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陆相烃源岩中角质体组分新认识及生烃贡献
发布时间:2018-05-18 22:46
本文选题:干酪根 + 凝胶化角质体 ; 参考:《石油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陆相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中,已经证明来源于高等植物的角质体、孢粉体以及木栓体等组分具有较高的生烃能力。但以往研究均认为这些组分在干酪根组分中含量极低。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进行了详细干酪根显微组分研究,发现一类国际上称为凝胶化木质碎片的组分,而国内被称为富氢镜质体,或荧光镜质体,在总组分中的含量较高。该组分在透射光显微镜下呈厚实的亮黄色光泽,蓝光激发下呈弱黄色荧光,并且部分体积较大的颗粒具有植物叶片气孔结构,指示其可能来源于角质层未脱离的植物叶片器官。同时还针对完整化石叶片进行热模拟实验,发现具有较高的产烃率,这表明该类有机体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与相对富氢的角质体是同一生物组织母源,因此应属于壳质组的范畴,而不属于以高等植物木质纤维为母源的镜质体,在这里称之为凝胶化角质体。包括植物叶片在内的高等植物组织的生物总量巨大,构成湖泊沉积有机质输入的主要来源,所产生的这类凝胶化角质体可能对湖相烃源岩具有重要生烃贡献。特别是继二叠系—三叠系大灭绝之后,三叠纪松柏类植物大爆发,这类植物叶片表面附着有厚实角质层,产生的大量凝胶化角质体可能对延长组石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这一发现,从生物母质来源上奠定了高等植物对延长原油具有重要贡献的理论基础。
[Abstract]:In this paper ,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is kind of organic body has a certa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bility .
【作者单位】: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1001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2023,No.41402007)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6RJYA284)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专项(KFJJ2015-06,135CCJJ20160509)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延斌,韩德馨;渤海湾盆地石炭纪—二叠纪煤的有机组分红外光谱研究[J];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2 阎文英,石呈龙,李天良,董亚亭;抚顺煤的荧光特征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年03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907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0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