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东濮凹陷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21 17:09

  本文选题:咸化湖盆 + 优质烃源岩 ; 参考:《断块油气田》2017年04期


【摘要】:采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方法测试分析东濮凹陷咸化湖盆烃源岩,确定了咸化湖盆页岩及油页岩为优质烃源岩。其具有两层结构,主要由富含有机质的纹层和夹有黄铁矿的钙质纹层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普遍具有奥利烷丰度低,伽马蜡烷丰度高,而C_(27),C_(30)甾烷相对丰富,姥鲛烷与植烷质量分数之比(Pr/Ph)低等特征,反映出强还原咸水沉积环境,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水生生物。高生产力及盐水分层造成的强还原环境是造成东濮凹陷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发育的主要原因。富集生烃灶将是效益勘探形势下的重点研究方向。
[Abstract]:The source rocks of salinized lake basin in Dongpu depression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b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and the halogenized lake basin shale and oil shale were determined to be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It has a two-layer structure, consisting mainly of organic rich grain layer and calcareous lamellar layer with pyrite; the biomarker compounds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low olinane abundance, high gamma wax alkane abundance and relatively rich steranes. The ratio of Pr-Phs to PR-Phs is low, which reflects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strongly reduced brackish water, and the organic matter mainly comes from aquatic organisms. The high productivity and strong reduction environment caused by brine stratific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in the saline lake basin of Dongpu depression. Enrichme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ing stoves will b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benefit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东濮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2016ZX05006-004)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剑;雷德文;李玉文;唐勇;阿布力米提;常秋生;王婷婷;;古老碱湖优质烃源岩: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风城组[J];石油学报;2015年07期

2 梁榜;何生;陈学辉;李晨溪;刘莉;张梦吟;;鄂西渝东地区东岳庙段页岩气勘探潜力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5年01期

3 张林晔;李钜源;李政;张金功;朱日房;包友书;;北美页岩油气研究进展及对中国陆相页岩油气勘探的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6期

4 李威;文志刚;;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7烃源岩特征与分布[J];断块油气田;2014年01期

5 张云献;刘海燕;巩卫芳;董虎;;东濮凹陷北部芳烃色谱-质谱分析及石油地质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2年06期

6 陈洁;鹿坤;冯英;苑克红;王德波;崔红;张文洁;;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2年01期

7 何锋;靳广兴;魏丽红;;东濮凹陷优质烃源岩研究意义[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4期

8 秦建中;腾格尔;付小东;;海相优质烃源层评价与形成条件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4期

9 金强;朱光有;王娟;;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郑红菊;董月霞;朱光有;王旭东;熊英;;南堡凹陷优质烃源岩的新发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安;李素梅;徐田武;庞雄奇;张云献;万中华;纪红;;东濮凹陷北部盐湖相原油特征与成因[J];现代地质;2017年04期

2 杨智;何生;张勇刚;肖七林;;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原油地化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04期

3 康建威;林小兵;余谦;田景春;门玉澎;闫剑飞;林家善;孙媛媛;;复杂构造背景区页岩气富集条件研究——以大巴山前缘地区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4期

4 张洪安;徐田武;张云献;;东濮凹陷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意义[J];断块油气田;2017年04期

5 吴小力;刘翰林;李荣西;李得路;赵帮胜;程敬华;韦景林;朱倩萍;;中国陆相蒸发岩盆地中烃源岩的发育规律及其生排烃特征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7年04期

6 雷德文;陈刚强;刘海磊;李啸;阿布力米提;陶柯宇;曹剑;;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大油(气)区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研究[J];地质学报;2017年07期

7 郭来源;张士万;解习农;李忠生;黄传炎;陈北辰;;鄂西-渝东地区下侏罗统东岳庙段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模式[J];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8 王勇;刘惠民;宋国奇;姜秀芳;朱德顺;朱德燕;杨万芹;银燕;丁桔红;;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要素与富集模式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7年02期

9 聂明龙;徐树宝;方杰;陈骁帅;;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海相烃源岩地化特征及与中国海相烃源岩比较[J];沉积学报;2017年03期

10 张毅;郑书粲;高波;冯庆来;;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有机质分布特征与富集因素[J];地球科学;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鸾沣;雷德文;唐勇;阿布力米提;陈刚强;胡文tD;曹剑;;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深层油气流体相态研究[J];地质学报;2015年05期

2 唐勇;徐洋;瞿建华;孟祥超;邹志文;;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群特征及分布[J];新疆石油地质;2014年06期

3 杨江海;易承龙;杜远生;张宗恒;颜佳新;;泌阳凹陷古近纪含碱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碱作用的指示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10期

4 关德范;;论海相生油与陆相生油[J];中外能源;2014年10期

5 雷德文;阿布力米提;唐勇;陈静;曹剑;;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高产区控制因素与分布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14年05期

6 余川;程礼军;曾春林;汪生秀;;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4年03期

7 路俊刚;陈莹莹;王力;姚宜同;陈世加;杨迪生;袁波;刘超威;倪帅;;准噶尔盆地陆南地区油气成因[J];石油学报;2014年03期

8 贾承造;郑民;张永峰;;非常规油气地质学重要理论问题[J];石油学报;2014年01期

9 姜在兴;张文昭;梁超;王永诗;刘惠民;陈祥;;页岩油储层基本特征及评价要素[J];石油学报;2014年01期

10 武瑾;王红岩;拜文华;薛华庆;杜东;;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吸附影响因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素平,胡文tD,陈龙生,朱东亚,薛春燕;香港坪洲岛早第三纪地层发现优质烃源岩[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

2 张文正;杨华;杨奕华;孔庆芬;吴凯;;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J];地球化学;2008年01期

3 卢双舫;马延伶;曹瑞成;李吉君;王伟明;李会光;陈方文;;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及其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张文正;杨华;傅锁堂;昝川莉;;鄂尔多斯盆地长9_1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机制探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1期

5 金强;朱光有;王娟;;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魏文文;周大宇;;优质烃源岩识别标志与控制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7期

7 齐星星;文志刚;唐友军;罗鑫;杜宇斌;;辽东湾地区辽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特征分析[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赵宏伟;;利用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识别优质烃源岩——以松南新区断陷群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8期

9 秦建中;申宝剑;陶国亮;腾格尔;仰云峰;郑伦举;付小东;;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与生烃能力动态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4期

10 张林晔,孔祥星,张春荣,周文,徐兴友,李政;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光有;金强;;优质烃源岩中超高异常锶的形成机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腾格尔;;上扬子东南缘下组合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生烃潜力评价[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陈建平;孙永革;钟宁宁;黄振凯;邓春萍;;湖相优质烃源岩排烃效率与排烃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侯读杰;肖建新;程顺国;张海全;张林晔;张善文;;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与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关系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江其勤;破解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江其勤 谢小敏;石勘院一国家基金项目攻关斩获丰厚[N];中国石化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江其勤;重视寻找海相优质烃源岩[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杨建超;海相优质烃源岩研究获重要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司徒瑜 徐丛荣;重视盐环境理论与前期开发研究[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林芳;坳陷型富烃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形成环境[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文文;南贝尔凹陷、塔南凹陷优质烃源岩识别与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李红敬;扬子地区二叠系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分析及优质烃源岩判识[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3 齐星星;辽东湾地区辽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李鹏;辽中凹陷优质烃源岩分布及油气资源量潜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0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20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