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缝水力压裂近井筒起裂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多分支缝 + 水力压裂 ; 参考:《特种油气藏》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多分支缝水力压裂井筒起裂效果差的问题,基于弹性力学理论,考虑初次压裂诱导应力对近井地带应力场的作用,建立多分支缝起裂角及起裂压力的力学计算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多分支缝起裂角的影响因素和多分支缝的延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水平应力差及高闭合应力条件下,形成分支缝的起裂角越大,分支缝水力压裂效果越好;在低水平应力差,初始裂缝缝长越短的条件下,分支缝偏转程度高,更易重新定向。根据力学模型计算7口井分支缝的起裂压力,并对比现场施工起裂压力,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研究成果为多分支缝水力压裂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优化分支缝压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fracture initiation effect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wellbore with multi-branched fractur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initial fracturing induced stress on the stress field in the near well zone, a mechanical calculation model for fracture initiation angle and pressure of multi-branched fractures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is model,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itiation angle of multi-branch joints and the extension of multi-branched joints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horizontal stress difference and high closure stress, the greater the fracture angle is, the better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effect of the branched fracture is, and the shorter the initial fracture length is, the lower the horizontal stress difference is. The branch seam deflection degree is high, easier to redirect.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al model, the fracture initiation pressure of seven branched fractures is calculat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field construction initiation pressure.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cess of multi-branched fractures and have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fracturing operation of branched fractures.
【作者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深部裂缝性凝灰岩层水力劈裂机理的分形研究”(1254G002)
【分类号】:TE3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数值模拟水力压裂裂隙的扩展和增大[J];煤矿安全;2008年06期
2 连志龙;张劲;王秀喜;吴恒安;薛炳;;水力压裂扩展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3 李洋;;水力压裂开采页岩气对环境有害[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09期
4 杨维;白治平;王春孝;;子长采油厂水力压裂与产量关系评价[J];硅谷;2010年19期
5 赵宝滔;牛晓东;孟凡册;;水力压裂施工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2年15期
6 杨景宁;;美国国会简报关注水力压裂引发的环境和地震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04期
7 洪世铎;水力压裂理论[J];石油钻采工艺;1980年01期
8 刘蜀知,任书泉;水力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9 ;水力压裂法[J];环境与生活;2012年05期
10 乔继彤,张若京,姚飞,蒋阗;水力压裂的二维温度场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若京;;地下能源开发的重要技术——水力压裂[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刘建军;杜广林;薛强;;水力压裂的连续损伤模型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连崇;梁正召;李根;马天辉;;水力压裂裂缝穿层及扭转扩展的三维模拟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传华;陈勉;金衍;;层状介质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闯;刘合;李向阳;吴恒安;;页岩气水平井水力压裂多缝间距优化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杨丽芳;张陈芳;阳国桂;王路伟;;油田水力压裂过程中示踪砂用量计算[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7 李家祥;张文泉;;井下水力压裂应力测量[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朱礼军;陈勉;金衍;;松软地层水力压裂缝宽预测[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阳国桂;李锦富;;同位素水力压裂示踪用示踪剂的研制[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10 鄢旭彬;饶少莹;任海龙;王军红;;水力压裂工艺技术的应用[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蒂芬·科恩 编译 王林;对水力压裂法应该宽容一些[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卢克·亨特 王林 编译;水力压裂法在东南亚难应用[N];中国能源报;2013年
3 苏珊·布兰特利 安娜·美耶_撤,
本文编号:1844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4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