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微观剩余油驱替机理研究
本文选题:低渗透油藏 + 微乳液驱 ; 参考:《特种油气藏》2017年05期
【摘要】:为探究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微观剩余油的驱替机理,以大庆油田低渗透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乳液驱油和岩心微观解剖实验,验证了微乳液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并对微乳液驱后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显微镜观察光刻玻璃模型中的驱油过程,重点研究了微乳液驱过程中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结果显示:界面张力低的微乳液驱油效果好,与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26.38个百分点;对于同一半径的孔隙而言,界面张力越低,含剩余油孔隙比例越小。研究表明,降低残余油的启动难度,并将原油乳化成小液滴,是微乳液驱替残余油最主要的机理。该项研究证明了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油的可行性,从微观上对微乳液的驱油效果做出科学解释,有助于推动微乳液三次采油理论的完善。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of micro residual oil in microemulsion 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the effect of microemulsion flooding on improving oil recovery was verified by microemulsion flooding and core microdissection experiments, taking the low permeability core of Daqing Oilfiel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fter microemulsion flooding was studied. The oil displacement process in photolithographic glass model was observed by microscope, and the start-up and migration mechanism of residual oil in microemulsion flooding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emulsion with low interfacial tension has good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and the oil recovery is increased by 26.38 percentage 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water flooding, and the lower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is, the smaller the remaining oil porosity is for the same radius po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ing the starting difficulty of residual oil and emulsifying crude oil into small droplets is the main mechanism of microemulsion displacement of residual oil. This study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emulsion 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nd scientifically explains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of microemulsion from the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ertiary oil recovery theory of microemulsion.
【作者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微乳液渗流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51474071)
【分类号】:TE357.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干佐;张延良;;烃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J];石油学报;1986年02期
2 李干佐;王果庭;李淑贞;陈一飞;杨艳君;;微乳液特性参数R与其组成、温度、盐度的关系[J];油田化学;1986年04期
3 余萍;高俊杰;张东;;微乳液增溶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柴油中铜[J];冶金分析;2006年01期
4 余萍;张东;耿琳;;微乳液增溶流动注射分析法快速测定汽油中的锰[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李干佐,郭荣;阴离子微乳液的形成与其结构——Ⅰ、微乳液的形成与油含量、温度对其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7年01期
6 郭荣,李干佐;阴离子微乳液的形成与其结构——Ⅱ、微乳液结构与影响结构的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7年02期
7 黄艳娥;王兰兰;;操作条件对柴油微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的影响[J];河北化工;2006年11期
8 崔英;龚光碧;胡才仲;宋兆成;宋同江;董静;;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0年03期
9 杨君;赵培侠;谢新玲;;柴油中相微乳液的制备和相图分析[J];化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王延平,赵德智,王雷,岳坤霞,高鹏,王峰;柴油微乳液的配制与应用[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冯长山;司淑荣;刘宏艳;冯志刚;;大庆油田杏一~杏三区低渗透薄差储层挖潜配套技术试验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低渗透大型整装油田勘探新突破[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3 王秀娟;孙贻铃;钟淑敏;王欢;王延辉;迟博;;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裂缝及地应力特征[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庞强;刘俊芹;冯昆明;;功图法量油技术在超低渗透油藏的应用效果及评价[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欧阳华;;低渗透油藏测井储层评价-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武地区[A];“南方复杂地层井筒新技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华;张文正;;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Ⅳ长7优质油源岩与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油气分布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陆业昌;周雯菁;董金凤;李学丰;;微米级毛细管中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与气体的驱替[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熊伟;苗盛;胡志明;高树生;刘莉;;长庆低渗透油藏微观孔隙结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巧然;中国石油大打低渗透勘探进攻仗[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周明才 邓玉富;破解低渗透偏磨井难题[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华 陈晓军;“低渗透”、“碳汇林”及其他[N];甘肃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王静 记者 张新民;科技催生低渗透革命[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记者 金江山 通讯员 王晓泉;五年铸就低渗透增产利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荪蓟 记者 张新民;长庆成为中国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代表[N];中国石油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金江山 实习记者 刘晓峰;天然气,决战“低渗透”[N];中国石油报;2011年
8 特约记者 袁朝旭 记者 张新民;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国家级验收[N];中国石油报;2012年
9 特约记者 袁伟 文珊;同低渗透展开“巅峰对决”[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延平;低渗透“压”出高水平[N];中国石油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芳;低渗透油藏水驱前缘运动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刘伟;低渗透油藏储层保护与改造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珊;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渗流理论及分段完井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寇显明;低渗透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军;均相微乳液驱室内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姜伟;煤层气储层压裂用微乳液助排剂及高效返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3 李谦;耐温微乳液和开关乳状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周冰灵;微乳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效果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刘东芳;CO_2开关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张建;聚醋酸乙烯酯及两亲性表面活性剂对二氧化碳增稠作用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7 金凯;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康延鹏;濮城原油微乳液相态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刘佳林;环保型微乳液改善压裂增产效果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高静;超低渗油气藏用微乳液的研究与表征[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46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4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