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气藏型储气库建库评价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18-04-19 01:13

  本文选题:气藏型储气库 + 动态密封性 ; 参考:《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05期


【摘要】:从储气库与气藏在开采方式和运行规律方面的差异性出发,考虑气藏型储气库建库评价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了储气库特色建库评价关键技术,并进行了矿场应用实例分析。通过总结国内第1批商业储气库建设运行经验,深入研究储气库短期大流量往复注采的内在机理,提出圈闭动态密封性、建库有效孔隙空间、高速不稳定渗流有限供给等理念,创建了圈闭密封性评价、库容参数设计、注采井网优化和监测方案设计4项储气库特色关键技术,分别解决储气库保存条件、容量大小、高效注采、安全运行方面的技术瓶颈,丰富和完善了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地质方案设计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成功指导了某气藏建库地质方案设计和现场工程实施,扩容达产效果好,实际动态与方案设计指标吻合程度高。
[Abstract]: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as storage and gas reservoir in production mode and operation law,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gas reservoir construction and storage, the key techniques of building and evaluating gas reservoir with characteristics are put forward.An example of mine application is analyzed.Through summing up the first batch of domestic commercial gas storag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experience, deeply study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hort term large flow reciprocating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of gas storage,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trap dynamic sealing, building effective pore space, high speed unstable seepage limited supply and so on.Four key technologies of trap sealing evaluation, reservoir capacity parameter design, injection-production pattern optimization and monitoring scheme design are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bottlenecks in storage conditions, capacity size, high efficiency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and safe operation, respectively.It enriches and perfects the geological scheme design system of gas reservoir.These techniques have successfully guided the geological scheme design and field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of a certain gas reservoir construction and reservoir construction. The effect of capacity expansion is good, and the actual performanc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esign index of the scheme.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地下储气库地质与气藏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5E-4002)
【分类号】:TE9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发;钟兵;罗涛;;国内外储气库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油气储运;2007年04期

2 李果;梁光川;尹平;谢云杰;;储气库的储量估算[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天工;;国家储气库已选定11个地点[J];天然气工业;2010年12期

4 朱荣强;;天然气储气库储气规模的确定[J];山东化工;2013年01期

5 ;我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投产[J];供热制冷;2013年08期

6 尹虎琛;陈军斌;兰义飞;刘志军;;北美典型储气库的技术发展现状与启示[J];油气储运;2013年08期

7 ;我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投产[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3年05期

8 张旭;;储气库火炬装置系统设计[J];化工管理;2013年22期

9 孙伯英;;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水层储气库[J];天然气工业;1984年04期

10 王颂秋;多孔性储气库储气压力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建东;邹红丽;徐维霞;;储气库建设与地热资源开发的关系[A];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高树生;杨产雷;班凡生;单文文;;岩盐储气库溶腔内夹层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莫江;梁卫国;赵阳升;;层状盐岩储气库建造夹层稳定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延法;张长福;邢飞;;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储气技术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班凡生;朱维耀;单文文;高树生;;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管柱提升优化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严铭卿;;压缩天然气储气分区原理[A];《煤气与热力》杂志编辑委员会'2005燃气热力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班凡生;熊伟;高树生;单文文;;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同涛;闫相祯;杨秀娟;杨恒林;;多夹层盐岩蠕变实验及盐穴储气库完套管柱受力分析[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建君;李龙;屈丹安;;盐穴储气库溶腔参数优化方案的研究[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汪亚萍 通讯员 王凌梅;大港钻采院成功设计10个储气库[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任继凯;储气库:北京平稳用气“福气”之源[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古柏;大港储气库成功应对华北第一波用气高峰[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骆毅;备战气荒 中石油拟建十大储气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沈素丽;设计公司在中石油首期储气库建设培训班作报告[N];石油管道报;2010年

6 通讯员 陈潇奕;金坛储气库安全设施通过国家验收[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记者 楚海虹;金坛储气库加快增容增储[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记者 楚海虹 姜斯雄;科技创新推进金坛储气库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通讯员 李建;大港油田储气库工程完成概念设计[N];中国石油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王家书;中油测井华北事业部 华北储气库探测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克烈;注采气过程中地下盐岩储气库可用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2 王同涛;多夹层盐岩体中储气库围岩变形规律及安全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王皆明;裂缝性潜山油藏储气库注采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曾顺鹏;高含水后期油藏改建储气库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赵志成;盐岩储气库水溶建腔流体输运理论及溶腔形态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3年

6 班凡生;盐穴储气库水溶建腔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江;层状盐岩体储气库建造及运行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贤良;含硫气藏型储气库注采工艺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韩中阳;互层状盐岩储气库地表沉降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杨金龙;储气库固井水泥浆体系配方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李碧曦;腐蚀与力学共同作用下储气库管柱疲劳寿命预测[D];重庆科技学院;2016年

6 刘佳;辽河储气库轻质油脱水处理工艺改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王建军;苏203井区储气库水平井优化钻井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8 廖志昊;辽河油田双6储气库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9 杜安琪;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井筒完整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10 解恺;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优化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70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70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