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与侏罗系不整合面测井识别方法讨论

发布时间:2018-05-31 08:59

  本文选题:不整合面 + 测井资料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利用区域地质背景和测井资料,用测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不整合面进行识别,为准确划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提供依据。研究后认为,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5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特征及识别方法受延长组顶部地层的剥蚀程度和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共同控制。测井方法识别不整合面最主要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河道充填砂岩形成的箱型测井曲线的底界,主要发育在甘陕古河谷;二是由于不整合面下发育黏土风化壳而使不整合面上具有电阻率值最小的特征,主要发育在古地貌的斜坡带。此外,不整合面的识别还需参考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厚度、标志层特征,同时结合邻井对比和等厚原则,才可有效准确地识别不整合面,并对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进行准确的划分。
[Abstract]:The unconformities between Triassic and Jurassic in Ordos Basin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logging data,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accurate division of Mesozoic strata in Ordos Basi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trata of the unconformities is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features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re jointly controlled by the denudation degree of the top strata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nd the paleo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re-Jurassic period. There are two main bases for identifying unconformities by logging method: one is the bottom boundary of box logging curve formed by channel filling sandston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ancient Gan-Shan valley; The other is that the unconformit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inimum resistivit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lay weathering crust under the unconformities, mainly in the slope zone of paleogeomorphology. In addi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unconformity surface also needs to refer to the lithology, thickness and marker lay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trata of the unconformity surface, and combine the correlation of adjacent wells and the principle of equal thickness to identify the unconformity surface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trata of the unconformities is accurately divided.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90451)
【分类号】:P618.13;P63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忠;操应长;王淑萍;宋玉斌;;不整合空间结构与油气成藏综述[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03期

2 何登发;;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2期

3 Hamon Youri;刘春;高贵冬;;沉积不整合中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J];海洋地质动态;2008年04期

4 薛巨丰;;不整合的控藏作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2期

5 陈杨;;不整合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J];才智;2011年25期

6 官大勇;王昕;刘军钊;张友;张海义;;庙西北凸起不整合面结构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J];海洋石油;2013年01期

7 翟裕生;;不整合面对内生成矿作用的意义[J];地质论评;1965年05期

8 程日辉,林畅极,刘景彦;盆地研究中不整合成因分析[J];世界地质;1998年03期

9 李朝阳,刘玉平,管太阳,皮道会,叶霖;不整合面中的成矿机制与找矿研究[J];地学前缘;2004年02期

10 郑宽兵,邓军,李浩,冯彩琴,唐晓川;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二叠系与三叠系之交的淹没不整合面[J];现代地质;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谭开俊;卫平生;姚清洲;牟中海;孙东;刘震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不整合类型与油气成藏关系[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2 郭进京;;五台山区甘泉砾岩归属及甘泉不整合[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3 曲永强;孟庆任;马收先;李林;武国利;;华北地块北缘中元古界几个重要不整合面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马德龙;何登发;李涤;唐洁云;刘政;;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不整合运动学特征及其构造运动意义[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5 仇祥凯;;中国华北等地石炭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带的工程地质特征[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6 吕修祥;;塔里木盆地不整合面石油运移散失量的实验研究[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7 李朝阳;刘玉平;叶霖;皮道会;;有关贵州成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仕华;;川西义敦地区中上三叠统不整合的发现及意义[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贺彦 李启桂;大型不整合面科研攻关斩获丰厚[N];中国石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涛;不整合面型铀矿流体系统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赵乐强;[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春光;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杜广义;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次洼断裂和不整合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杨亮;新疆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主要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伟;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区域不整合特征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朱俊;与不整合有关的源藏空间关系及其成藏过程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6 高茜;黄土沿第三纪不整合面滑坡机理及防治措施[D];长安大学;2014年

7 范昌育;东濮凹陷浅层砂体、不整合输导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快乐;准南前陆盆地中浅层砂体—不整合输导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薛艳梅;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关键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储层分布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王鑫;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关键不整合面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1959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59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