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压汞资料的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以扎纳若尔油田KT-Ⅰ和KT-Ⅱ含油层系灰岩储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5 09:51

  本文选题:碳酸盐岩 + 压汞 ; 参考:《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年03期


【摘要】:以哈萨克斯坦扎纳若尔油田82块碳酸盐岩岩心的压汞及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对比分析Swanson模型、Capillary-Parachor模型、Winland模型、Pittman模型、Nelson模型和δ函数模型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精度。结果表明,这6种渗透率预测模型对孔隙结构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预测精度均较差,但Swanson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5种模型。进一步分析Swanson模型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适用性,认为该模型不能反映储层微裂缝对渗透率的影响,也不能反映复杂的孔喉半径分布特征对渗透率的影响。对于孔喉半径分布呈多峰特征的碳酸盐岩岩心,孔喉的发育对储层的渗透率都有贡献,不存在优势孔喉区域,而Swanson模型将毛管压力曲线拐点处对应的孔喉半径作为岩心发育的优势孔喉半径,且忽略了孔喉半径分布呈双峰特征的岩心中发育的小孔喉对渗透率的影响,导致Swanson模型计算的渗透率误差较大。因此,以Swanson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孔隙度、歪度和分选系数等孔隙结构参数的改进渗透率预测模型,将该模型与Swanson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改进渗透率预测模型对孔隙结构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
[Abstract]:Based on the mercury injec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data of carbonate core of block 82 in Zanaroer Oilfield, Kazakhstan, the accuracy of Swanson model, Capillary-Parachor model, Winland model, Pittman model, Nelson model and 未 function model for predicting carbonate reservoir permeability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se six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models for carbonate reservoirs with complex pore structure is poor, bu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Swanson mod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five models. The applicability of Swanson model in predicting the permeabilit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is further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del can not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microfractures on permeability, nor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pore throat radius distribution on permeability. For carbonate cores with multi-peak distribution of pore throat radius, the development of pore throat contributes to the permeability of reservoir, and there is no dominant pore throat area. In the Swanson model, the pore throat radius corresponding to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 is taken as the dominant pore throat radius for core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ore throat developed in the core with bimodal distribution on the permeability is ignored. The permeability error calculated by Swanson model is larger. Therefore, based on the Swanson model, an improved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considers the porosity, skew degree and sorting coefficient. The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Swanson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improved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model for carbonate reservoir with complex pore structure is obvious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致密气储层岩石导电机理研究及饱和度评价”(4140408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等效岩石单元模型的渗透率测井评价方法研究”(2013CFB396)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开放基金项目“基于成岩相相控的致密砂岩储层饱和度建模及测井评价”(K2016-09)
【分类号】:TE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虎权;卫平生;潘建国;孙东;王宏斌;;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J];岩性油气藏;2010年02期

2 何金先;张晓丽;王兆夺;段毅;;铜仁地区陡山沱期盖帽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地质找矿论丛;2013年03期

3 李康中;华北碳酸盐岩油田采油工艺技术综述[J];石油钻采工艺;1980年01期

4 游静裕;;关于华北碳酸盐岩油田的钻井技术问题[J];石油钻采工艺;1980年06期

5 柏松章;碳酸盐岩油田开发中的能量接替[J];石油钻采工艺;1982年01期

6 秦荣章;;碳酸盐岩油田堵水工艺——美国堵水工艺的几个问题[J];石油钻采工艺;1983年05期

7 史超,肖楚琳,巢荷英,庄玉人;碳酸盐岩微量有机抽提物中痕量金属元素分析技术[J];石油实验地质;1988年03期

8 赵天财;;新型碳酸盐岩取芯液[J];钻采工艺;1991年01期

9 徐荣;任皓;;碳酸盐岩酸化中使用泡沫的效果[J];钻采工艺;1992年04期

10 张宏祥;;一种用于孔洞性碳酸盐岩的新型取心液[J];钻采工艺;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东;陈多福;苏正;刘芊;;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吕修祥;金之钧;;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3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4 郭宏伟;张研;宋建勇;李劲松;贾志坤;;基于有限元法的碳酸盐岩强散射介质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黄捍东;罗群;林娟华;刘洪昌;万云强;;碳酸盐岩岩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为例[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撼霆;吴时国;;东沙海区深水碳酸盐岩的发育与地震识别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广旭;吴时国;;南海北部碳酸盐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志芳;曹宏;姚逢昌;张研;;致密碳酸盐岩气藏地震定量描述[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张达;印兴耀;张广智;;碳酸盐岩地区的EI反演和弹性参数提取方法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袁明前;汪绍卫;;鄂西渝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A];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秦丽娟 唐铭;科技“慧眼”洞悉碳酸盐岩[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特约记者 高向东 付帅帅;成功破解碳酸盐岩“早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记者 李东 苏华;塔里木成功破解碳酸盐岩“肠梗阻”[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吴莉;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原油产量逾千万吨[N];中国能源报;2014年

5 记者 李东 高向东;塔里木建成首个百万吨产能碳酸盐岩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3年

6 通讯员 赵贝 陈利新;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攻坚战展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高照;跨越式突破从哪里来[N];中国石油报;2014年

8 魏艳;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矿业报;2011年

9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裴新强;塔里木油田创先争优 党员攻坚成主力[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杜治利;我国西部碳酸盐岩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丰硕[N];中国能源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伶;滨里海盆地东缘复杂碳酸盐岩微裂缝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周刚;塔南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吴其林;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纪国法;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分形复合油气藏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邓兴梁;塔里木盆地塔中油气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何健;碳酸盐岩气藏损害描述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司马立强;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9 王京;碳酸盐岩裂缝型油藏多元信息综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10 初广震;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微相与成岩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裂缝性碳酸盐岩储气库注采渗流规律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黄晓峰;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惠州地区珠江组碳酸盐岩下段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鲁杰;高石梯震旦系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机理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何燕;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6 高远;玉北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冯科;FQ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及注气优选大模型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8 弋山;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实验及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邓庄;碳酸盐岩基质酸化酸蚀蚓孔生长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10 卿元华;QHD428E构造湖相碳酸盐岩有利储层特征及成因[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91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91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