峰;刘一楠;刘天授;;山西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盛强;;煤体变形对煤层气储层比表面积影响的研究[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员争荣;钟玲文;张慧;雷崇利;;煤层气储层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姚艳斌;刘大锰;刘志华;汤达祯;唐书恒;黄文辉;;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要素与评价体系[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唐书恒;陈春琳;王爱国;蒋平生;;华北煤层气储层研究与评价[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7 林亮;姚勇;黄晓明;;山西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孔渗发育特征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科;万金彬;苗秀英;杨玲;赵建斌;王明方;;基于遗传算法的煤层多矿物测井评价方法[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石在虹;牛骏;柯文奇;;煤层气井储层井筒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A大会报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友林;沁端区块3~#煤层气储层损害机理及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吴海波;煤层气储层开采条件的地震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张群;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模型及应用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2年
4 黄兆辉;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乔磊;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与产能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祁雪梅;煤层气储层地震属性响应特征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蔡益栋;煤层气储层物性动态演化及对产能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培尧;煤层气储层多脉冲压裂开发机理及工艺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赵耀;煤层气储层密度测井环境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张瑞;煤层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代爽玲;和顺地区煤层气储层2D3C地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侯丁根;贵州松河井田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可采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解冲雷;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CL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7 郑军;煤层气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董维武;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郭凯;低渗煤层气储层压裂参数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景兴鹏;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储层压力分布规律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9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6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