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储量计算方法
本文选题:五种孔隙度 + 干酪根溶解气 ; 参考:《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2期
【摘要】:页岩气藏的特点是无机基质孔隙、有机基质孔隙、天然裂缝孔隙、水力裂缝孔隙和吸附相孔隙并存。实验室和数学研究表明页岩气藏可以由五种孔隙度模型和干酪根溶解气储集机制来描述。基于Orozco和Aguilera方程,考虑页岩吸附气量和溶解气量随地层压力的变化以及两者对游离气储集空间的影响,建立页岩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以Orozco和Aguilera文中的页岩凝析气藏为例,首先进行储量回归得到基质和裂缝游离气储量,再计算吸附气和溶解气储量以及总储量,然后根据各个储量所占比例计算一系列G_(pt)值(总的累计产气量),作p/Z_2(压力/两相气体偏差因子)和G_(pt)的关系曲线,与生产历史数据拟合较好。与Orozco和Aguilera的结果相比,总储量相差3%,各个储量所占比例也不尽相同。
[Abstract]:Shale gas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inorganic matrix pores, organic matrix pores, natural fracture pores, hydraulic fracture pores and adsorptive pores. Laboratory and mathematical studies show that shale gas reservoirs can be described by five porosity models and kerogen dissolved gas reservoir mechanism. Based on the Orozco and Aguilera equations, the mass balance equation of shale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the change of shale adsorption gas volume and dissolved gas volum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m on the free gas reservoir space. Taking the shale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in Orozco and Aguilera as an example, the reserves of matrix and fracture free gas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reserve regression, then the reserves of adsorbed gas and dissolved gas and the total reserves are calculat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each reserve, a series of GSP values (total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P / Z _ 2 (pressure / two-phase gas deviation factor) and Gapp _ t) are calculated, which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oduction history data.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Orozco and Aguilera,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reserves is 3%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erves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及勘探评价”(2011ZX05024-002-00,2016ZX05060-026)资助
【分类号】:TE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东晓;杨婷云;吴天昊;李想;赵俊良;;页岩气开发机理和关键问题[J];科学通报;2016年01期
2 张烈辉;陈果;赵玉龙;刘其芬;张和成;;改进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储量计算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茂林;袁恩;梅海燕;杨龙;廖如刚;;新型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J];断块油气田;2017年03期
2 陈婷婷;喻高明;张艺钟;;页岩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储量计算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2期
3 郭小哲;李景;张欣;;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物质平衡模型的建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4 杜华明;宁正福;苏朋辉;;考虑多组分吸附的页岩气储量计算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2017年02期
5 张茂林;杨龙;梅海燕;王董东;;考虑吸附相视孔隙度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1期
6 李玉丹;董平川;张荷;曹耐;汪洋;;基于分形理论的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年01期
7 王凯;;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石化技术;2016年12期
8 杨龙;梅海燕;张茂林;袁恩;;考虑干酪根中溶解气的页岩气藏储量计算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16年05期
9 张利国;;页岩气井试气施工常见事故处理及预防[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10 姜瑞忠;乔欣;何吉祥;郜益华;滕文超;李渊;范海军;;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新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东晓;杨婷云;;页岩气开发综述[J];石油学报;2013年04期
2 袁俊亮;邓金根;张定宇;李大华;闫伟;陈朝刚;程礼军;陈子剑;;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J];石油学报;2013年03期
3 马文辛;刘树根;黄文明;张长俊;曾祥亮;;鄂西渝东志留系储层特征及非常规气勘探前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4 唐颖;邢云;李乐忠;张滨海;蒋时馨;;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5 武景淑;于炳松;李玉喜;;渝东南渝页1井页岩气吸附能力及其主控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石晓兵;杨火海;范翔宇;黄兵;;页岩气储量计算的新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2年04期
7 刘铁成;唐海;刘鹏超;蔺文洁;苏国强;;裂缝性封闭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储量计算方法[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1年02期
8 李延钧;刘欢;刘家霞;曹利春;贾学成;;页岩气地质选区及资源潜力评价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艳丽;;页岩气储量计算方法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3期
10 李新景;胡素云;程克明;;北美裂缝性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启示[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先敏;冯其红;汪旭升;杜鹏;;低煤阶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建立及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6期
2 罗美伦;郭肖;李星涛;赵超;李刚;;考虑硫沉积的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3 聂向荣;程时清;;存在层间水和凝析水的裂缝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李勇;李保柱;胡永乐;彭晖;夏静;;裂缝性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计算新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陈晖;胡泽根;王禹川;;物质平衡方程在水驱气藏储量评价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年05期
6 何玮;段永刚;王喜梅;刘杰;朱鹏;曾珠;;煤层气流动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应用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张烈辉;陈果;赵玉龙;刘其芬;张和成;;改进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储量计算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3年12期
8 罗迪;张小龙;谭红;张贱荣;;异常高压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推导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6期
9 张广东;刘建仪;李祖友;岳建伟;荣宁;廖建华;汪佐亮;;裂缝气藏物质平衡方程[J];天然气工业;2006年06期
10 胡景宏;何顺利;尚希涛;刘辉;李静;;高含硫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成海;煤层压裂复杂裂缝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09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0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