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煤岩渗透率对酸化作用响应规律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04:28

  本文选题:酸化 + 煤层气 ; 参考:《煤炭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酸化手段是油气井提高产能的重要手段,较小的酸化规模有可能极大地提高油气井产量,这对具有低渗透性特点的煤层气井开发具有重要启示。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酸液作用前后煤粉的矿物成分极限反应率和煤岩芯的渗透率,分析了酸化作用后煤粉极限反应率和煤岩芯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层中原始的孔裂隙发育和矿物成分组成对渗透率的大小具有重要影响;酸化手段可有效提高煤层渗透率,对于试验煤样,渗透率最大提高了18.42倍,盐酸质量分数在12%~15%为最佳。酸化时间过长会造成渗透率小幅度降低,应控制反应时间在12 h左右。
[Abstract]:Acidizing mean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of oil and gas wells. A small acidizing scale may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wells,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with low permeability. The limit reaction rate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permeability of coal core before and after acidizing action were measured through laboratory tests. The variation law of coal powder limit reaction rate and coal core permeability after acidificat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iginal pore and fissur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mineral composition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bed, the acidiz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and for the test coal sample,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permeability is 18.42 times. The best mass fraction of hydrochloric acid is 12% and 15%. If the acidizing time is too long, the permeability will be reduced by a small margin, and the reaction tim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bout 12 h.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4236,51574280) 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CSTCKJCXLJRC14)
【分类号】:TE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亮;;地面渗透率与地下渗透率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5期

2 李志强;鲜学福;;煤体渗透率随温度和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3 马强;;Uniaxial-strain条件下渗透率变化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刘浩;蔡记华;肖长波;王济君;陈宇;;热处理提高煤岩渗透率的机理[J];石油钻采工艺;2012年04期

5 谢国安;上流压力对测定岩样渗透率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5年03期

6 Manmath N.Panda;关振良;谢丛姣;;用粒度分布参数计算单相渗透率[J];地质科学译丛;1995年03期

7 吴曼;杨晓松;陈建业;;超低渗透率测量仪的测试标定及初步测量结果[J];地震地质;2011年03期

8 刘红歧,夏洪泉,郭肖;利用分形插值曲面研究渗透率的分布特征[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杨胜来;刘伟;冯积累;汪如军;涂中;张友彩;唐治平;杭达震;;加压时间对储层岩心渗透率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刘春志;蒲万芬;周法元;喻秋兰;;不同人造裂缝对渗透率影响的室内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红梅;兰永伟;赵继涛;于秀娟;马强;;温度和应力耦合条件下岩石渗透规律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克协;马俊;伍先运;张碧星;;利用偶极声测井中弯曲模反演渗透率的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汪洋;姜瑞忠;何伟;邢永超;;气体在页岩储层中的渗流状态及渗透率表征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B水动力学基础[C];2014年

4 尹太举;张昌民;;濮53块在开发过程中的储层动态变化[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晋;煤体注CO_2置换CH_4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对采收率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郭慧;注CO_2后煤中矿物质化学反应对渗透率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3 陈俊国;煤层气储层孔裂隙多尺度渗透率预测和流固耦合模型[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郑贵强;不同煤阶煤的吸附、扩散及渗流特征实验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马强;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张起;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规律及技术经济界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吴玉杰;杏北开发区萨葡高油层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张崇崇;煤层气垂直井排采过程煤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赵凯;无烟煤储层CO_2注入过程中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朱林奇;核磁共振测井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与渗透率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6 江丽;致密储层岩石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7 陈伦;白云深水地区渗透率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8 吴曼;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的测试标定及初步实验结果[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9 高浩锋;砂岩、泥质岩和煤岩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胜利;利用偶极声波测井资料反演渗透率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5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95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