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透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效率研究
本文选题:非均质 + 超低渗透油藏 ; 参考:《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超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开发过程中单井产量低、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特点,提出进行空气泡沫驱油,对空气泡沫驱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非均质性、气液比、泡沫注入体积、泡沫注入段塞组合以及注入时机对空气泡沫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储层,空气泡沫驱可以有效地动用低渗透储层中的剩余油,最优的注入气液比为1∶1,最优的注入体积为0.2PV,最优的段塞大小是0.05PV,最优的注入时机为含水率达80%以上时进行泡沫注入。研究结论对于非均质超低渗透油藏进行空气泡沫驱油具有借鉴和指导价值。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single well production, fast water cut rise and low water driving degre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ultra-low permeability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air foam flooding is carried ou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ir foam flooding a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gas-liquid ratio, foam injection volume, foam injection slug combination and injection timing on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air foam were studi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air foam flooding can effectively produce residual oil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The optimal injection gas / liquid ratio is 1: 1, the optimal injection volume is 0.2 PVS, the optimal slug size is 0.05 PV.The optimal injection time is foam injection when the water content is over 80%. The conclusions are valu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ir foam flooding in heterogeneous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烧油层过程中稠油氧化反应的启动机理及干预机制”(5140419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渗透砂岩油藏氮气泡沫辅助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2013JQ7019)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三相泡沫体系调驱机理研究”(14JK1564)
【分类号】:TE357.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劲峰,曲志浩;用模型组合实验研究注水油层驱油效率的变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何贤科,陈程;用动态资料预测注水开发油田驱油效率[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3期
3 袁新涛;彭仕宓;;单变量相分异指数在驱油效率分微相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2期
4 林光荣;刘秋兰;刘学刚;杜朝峰;卢燕;;利用组合模型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熊斌;张红玲;何顺利;门成全;;高一区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丁名臣;赵海龙;赵清民;汪洋;岳湘安;;烃类气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6期
7 张本华;;中高渗砂岩油藏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03期
8 张绍东,王绍兰,李琴,陈清华;孤岛油田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许宏伟,苗大军,李道亮;高渗透均质砂岩油藏提高驱油效率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年03期
10 夏惠芬,孔凡顺,吴军政,徐艳姝;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效应对驱油效率的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光荣;刘秋兰;刘学刚;邵创国;卢燕;;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时机的优选[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汪亚萍;大港油田推动转变发展方式[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周宏;世界稠油开采新途径[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怀宇;粘弹性流体微观驱油效率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2 姜海峰;粘弹性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的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奋;中高渗砂岩油藏水驱油效率及波及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蒋莹;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及驱油效率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3 马蒋平;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粘弹性聚合物溶液驱油效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刘丽丽;喇嘛甸油田主力油层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张博;盘古梁低渗透油田优化注水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6 陈斌;分子结构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流变性质和驱油效率的影响[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7 宋丹;自生CO_2技术体系及驱油效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8 周强;海洋低渗N油藏驱油效率实验及渗流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9 秦安国;油水界面和液(油、水)/固界面协同修饰提高驱油效率[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李强;杏二区西部三类油层聚表剂驱技术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7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2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