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页岩气分支水平井产能数学模型
本文选题:页岩气 + 分支水平井 ; 参考:《石油钻采工艺》2017年01期
【摘要】:利用分形几何法,研究了页岩储集层内水平井分支数目和长度的分形维度,以及水平井各分支井段压降扰动的传播规律,得到压降漏斗边界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考虑了页岩储集层解吸吸附、扩散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页岩气分支水平井产能数学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了水平井外边界定压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的产能方程。结合四川某海相页岩气藏储集层参数,计算分析了页岩气分支水平井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页岩气生产过程中,同一分形维度下,水平井分支数目越大,气井的产量增大越快;分支井的井段长度越大,对主干井的流量影响越大。吸附页岩气的解吸使得压降漏斗的边界传播速度减慢,地层压力下降缓慢;产气量越大,井底压力随时间下降越快,但是下降的趋势随时间逐渐减缓。
[Abstract]: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branch number and length of horizontal wells in shale reservoir and the propagation law of pressure drop disturbance in each branch of horizontal well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fractal geometry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drop funnel boundary and time change is obtaine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desorpt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starting pressure gradient of shale reservoir, the productivity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ale gas branching horizontal wel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Laplace transform, the productivity equation of unstable seepa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fined pressure outside the horizontal well is solved. Combined with the reservoir parameters of a marine shale gas reservoir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produ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ale gas branching horizontal wells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hale gas production, the greater the number of horizontal well branches, the faster the gas well output increases, and the larger the length of the branch well, the greater the influence on the flow rate of the main well under the same fractal dimension. The desorption of adsorbed shale gas slows down the boundary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the pressure drop funnel and slows down the formation pressure; the larger the gas production is, the faster the downhole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time, but the decreasing trend gradually slows down with time.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Faculty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井震结合油藏精细结构表征技术”(编号:2011ZX05010-001)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SXTS03) 延安大学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YDK2012-1)
【分类号】:TE3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维耀;亓倩;马千;邓佳;岳明;刘玉章;;页岩气不稳定渗流压力传播规律和数学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年02期
2 陈作;曾义金;;深层页岩气分段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J];石油钻探技术;2016年01期
3 李彦尊;李相方;徐敏;武文涛;张晓舟;;页岩气藏产量递减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15年06期
4 姜瑞忠;滕文超;徐建春;;压裂改造复合页岩气藏不稳定压力与产量分析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5年09期
5 桑宇;杨胜来;郭小哲;陈浩;;一种已压裂页岩气水平井的产量预测新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6 郭小哲;周长沙;;基于滑脱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及产能预测[J];石油钻采工艺;2015年03期
7 郭小哲;周长沙;;考虑应力敏感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建立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05期
8 朱维耀;马千;邓佳;马东旭;宋智勇;岳明;;纳微米级孔隙气体流动数学模型及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9 宁正福;王波;杨峰;曾彦;陈进娥;张廉;;页岩储集层微观渗流的微尺度效应[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4期
10 谭晓华;李晓平;刘从领;余燕;宋昭杰;袁淋;;确定气水同产水平井流入动态关系的新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民锋;王兆琪;孙贺东;王言;陈璐;张琪琛;;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改进Blasingame产量递减分析方法[J];石油科学通报;2017年01期
2 蒋廷学;卞晓冰;王海涛;李双明;贾长贵;刘红磊;孙海成;;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7年01期
3 杨金辉;李立;李钟洋;鞠斌山;;滑脱和应力敏感效应对页岩气开发动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17年01期
4 李忠厚;吴小斌;Zhongwei DU;任茜莹;;基于分形理论的页岩气分支水平井产能数学模型[J];石油钻采工艺;2017年01期
5 李顺初;任丽;郑鹏社;桂钦民;;基于应力敏感的天然裂缝性页岩气藏双孔模型解的结构[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7年02期
6 李顺初;任丽;郑鹏社;桂钦民;;页岩气藏双渗透模型解的结构[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7 郭小哲;张子明;孔祥明;刘学锋;张文昌;;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组布井参数研究[J];非常规油气;2016年06期
8 李忠厚;吴小斌;张小凤;张通;张冕;胡之力;;威远气田某区块页岩气水平井产水率数值模拟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9 田冷;申智强;王猛;潘少杰;肖聪;董力珲;;基于滑脱、应力敏感和非达西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10 曾彦;宁正福;王庆;齐荣荣;张宇琪;;考虑微尺度效应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2016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才能;董大忠;王玉满;李新景;黄金亮;王淑芳;管全中;张晨晨;王红岩;刘洪林;拜文华;梁峰;吝文;赵群;刘德勋;杨智;梁萍萍;孙莎莎;邱振;;中国页岩气特征、挑战及前景(一)[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6期
2 任勇;钱斌;张剑;卓智川;乔琳;;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工厂化压裂实践与认识[J];石油钻采工艺;2015年04期
3 殷诚;高世葵;董大忠;朱文丽;王欣蕊;;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5年04期
4 张烈辉;郭晶晶;唐洪明;刘佳;李其荣;何激扬;;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J];天然气工业;2015年03期
5 何龙;胡大梁;朱弘;;丁页2HF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14年04期
6 朱维耀;马千;邓佳;马东旭;宋智勇;岳明;;纳微米级孔隙气体流动数学模型及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7 宁正福;王波;杨峰;曾彦;陈进娥;张廉;;页岩储集层微观渗流的微尺度效应[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4期
8 贾长贵;路保平;蒋廷学;李真祥;;DY2HF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14年02期
9 曾义金;;页岩气开发的地质与工程一体化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14年01期
10 路保平;;中国石化页岩气工程技术进步及展望[J];石油钻探技术;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2 谭蓉蓉;;美国页岩气工业始于1821年[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3 谭蓉蓉;;中国页岩气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长江大学召开[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4 董立;;我国需要尽快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5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6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7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8 ;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綦江启动[J];吐哈油气;2009年03期
9 王立彬;;中国启动页岩气资源勘查[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5期
10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张金川;中国应大力开发页岩气[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林刚;我国首个页岩气合作开发项目已实施[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胡文瑞;页岩气:“鸡肋”变“牛排”[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冯杨伟;伊宁盆地构造—热演化与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俞益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姜文利;华北及东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时贤;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余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页岩气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曹俊;金阳—威信地区下古生界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朱炳成;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韩淑乔;高过成熟阶段页岩生烃及含气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9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827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2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