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压裂废液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技术
本文选题:压裂技术 + 压裂废液 ; 参考:《辽宁化工》2016年12期
【摘要】:对于大部分低渗透油田来说,压裂工艺成为油田增产的主要技术手段。随着压裂技术的大面积的使用,压裂废液大量产出和排放,压裂废液的COD值高、粘度大、含油量高并且含有大量的瓜胶、甲醛、聚丙烯酰胺等添加剂及悬浮物,不能直接排放和回注。在过去的时期里,对压裂废液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不足,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不强,近年来,由于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愈发严格,对压裂废液对环境影响和处理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使之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根据油田压裂技术应用、压裂废液产出和排放、压裂废液组成等研究状况,对油田压裂废液对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油田压裂废液处理技术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Abstract]:For most low permeability oil fields, fractu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ain technical means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With the wide use of fracturing technology, fracturing waste fluid is produced and discharged in large quantities. The COD value of fracturing waste fluid is high, the viscosity is high, the oil content is high, and there are a lot of additives, such as melamine, formaldehyde, polyacrylamide, and suspended matter. No direct discharge and backinjection. In the past period,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fracturing waste fluids, an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reatment techniques have not been strong.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ly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effect of fracturing waste fluid on environment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which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fracturing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and discharge of fracturing waste fluid and the composition of fracturing waste flui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fracturing waste fluid on the environment,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ing waste fluid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oilfield.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质量安全环保部;
【分类号】:X7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小强;耿春香;赵朝成;;胜利油田井下压裂废水处理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年06期
2 李莉;张永丽;刘慧;张举;阎宁;;钻井废液固化治理技术在四川油气田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8年02期
3 何伟;;复合法在处理压裂返排液时的最佳工艺流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1期
4 涂磊;王兵;杨丹丹;;压裂返排液物理化学法达标治理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5 胡忠前;马喜平;何川;王红;杜剑;;国外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究新进展[J];海洋石油;2007年03期
6 钟f;林孟雄;;油气田压裂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6年06期
7 钟显;赵立志;杨旭;刘常旭;;生化处理压裂返排液的试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年01期
8 钟显;谭佳;赵立志;杨旭;;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试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11期
9 张宏;残余压裂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年02期
10 王翠,史佩红,杨春林,耿艳楼;电化学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红梅;生物法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滨;;压裂采出液对“五合一”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年03期
2 罗平凯;张太亮;喻璐;宋佳;欧辉;;催化氧化复合生物技术处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7年01期
3 张丽;马鲁英;;油田压裂返排液的常用处理方法[J];石化技术;2016年12期
4 王海忠;;油田压裂废液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技术[J];辽宁化工;2016年12期
5 廖云虎;彭建峰;于志刚;石阳;高莹;;低伤害高效海水基压裂液的研制与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6 车明光;徐敏杰;谢宇;朱绕云;谢娟;;沙漠浅层水配制压裂液的性能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年S1期
7 伦伟杰;赵董艳;邵强;;多效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煤层气采出水COD_(Cr)的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6年03期
8 韩国勇;宋新萍;;磁分离废压裂液处理技术现场试验[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6年06期
9 张健;靖波;李庆;杨梦颖;尹先清;;电化学法深度处理油田污水COD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S1期
10 祁丽莎;;适用于低温煤层气储层的清洁压裂液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汪建军;袁海;罗健生;;川西油气田钻井污水及废泥浆固化处理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5年11期
2 耿红涛,宋营坤,季永新,洪祥,葛祥仕;油田压裂废液处理技术研究[J];化工时刊;2005年08期
3 伊向艺,卢渊;用微电解氧化还原法处理油田废弃液[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5年04期
4 李瑞龙,夏素兰,朱家骅,吴汉玉,周芳;磷石膏与粉煤灰用于钻井废泥浆固化处理的实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年03期
5 刘士鑫,郭平,赵立志;内电解法与Fenton试剂法在压裂返排水处理中的联合应用[J];化工环保;2004年S1期
6 何红梅,赵立志,范晓宇;生物法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7期
7 谢应权,杨远光,彭志刚;矿渣固化钻井液技术的高温分散剂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万里平,赵立志,孟英峰;Fe/C微电解法处理压裂废水的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何红梅,赵立志,黄禹忠;高分子絮凝剂对压裂返排液处理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3年11期
10 诸林,张光君,莫正平,李静;磨72井回注站含油含硫污泥固化治理技术[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其林;我国深层气井压裂技术取得突破[J];海洋石油;2003年01期
2 尉立岗;;国际压裂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年03期
3 蒋果;李志强;吴良军;;关于对井下压裂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2期
4 田春燕;;试论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3期
5 谢桂学;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初探[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6年01期
6 吴太平,李生莉,丘勇;国内外低渗油气藏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石油;2003年06期
7 裘新农;王维和;;一种新型压裂技术在新疆石油局研制成功[J];新疆石油科技;2004年01期
8 雷雨田,吴晋军,樊旭文;多级强脉冲加载压裂技术的推广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05年05期
9 吴晋军,苏爱明,王继伟,韩延坤;多级强脉冲加载压裂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05年01期
10 ;稠油压裂技术[J];石油矿场机械;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林英姬;李安启;田助红;李阳;王春鹏;;煤层低伤害高效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2 关小旭;范逸轩;汤皓;;页岩气压裂技术新进展及开发建议[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陈凡;;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在平煤十三矿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4 李洛锋;刘子强;尚可俊;李林峰;王金兰;许七林;;压裂技术在虎狼峁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毕卫国;张梅;孙文进;;井下爆破压裂技术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煤炭学会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成红;周冰欣;胡克俭;于波;吴文瑞;马文;;分段多簇压裂技术在致密油藏水平井的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徐云龙;葛洪魁;李永平;;定向深穿透射孔优化压裂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汪长栓;姚元文;冯国富;杨兴波;;脉冲爆燃压裂技术在煤层气井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9 董玉霞;;长岭凹陷(两井)红岗北低渗难采储量压裂技术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徐云龙;葛洪魁;;近井眼裂缝控制技术研究现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侠 通讯员 谷胜;新疆油田致密油直井压裂技术国产化[N];中国石油报;2013年
2 记者 王志田;大庆井下压裂技术服务品牌叫响延安[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栗清振;国际压裂专家来华交流压裂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9年
4 记者 赵双;国际压裂技术专业交流会在京召开[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郑水平;实施针对性压裂技术辽河强1块增产强劲[N];中国石油报;2010年
6 记者 幸福;分段压裂技术刷新全国纪录[N];大庆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何明舫;大井组“工厂化”压裂技术日趋成熟[N];中国石油报;2013年
8 郑水平;辽河油田成功实施超大规模转向压裂技术[N];中国工业报;2010年
9 记者 张晗 通讯员 谢桂森;辽河油田形成系列压裂技术[N];中国石油报;2013年
10 李春辉;压裂技术逐步使油田开发走向新阶段[N];中国石油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桂学;周边脱砂压裂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1年
2 黄有泉;海拉尔油田苏德尔特复杂岩性储层压裂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向军;瓦窑堡油田控缝压裂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2 樊金U,
本文编号:1921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2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