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致密砂岩交替注酸压裂工艺技术

发布时间:2018-05-18 22:13

  本文选题:致密砂岩 + 体积压裂 ; 参考:《特种油气藏》2017年05期


【摘要】:为进一步扩大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有效改造体积,提高多尺度裂缝的复杂程度,结合压裂与酸化技术的优势,开展了交替注酸压裂技术研究。阐述了致密砂岩交替注酸压裂工艺的机理及作用;利用压裂裂缝模拟软件,对交替注酸模式及交替注入参数进行了正交模拟优化;结合储层特性及交替注酸压裂工艺要求,对交替注入段塞中的酸液及顶替液类型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前置液造缝缝长达到总设计缝长的70%左右时,即可进行多级交替注酸工艺;交替注酸泵注过程中,每级顶替排量以阶梯递增式注入、每级顶替液量按递减式注入、增大顶替液黏度及增加交替注入级数等方式,都有利于提高酸液在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均匀分布程度。现场试验表明,多级交替注酸压裂工艺压裂后增产及稳产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改造工艺,可提高致密砂岩油气藏压裂有效性及改造效果。该技术可为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压裂提供技术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expand the volume of fracturing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and improve the complexity of multi-scale fractures, the alternating acid injection fracturing technology was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dvantages of 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chanism and function of alternating acid injection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tight sandstone, optimizes the alternating acid injection mode and parameters by using fracturing fracture simulation software, combine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alternating acid injection fracturing technology. The types of acid and displacement fluid in alternate slug were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stage alternating acid injection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when the seam length of the front liquid reaches about 70% of the total designed seam length,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each step is incrementally injected by step,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each step is injected by decreasing mode during the injection process of the alternating acid injection pump. Increasing the viscosity of the displacement fluid and increasing the alternating injection series can improve the sweep range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acid in the fracture. The field test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stable production after fracturing by multi-stage alternating acid injection fracturing technolog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 can improve the fracturing effectiveness and revamping effect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This technique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effective fracturing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作者单位】: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地层储层改造关键技术”(2011ZX05031-004-003)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鄂南致密油藏两级裂缝高导流复合压裂技术研究”(P17088)
【分类号】:TE3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康毅力;桑宇;李前贵;;致密砂岩天然气扩散能力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朱伯靖;刘旭耀;程惠红;柳畅;刘善琪;任天翔;李永兵;石耀霖;;致密砂岩水压瞬态致裂液化格子波尔兹曼及有限元数值研究[J];地震;2013年04期

3 谷会霞;魏玉堂;杜晓;代国祥;;录井新技术在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2年04期

4 辜思曼;孟英峰;李皋;罗成波;李盼;;气体钻井中致密砂岩流固耦合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3年03期

5 张矿生;樊凤玲;雷鑫;;致密砂岩与页岩压裂缝网形成能力对比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4期

6 王金琪;中国大型致密砂岩含气区展望[J];天然气工业;2000年01期

7 邓平;王丙寅;李玉勤;马红;;地化录井技术在永安油田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2012年04期

8 ;辽河油田致密砂岩勘探呈现良好潜力[J];录井工程;2013年03期

9 黄绪德,郭正吾;致密砂岩裂缝气藏的地震预测[J];石油物探;2000年02期

10 杨晓宁,张惠良,朱国华;致密砂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以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为例[J];海相油气地质;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先达;李宜强;;利用激光共聚焦研究泥岩和致密砂岩中有机质组分分布[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2 李鹏;康毅力;游利军;雷鸣;疏壮志;;致密砂岩液相毛细管自吸调控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赵靖舟;曹青;白玉彬;李军;王晓梅;;论致密砂岩大油气田成藏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陈明君;康毅力;游利军;;饱和水致密砂岩电学参数对有效应力变化的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国华;寿建峰;斯春松;沈安江;;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低渗透气藏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机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张惠良;寿建峰;朱国华;王招明;王月华;杨晓宁;;致密砂岩盖层形成机理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李艳霞;钟宁宁;张枝焕;张水昌;;致密砂岩盖层形成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塔东英南2凝析气藏为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师啸 通讯员 杨传宏;吐哈油田致密砂岩检测获突破[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记者 许忠 通讯员 何兰丰;压开致密砂岩 扩大油气“出口”[N];中国石油报;2012年

3 特约记者 黄延兵;华北油区首口致密砂岩水平井打出高水平[N];中国石油报;2013年

4 记者 杜中闻 通讯员 张新华;西部钻探氮气钻井平均钻速提十倍[N];中国石油报;2012年

5 徐晓峰;河南油田非常规勘探路径明朗[N];中国石化报;2012年

6 张抗;致密油气藏:摘得到的桃子[N];中国石化报;2012年

7 本报通讯员 李江辉 梁子波;为持续稳产提供强力技术支撑[N];科技日报;2012年

8 记者 郑干臣 通讯员 杨林;河南油田 洛阳—伊川盆地屯2井开钻[N];中国石化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苏里;陕北地区Y油田A井区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目的层优选与数值模拟[D];西北大学;2016年

2 田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油气水多相渗流规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史晓东;致密油藏体积压裂缝网形成及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来功;地应力及天然裂缝对致密砂岩水压致裂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谭春剑;山西临汾大吉6井区煤层上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吴需要;致密砂岩渗透率与电学参数的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王欢;致密砂动、静态岩石物理特征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超;川西蓬莱镇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及气水微观赋存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6 樊娟;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的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D];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

7 邓鹏;致密砂岩和煤岩互层气藏渗流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8 何梦莹;致密砂岩渗吸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9 车宇;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参数与电学性质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10 丁世村;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致密砂岩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907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07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1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