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型水力压裂实验系统的室内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水压裂模拟 + 压裂信号 ; 参考:《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1期
【摘要】:室内水力压裂模拟实验是认识裂缝压裂机理、获取水力压裂信号的有效手段,可为进一步提高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方面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根据野外水力压裂施工工艺和微压裂地震信号监测的特点,设计并制造了大模型水力压裂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真三轴围压系统、水压裂系统和微压裂信号采集系统,可以实现相同或不同围压状态下的水力压裂试验,并对裂缝产生、裂缝扩展的整个物理过程进行水力压力信号和岩石压裂破裂信号的采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微压裂实验技术.通过水力压裂实验,首次在实验室内获得了真三轴围压下大模型的水利压力和水力压裂信号的关系,为水力压裂信号的分析和压裂裂缝的定位提供了基础.
[Abstract]:Laboratory hydraulic fractur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understand fracture mechanism and obtain hydraulic fracturing signal. It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such as shale ga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eld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cess and microfracturing seismic signal monitoring, a large model hydraulic fracturing simulator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in this paper. The device includes true triaxial confining pressure system, water fracturing system and microfracturing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test under the same o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state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whole physical process of fracture generation and fracture propagation can be collected by hydraulic pressure signal and rock fracturing fracture signal, and a set of complete micro-fracturing experiment technology is formed. Through hydraulic fracturing experi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aulic pressure and hydraulic fracturing signal of large model under true triaxial confining pressure is obtained in laboratory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analysi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signals and the location of fracturing fracture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2392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XZ05035-001)联合资助
【分类号】:TE3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天魁;刘晓强;顾启林;;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J];中国海上油气;2015年03期
2 熊欣;覃丹双;黄旭;;页岩气清水压裂技术探讨[J];石化技术;2015年04期
3 曹学军;;川西致密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J];钻采工艺;2015年01期
4 徐骞;李静嘉;李雪琴;;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在渝东南地区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4年07期
5 李士斌;李磊;张立刚;;清水压裂多场耦合下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6 张艺耀;王世彬;郭建春;;页岩地层压裂工艺新进展[J];断块油气田;2013年03期
7 朱权洁;姜福兴;于正兴;尹永明;吕垒;;爆破震动与岩石破裂微震信号能量分布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8 容娇君;张固澜;郭晓玲;张彦斌;朱绪峰;贺振华;曾江萍;;压裂/微地震事件地面响应信号模拟[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4期
9 李士斌;陈波涛;张海军;张立刚;吴建东;;清水压裂自支撑裂缝面闭合残留宽度数值模拟[J];石油学报;2010年04期
10 邓琦;余贤斌;罗鹏辉;;砂岩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特性研究[J];矿冶工程;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春;赵扬锋;张超;程传杰;;含水煤岩单轴压缩微震信号特征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2期
2 王跃;;基于大型水力压裂实验系统的室内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1期
3 赵国彦;邓青林;李夕兵;董陇军;陈光辉;张楚旋;;基于EMD和形态分形维数的微震波形识别[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4 丛森;程建远;王云宏;房哲;;煤矿微震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矿业;2016年12期
5 张苏;王金贵;艾立昊;;水泥材料静爆过程中的微震信号特征[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6年06期
6 杨泉;;基于声波方程的压裂微地震事件数值模拟[J];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34期
7 赵扬锋;刘力强;潘一山;焦波波;张超;;岩石变形破裂微震、电荷感应、自电位和声发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8 侯冰;张儒鑫;刁策;李良川;程谟骥;;大斜度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实验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6年05期
9 张建光;陈颀;彭金辉;周莉;;微震监测系统中信号检测电路的设计[J];微处理机;2016年04期
10 Ding Yanlu;Dou Linming;Cai Wu;Chen Jianjun;Kong Yong;Su Zhenguo;Li Zhenlei;;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nd rock dynamics with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iqu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英军;丁雁生;;低渗油气藏井筒周围岩石动态破坏实验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2期
2 惠建军;聂玲;宋鹏举;;水力压裂裂缝强制闭合技术应用分析[J];辽宁化工;2013年06期
3 任岚;赵金洲;胡永全;王磊;;裂缝性储层射孔井水力裂缝张性起裂特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葛明娜;张金川;李晓光;唐玄;扬升宇;;辽河东部凸起上古生界页岩含气性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2年06期
5 邵晓州;余川;付勋勋;史立川;;页岩气研究新进展及开发瓶颈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2年06期
6 王南;钟太贤;刘兴元;雷丹凤;;复杂条件下页岩气藏生产特征及规律[J];断块油气田;2012年06期
7 卢占国;李强;李建兵;宋菲;刘恒;;页岩储层伤害机理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2012年05期
8 陈治军;高怡文;袁芳政;焦莉丽;韩小琴;;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油页岩特征及页岩气有利区预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年04期
9 张军涛;申峰;吴金桥;陶红胜;;水平井压裂技术在特低渗油藏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10 钟森;任山;黄禹忠;林立世;;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J];中外能源;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数值模拟水力压裂裂隙的扩展和增大[J];煤矿安全;2008年06期
2 连志龙;张劲;王秀喜;吴恒安;薛炳;;水力压裂扩展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3 李洋;;水力压裂开采页岩气对环境有害[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09期
4 杨维;白治平;王春孝;;子长采油厂水力压裂与产量关系评价[J];硅谷;2010年19期
5 赵宝滔;牛晓东;孟凡册;;水力压裂施工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2年15期
6 杨景宁;;美国国会简报关注水力压裂引发的环境和地震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04期
7 洪世铎;水力压裂理论[J];石油钻采工艺;1980年01期
8 刘蜀知,任书泉;水力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9 ;水力压裂法[J];环境与生活;2012年05期
10 乔继彤,张若京,姚飞,蒋阗;水力压裂的二维温度场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若京;;地下能源开发的重要技术——水力压裂[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刘建军;杜广林;薛强;;水力压裂的连续损伤模型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连崇;梁正召;李根;马天辉;;水力压裂裂缝穿层及扭转扩展的三维模拟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传华;陈勉;金衍;;层状介质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闯;刘合;李向阳;吴恒安;;页岩气水平井水力压裂多缝间距优化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杨丽芳;张陈芳;阳国桂;王路伟;;油田水力压裂过程中示踪砂用量计算[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7 李家祥;张文泉;;井下水力压裂应力测量[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朱礼军;陈勉;金衍;;松软地层水力压裂缝宽预测[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阳国桂;李锦富;;同位素水力压裂示踪用示踪剂的研制[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10 鄢旭彬;饶少莹;任海龙;王军红;;水力压裂工艺技术的应用[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蒂芬·科恩 编译 王林;对水力压裂法应该宽容一些[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卢克·亨特 王林 编译;水力压裂法在东南亚难应用[N];中国能源报;2013年
3 苏珊·布兰特利 安娜·美耶_撤,
本文编号:1879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7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