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
本文选题:东河砂岩 + 尖灭线 ; 参考:《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术明确东河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3通过对地震正演记录进行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构建薄层检测因子、峰值振幅频率比,进行尖灭线分布的地震预测;4寻找研究区内东河砂岩与下伏地层夹角、地震预测尖灭线与实际地层尖灭线误差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进行尖灭线定量外推,最终得到实际的东河砂岩尖灭线。该技术在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超覆尖灭线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Abstract]:Aiming at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inaccurate prediction of Donghe sandstone pindout line of Carboniferous in Gerac area of Tarim Basin, the technical process of seismic prediction of Donghe sandstone pindout line is established. The technical process mainly includes four parts: 1. Using the "residual thickness method" to restore the paleogeomorphology.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the macroscopic Distribution of the Over-overlying Diandiao Line ~ (2) the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onghe sandstone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full wave field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technique. Through seismic attribute analysis and spectral decomposition of the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records, the thin layer detection factors are constructed. The peak amplitude-frequency ratio, the angle between Donghe sandstone and underlying strata, an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rror between the prediction of the pinnacle and the actual formation, and the quantitative extrapolation of the tip-out line are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actual Donghe sandstone tip-out line is obtained. This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overlying pinnacle line of Donghe sandstone in Gerac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2011ZX05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2014B-0307)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冉;赵继龙;刘少治;常少英;方芳;;草南地区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识别与预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4期
2 顾家裕;张兴阳;郭彬程;;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沉积和储层特征及综合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6年03期
3 冯全东,刘传川,胡艳革,何素文,方江雪;利用模型正演进行草湖凹陷东河砂岩尖灭线识别与预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杨春峰;杨云飞;冯全东;方江雪;;塔里木盆地阿北—顺北区块东河砂岩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年01期
5 刘辰生;郭建华;朱美衡;苏调红;;阿克库勒地区东河砂岩储集层特征及与邻区对比[J];新疆地质;2008年02期
6 翟振飞;傅恒;黄海平;陶碧娥;;塔里木盆地托浦台泥盆系东河砂岩沉积特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振生,韩宇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东河砂岩圈闭含油气控制因素探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4期
8 焦翠华;王海更;刘太勋;刘晓兵;昌伦杰;牛玉杰;;倾角测井在东河砂岩沉积微相划分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3期
9 张惠良;杨海军;寿建峰;张荣虎;耿忠霞;王波;;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沉积期次及油气勘探[J];石油学报;2009年06期
10 旷理雄;郭建华;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北部于奇地区东河砂岩油气成藏与勘探前景[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琼;李正文;钱一雄;王咸彬;;塔中围斜区东河砂岩地震速度分布特征与储层预测[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德波;李明;贾进华;陈秀艳;;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地震预测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张红梅;凌云;王晓平;;塔里木盆地哈得四三维区东河砂岩薄储层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文彬;;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中含油砂岩的“封闭-滞后”现象[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孙玉善;申银民;张丽娟;;用成岩岩相分析法剖析轮南东斜坡东河砂岩非均质性储层[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李梅;李宇平;李秀明;张秋茶;汪海;卢玉红;;塔里木哈得海相油田形成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特约记者 连彬 通讯员 王永维;东河砂岩勘探思路确定[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记者 王巧然 通讯员 陈华;哈得4功勋井产值突破40亿元[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曾旺 通讯员 李四川;勘探思想解放的典范[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记者李东 特约记者高向东 唐浩;全国最大沙漠油田新增产能10万吨[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江泽民的殷切期望[N];中国石油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平;塔里木盆地哈得四油田东河砂岩隐蔽油藏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永胜;哈得逊油田水平井含水率上升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传超;塔里木盆地小海子及哈德逊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相及储层夹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苏调红;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东河砂岩段储层特征及评价[D];中南大学;2009年
4 姬安召;东河1油田石炭系东河砂岩段地质建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伟;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段储层测井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郭思;新疆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于奇东地区东河砂岩储层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曼如;HDD油田32井区东河砂岩段储层综合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颖莹;哈得逊东河砂岩油藏HD111井区地质建模及开发方案设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毅;塔中4油田东河砂岩测井储层精细解释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10 程木伟;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石炭系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1958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5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