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气藏同步回转增压排水采气工艺
本文选题:致密气藏 + 排水采气 ; 参考:《特种油气藏》2017年03期
【摘要】:为解决高含水致密气藏的排水问题,将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运用于气藏排水采气开发中。利用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对气井进行抽吸,降低井口压力至常压甚至负压,以达到排水采气的效果。选择大牛地致密气藏某高产液区块的6口气井进行了同步回转排水采气现场试验,试验总体成功率为66.7%。其中,水淹井成功率为33.3%;积液减产井效果较好,成功率达到100%。试验累计排出积液28.2 m~3,同时回收放空天然气7.08×10~4m~3,试验后6口气井日产气量增加1.17×10~4m~3/d。结果表明,同步回转排水采气能有效排出致密气藏气井内积液,改善气井生产状况,在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致密气藏排水采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drainage problem of dense gas reservoirs with high water cut, the synchronous rotary multiphase mixing pump is applied to the drainage and gas recovery of gas reservoir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drainage and gas recovery, the synchronous rotary multiphase pump is used to pump the gas well to reduce the wellhead pressure to normal pressure or even negative pressure. In this paper, six gas wells in a high production liquid block of Danudi gas reservoir a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field test of synchronous rotary drainage gas recovery.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of the test is 66.7%. The success rate of water-flooded wells is 33.3, and that of wells with fluid accumulation is 100. The accumulative amount of liquid discharged from the test is 28.2 mm3, and the natural gas recovery is 7.08 脳 10 ~ (4) m ~ (-3). After the test, the daily gas production of 6 gas wells increases by 1.17 脳 10 ~ (4) m ~ (-1) / 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ynchronous rotary drainage gas recovery can effectively discharge fluid from gas wells in tight gas reservoirs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gas wells. It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s while avoid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drainage and gas recovery in dense gas reservoirs.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低丰度致密低渗气藏开发关键技术”(2016ZX05048-002)
【分类号】:TE3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建龙;孟德伟;何东博;冀光;位云生;;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气水层识别及产水井排查[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12期
2 田巍;杜利;王明;韩加芳;朱维耀;;井筒积液对储层伤害及产能的影响[J];特种油气藏;2016年02期
3 熊钰;刘斌;徐文龙;谈泊;黄雨;;两种准确预测低渗低产气井积液量的简易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5年02期
4 刘捷;廖锐全;陈进;徐小辉;;新疆油田气井排液采气工艺优选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5年01期
5 陈路原;;大牛地气田盒1气藏水平井开发工程技术与实践[J];石油钻探技术;2015年01期
6 张宏录;程百利;张龙胜;汤文佳;施佳林;;页岩气井同心双管排采新工艺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13年05期
7 高树生;叶礼友;熊伟;钟兵;杨洪志;胡志明;刘华勋;薛蕙;;大型低渗致密含水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对策[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7期
8 于淑珍;胡康;冯朋鑫;方子奇;张晓飞;;一种井间互联气举排水采气新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3年04期
9 刘鹏超;唐海;吕渐江;汪全林;李禹;;生产水气比对气井产能影响规律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年05期
10 狄敏燕;陈超峰;王东林;潘民;;气井井筒积液分析及排水工艺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宝;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吉祥;姜瑞忠;毛瑜;袁淋;;致密气藏气水两相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J];岩性油气藏;2017年04期
2 余启奎;;普光气田产水气井产能变化规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7年02期
3 鹿克峰;简洁;张彦振;朱文娟;肖晗;;井筒变流量气井携液临界流量的确定方法——以东海西湖凹陷多层合采气井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7年03期
4 韩学婷;;浅谈低渗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的水锁损害[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年04期
5 陈小刚;;低压低产积液气井复产新工艺[J];特种油气藏;2017年03期
6 汪晓磊;欧廷彬;刘翰;程子洋;;滑脱效应对产水气井流入动态的影响[J];石化技术;2017年03期
7 薛成国;;大牛地气田压裂水平井压裂液返排率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2期
8 王博;王东;靳锁宝;张华涛;马力;;苏里格南区气井速度管柱适用条件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7年02期
9 王成申;;利用视波阻抗法识别致密气层——以子洲气田山_2段为例[J];中外能源;2017年03期
