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缝洞型油藏井钻遇大尺度部分充填溶洞数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8-04-28 09:31

  本文选题:缝洞型油藏 + 大尺度溶洞 ; 参考:《地球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缝洞型油藏不同介质间流体窜流的研究对于大尺度溶洞中原油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缝洞型油藏大尺度溶洞充填特征,建立了井钻遇大尺度部分充填溶洞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分别得到了基岩-溶洞未充填区域窜流量、溶洞充填区域-溶洞未充填区域窜流量和大尺度溶洞无因次流量,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窜流特征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体窜流过程可划分为4个流动阶段,流动前期和中前期主要为基质中流体向溶洞未充填部分窜流;流动中后期和后期主要为溶洞充填物流体向溶洞未充填部分窜流.在流动前期,基质和未充填溶洞间流体交换对部分充填溶洞流量贡献较大;而流动后期,溶洞充填物和未充填溶洞间流体交换对部分充填溶洞流量贡献较大.重力会导致溶洞充填物-溶洞未充填部分窜流量减小,而基质-溶洞未充填部分窜流不受到重力影响.溶洞充填程度、溶洞未充填部分和基质系统能量等因素对窜流特征曲线具有重大的影响.研究方法和结果对合理分析缝洞型油藏大尺度溶洞流动特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study of fluid channeling between different medi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crude oil in large scale cavern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cale cavern filling in fractured and cavernous reservoir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large scale partially filled caverns in borehole drilling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Laplace transform and Stehfest numerical inversion, the channeling flow in unfilled area of bedrock and cavern is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 channeling flow rate and the dimensionless flow rate of large scale caverns in cavern filling area-cavern unfilled area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channeling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 channeling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flow, the main flow is the flow of cavern filling material flow to the unfilled part of the cave. In the early stage of flow, fluid exchange between matrix and unfilled cavern contributes to the flow of partially filled caverns, but at the late stage of flow, fluid exchange between cavern and unfilled cavern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flow of partially filled cavern. Gravity will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channeling flow between the cavern filling and the unfilled part of the cavern, while the unfilled part of the matrix cavern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gravity. The cavern filling degree, the unfilled part of the cave and the energy of matrix system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channeling flow.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sonable analysis of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cale caverns in fractured and cavernous reservoi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工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14004-00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17M610706)
【分类号】:TE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倩;李曦鹏;刘中春;胡向阳;李博;;缝洞型油藏剩余油的主要存在形式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张宏方;刘慧卿;刘中春;;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成机制及改善开发效果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5期

3 罗娟;陈小凡;涂兴万;王雷;陈朝晖;;塔河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机理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2期

4 刘鹏飞;姜汉桥;徐晖;胡庆贺;涂兴万;;缝洞型油藏开发室内模拟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5 宋海;黄传艳;徐刚;;塔河油田10区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9期

6 王建峰;彭小龙;王高旺;薜师团;;缝洞型油藏流动模型的选择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5期

7 杨敏;张烨;;缝洞型油藏超大规模酸压技术[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8 张宏方;吕心瑞;刘中春;韩科龙;;缝洞型油藏拟颗粒法多尺度流动模拟[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李衍;王亚辉;;塔河12区缝洞型油藏开发地质特征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22期

10 李巍;侯吉瑞;丁观世;李海波;张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影响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光正;葛蔚;陈志海;李静海;;缝洞型油藏的水驱油机理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常宝华;熊伟;高树生;刘华勋;张静楠;;大尺度缝洞型油藏弹性开采特征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康志宏;胡佳乐;;塔河缝洞型油藏岩溶塌陷体分类及开发潜力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力沛 郑松青;串起缝洞型油藏“断线珍珠”[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康志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基础研究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李静 胡风涛;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基础研究将启动[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孟庆梅;初步创建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开发模式[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张望明邋曹建宝;国家“973”项目中期评估会召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卢熠 施长春;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双重面孔”[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股份公司副总裁、西北油田分公司经理 焦方正;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力推进加快西部资源战略[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窦之林;技术进步成就塔河辉煌[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杨东辉 郝光灿;情系大漠写人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牟雪江;注水替油:自主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常宝华;缝洞型油藏提高开发效果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2 吕爱民;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油藏工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张东;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采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谭亦然;塔河缝洞型油藏AD4井区井间连通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郭自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锥预测及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赵磊;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油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任婷;塔河高温高压碳酸盐岩储层动态测试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5 孙博;缝洞型油藏注气替油机理及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6 谢昕翰;塔河6-7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单井调剖堵水适应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14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14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