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果胶的工业富产物生产微生物油脂初步研究
本文选题:微生物油脂 + 果胶 ; 参考:《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由于化石燃料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寻找可替代的生物柴油原料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微生物油脂是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重要替代原料。由于培养产油微生物的原料对微生物油脂的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研究高效利用廉价生物质资源制备油脂十分必要。在果蔬加工和制糖工业过程中,产生大量富含果胶的残渣,属于廉价废弃的生物质资源。果胶是一种组成和结构复杂的多糖,其水解产物主要为半乳糖醛酸,另外还含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等。由于典型工业微生物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不能高效利用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等单糖,富含果胶的生物质资源尚未能作为发酵工业的原料得到应用。因此,本论文拟研究产油酵母转化利用半乳糖醛酸的性能,为富含果胶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探索产油酵母利用富含果胶生物质资源的能力,本文利用10株产油酵母以半乳糖醛酸为碳源进行评估,发现Trichosporon cutaneum AS 2.571,Trichosporon fermentans CICC 1368和Cryptococcus curvatus ATCC 20509三株菌可有效地将半乳糖醛酸转化为油脂,油脂得率均达0.12 g/g。以模拟甜菜渣水解液,即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作为碳源培养产油酵母,发现T.cutaneum AS 2.571和T.fermentans CICC 1368的油脂得率达0.15 g/g以上。上述三株产油酵母利用甜菜渣水解液进行油脂发酵实验,C.curvatus ATCC 20509油脂含量可达到43.6%,油脂得率为0.14 g/g还原糖。发酵得到的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均与植物油相似。结果表明,富含果胶的生物质可作为微生物油脂生产的原料。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earch for alternative biodiesel feedstock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 that microbial oil is an important substitu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diesel industry. Because the feedstock of oil-producing microorganism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conomy of microbial oil,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efficient use of cheap biomass resources to produce oil. In the proces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and sugar industry, a large amount of pectin rich residue is produced, which is a cheap waste biomass resource. Pectin is a kind of polysaccharide with complex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Its hydrolytic product is galacturonic acid, in addition to arabinose and glucose. Because typical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s such a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Escherichia coli Escherichia coli can not efficiently utilize monosaccharides such as galacturonic acid and arabinose, the biomass resources rich in pectin have not been used as raw materials for fermentation industry.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of galacturonic acid by oil-producing yeast,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high value utilization of rich pectin biomass resourc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bility of oil-producing yeast to utilize rich pectin biomass resources, 10 oil-producing yeasts were evaluated with galacturonic acid as carbon source. It was found that three strains of Trichosporon cutaneum AS 2.571Trichosporon fermentans CICC 1368 and Cryptococcus curvatus ATCC 20509 could effectively convert galacturonic acid into oil, and the oil yield was 0.12 g / g. Using simulated beet residue hydrolysate, that is, the mixture of galacturonic acid, arabinose and glucose as carbon source, the oil yield of T.cutaneum as 2.571 and T.fermentans CICC 1368 was found to be more than 0.15 g / g. The oil content of C. curvatus ATCC 20509 was 43.6% and the oil yield was 0.14 g / g reducing sugar.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fermented oil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vegetable 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mass rich in pectin could be used as raw material for microbial oil prod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6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产微生物油脂菌种[J];技术与市场;2000年07期
2 ;微生物油脂生产和应用[J];药物生物技术;2001年01期
3 薛照辉,吴谋成;微生物油脂进展[J];山西食品工业;2002年02期
4 ;一种提高微生物油脂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J];现代化工;2009年S1期
5 李翔;黎冬明;郭晓敏;葛霞;申鹏华;;微生物油脂产业化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10年11期
6 薛允连;新型食用微生物油脂[J];粮油食品科技;1992年06期
7 李小松,余扬帆;微生物油脂[J];食品科技;1997年05期
8 何东平,郑竟成,吕兴祥;微生物油脂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油脂;1998年06期
9 颜佳铖;纪晓俊;聂志奎;邓中涛;任路静;黄和;;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含量的准确快速测定[J];生物加工过程;2014年02期
10 何东平,宋光森,王飞飞;微生物油脂在油脂生物工程产业化中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永红;刘波;曲威;白凤武;赵宗保;;微生物油脂发酵的最新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赖婧;张鹏;王淮;张波;姚日生;;长孢被孢霉利用淀粉质原料发酵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A];全国第18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谢必峰;;能源微生物油脂产业化研究展望[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赵宗保;;微生物油脂的代谢工程研究[A];代谢工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东平;;微生物PUFAs的研究、产业与市场发展[A];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集[C];2007年
6 周P;高俊莲;;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lina)摇瓶培养及其油脂提取研究[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李永红;刘波;曲威;白凤武;赵宗保;;微生物油脂发酵的最新研究进展[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微生物油脂极具开发利用前途[N];山东科技报;2001年
2 刘紫凌 曹波;微生物油脂给产品穿上黄马褂[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3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黎苑楚;微生物油脂“渗”进百姓家[N];湖北日报;2011年
4 施安辉;微生物油脂潜力大[N];山东科技报;2002年
5 本报;油脂开发的新方向[N];粮油市场报;2001年
6 记者 刘志伟;我科学家自主开辟微生物油脂新领域[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辉;真菌发酵转化废弃秸秆生产微生物油脂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王致鹏;产油酵母菌合成生物油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君;圆红冬孢酵母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艳丹;富含果胶的工业富产物生产微生物油脂初步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天喜;含糖废水发酵产微生物油脂的分离提取工艺[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陈忠菊;微生物油脂型润滑油的制备[D];武汉工业学院;2008年
5 袁锦云;木薯生物炼制微生物油脂过程工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崔振阳;金属离子对皮状丝孢酵母油脂发酵的影响及玉米芯残渣生产微生物油脂[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孙晓璐;微生物油脂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
8 杨建斌;制备微生物柴油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08年
9 李凡正;微生物油脂型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及相关油脂摩擦学性能的初步探索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10 张贺;玉米皮渣高密度发酵产微生物油脂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7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6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