10 李小刚;易良平;杨兆中;张向丞;;水力缝内爆燃压裂次生缝长影响因素分析[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聪;安岳凝析气井排液采气工艺筛选及优化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波;贾爱林;何东博;吕志凯;甯波;冀光;;苏里格气田强非均质性致密气藏水平井产能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3期
2 李治平;郭珍珍;林娜;;考虑实际界面张力的凝析气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J];科技导报;2014年23期
3 曲占庆;黄德胜;李小龙;胡凌艳;李杨;付玮;张伟;;低渗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研究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4年04期
4 李克智;闫吉曾;;红河油田水平井钻井提速难点与技术对策[J];石油钻探技术;2014年02期
5 朱迅;张亚斌;冯朋鑫;茹志娟;薛媛;;苏里格气田数字化排水采气系统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14年01期
6 甄士龙;余贝贝;李东林;徐凤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临界携液产量分析[J];油气井测试;2013年06期
7 周舰;王志彬;罗懿;李颖川;李璇;;高气液比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量计算新模型[J];断块油气田;2013年06期
8 陈作;何青;王宝峰;刘世华;吴春方;;大牛地气田长水平段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13年06期
9 韩福彬;李瑞营;李国华;代晓东;陈绍云;;庆深气田致密砂砾岩气藏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13年05期
10 张明禄;樊友宏;何光怀;张宗林;田建峰;;长庆气区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新进展及攻关方向[J];天然气工业;201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勇;连续生产气举柱塞动力学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珍;郭肖;李剑;杨海燕;;低渗致密气藏的产量预测模型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10期
2 任山;黄禹忠;刘林;刘斌;;国产超高压压裂装备配套及在深层致密气藏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0年06期
3 位云生;贾爱林;何东博;冀光;;致密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新思路[J];钻采工艺;2012年01期
4 陈元千;;预测致密气藏气井动态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5期
5 D. O. Heslop ,钱华,周国英;多学科风险评价致密气藏的开发[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2期
6 曾溅辉,蔡进功,宫秀梅;潍北凹陷致密气藏的成藏条件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06期
7 郭平;黄伟岗;姜贻伟;毕建霞;陈召佑;;致密气藏束缚与可动水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年10期
8 张凤东;康毅力;刘永良;游利军;杨宇;;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最优化计算[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6期
9 宋其伟;;高压致密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4期
10 姜瑞忠;王平;卫喜辉;徐建春;梁宇;;国外致密气藏钻完井技术现状与启示[J];特种油气藏;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平;杜建芬;徐永高;吴革生;陈召佑;陈路原;姜贻伟;毕建霞;庞彦明;舒萍;;低渗致密气藏开发机理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游利军;谢婷;康毅力;陈一健;;水相毛管自吸调控——裂缝性致密气藏经济开发的关键[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合;韩松;张浩;冯程滨;张永平;;深层致密气藏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马竣;致密气藏高效开发的推手[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郭桦;多层致密气藏稳产技术国际先进[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记者 崔茉 王晓晖;中国石油致密气藏开发技术受关注[N];中国石油报;2012年
4 记者 许忠 通讯员 彭治俊;吐哈油田新工艺压开致密气藏[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刘文涛;长庆致密气藏开发先导试验展开攻坚[N];中国石油报;2012年
6 通讯员郑云川;我国首口致密气藏十级分段压裂裸眼水平井获高产[N];中国石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亮国;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致密气藏储量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才;致密气藏压裂气井产能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刘成川;新场气田沙溪庙组多层致密气藏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百灵;致密气藏产能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松嵩;致密气藏压裂伤害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铭洋;致密气藏多层压裂直井产能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3 戴晓璐;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曹安;致密气藏单井开发动态评价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赵学峰;致密气藏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李旭成;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稳态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7 谢晶;致密气藏井型方案优选与经济效益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8 张芨强;致密气藏压裂井合理配产及稳产能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9 景成;苏里格气田东部致密气藏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10 梅志宏;低渗致密气藏单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26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2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