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南美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构造变形物理模拟

发布时间:2018-04-23 07:45

  本文选题:物理模拟 + 正断层 ; 参考:《高校地质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南美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发育大量与正断层反转活动有关的断背斜构造,也是非常有利的油气聚集区。文章主要应用比例化物理模拟实验方法,以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为模拟对象,来分析早期正断层的陡缓程度、倾向组合以及断层间距等因素对正断层复活反转过程中断背斜构造形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早期正断层均向挤压端倾斜时,如果陡倾角正断层更靠近挤压端,则陡、缓正断层都易发生反转,并形成断背斜构造。但当缓倾角正断层更靠近挤压端时,则该断层会吸收绝大部分的挤压量,而相对远离挤压端的陡倾角正断层不易发生反转。当早期正断层倾向相对时,距离挤压端更近的陡倾角正断层会吸收一定的挤压量,从而发生反转并形成背斜构造。而相对远离挤压端的缓倾角正断层是否发生复活反转则主要受断层间距的影响,距离越小越有利于断层反转。上述认识对在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寻找与早期正断层反转有关的断背斜圈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faulted oblique structures related to normal fault inversion are developed in the eastern slope zone of Orlande Basin, South America, which is also a very favorabl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area. In this paper, the scale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eepness of the early normal faults, taking the eastern slope of Olinte Basin as the simulation obj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tendency combination and fault spacing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faulted oblique structure during the normal fault resurrection invers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early normal faults are inclined to the compression end, if the steep dip normal fault is closer to the extrusion end, then the steep and slow normal faults are prone to reverse, and the fault diagonal structure is formed. However, when the low-dip normal fault is closer to the extrusion end, the fault will absorb most of the extrusion amount, while the steep-dip normal fault which is relatively far from the extrusion end is not easy to reverse. When the early normal faults tend to be relative, the steep-dip normal fault closer to the compression end will absorb a certain amount of compression, which will reverse and form the anticline structure. However, whether or not the resurrection reversal occurs in the slow dip normal fault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aults, and the smaller the distance is, the more favorable the fault inversion is.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finding fault back oblique traps related to the early normal fault inversion in the eastern slope zone of Olinte Basi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11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3-001;2016ZX05033-002;2016ZX05026-0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2462015YQ0105)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范爱霞;李翠英;周东霞;;文东斜坡带超深井气举工艺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2 金之钧;云金表;周波;;塔里木斜坡带类型、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3 尹丽娟;;孤北斜坡带上古生界断裂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1期

4 秦永霞,姜素华,王永诗;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J];海洋石油;2003年02期

5 赵法锁;基底形态对黄土斜坡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西北地质;1994年03期

6 张骏,苏生瑞,彭建兵;渭河盆地斜坡带稳定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J];勘察科学技术;1998年04期

7 贺可强;大型堆积层斜坡滑移性质的趋势时空分析——以新滩滑坡分析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年06期

8 吕少军;;文东斜坡带油气控制因素探讨[J];内江科技;2012年12期

9 李洪香,卢异,马建英,付东立,任继红,周静,钱茂路;板南斜坡带隐蔽油气藏研究与预测[J];天津科技;2004年04期

10 胡媛;张子明;王恩辉;;塔里木盆地不同类型斜坡带特征及其控油作用[J];岩性油气藏;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华泽;杨淑碧;;温差应力场对高热地区斜坡变形破坏影响的数值模拟[A];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岳文浙;魏乃颐;焦世鼎;姜月华;;下扬子地区寒武、奥陶纪陆棚——斜坡相沉积特征和相模式(研究报告)[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8)[C];1990年

3 叶红专;;黔东湘西寒武纪碳酸盐台地边缘和斜坡沉积特征及大陆边缘构造性质讨论[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3)[C];1991年

4 赵亚男;肖渊甫;李洪孝;何建娟;郑琅;杨开睿;;河北省文安斜坡带油气富集规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周治安;;造成煤层压薄和增厚的正断层及“反牵引”正断层[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5)[C];1985年

6 崔泽宏;王志欣;汤良杰;;一种区域挤压背景下正断层成因模式的探讨[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汪劲草;;多世代旋转正断层对断陷盆地沉积迁移的控制——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盆地性质[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马国庆;王辉明;李守才;;地震物理模拟数据采集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郝守玲;;横向变速介质物理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蔡瑞;赵群;张明;;洞物理模拟资料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琳 罗兵;新思路让“贫油区”枯树开花[N];中国石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静森;斜坡力学参数变异性描述及其稳定性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2 马本俊;南海北部不同背景下深水斜坡沉积体系特征及其演化模式[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3 李东林;陕西陇县水银河斜坡变形演化与典型滑坡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4 叶红专;黔东湘西寒武纪碳酸盐台地边缘和斜坡沉积特征及大陆边缘构造性质讨论[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5 孔凡军;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山前古斜坡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汤静如;典型金属矿床正断层中继构造控矿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孟卫工;断陷盆地复杂斜坡带油气分布与成藏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晓晖;蠡县斜坡北段沙一下成藏过程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王晶;冀中坳陷典型斜坡带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3 董大伟;冀中坳陷斜坡带油气富集规律[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熊超;重庆地区平缓硬质岩斜坡卸荷带发育机理及判别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5 毛永强;文东斜坡带成藏条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蒋红丽;海拉尔盆地乌东斜坡带南屯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陈小军;黑方台台塬斜坡演化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8 卜祥航;散粒体斜坡地质灾害挡排固砂工程防治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于倩;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斜坡带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郎岳;正断层相关褶皱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91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91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