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氧同位素的煤层气合排井产出水源判识——以黔西地区比德—三塘盆地上二叠统为例
本文选题:煤层气井 + 合层排采 ; 参考:《石油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有效的排采水源识别是煤层气多层合排诊断的重要举措,而水中稳定同位素是水源信息的指示计。黔西上二叠统发育多煤层,煤层气开发以直井多层合排为主,不同产层组合下产能效果差异显著,产出水来源得不到有效判识。为此,基于黔西比德—三塘盆地11口煤层气井产出水样品的定期采集,对产出水样、矿井水样和地表水样共计38个样品开展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结合煤层气井生产数据,揭示了研究区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排采水源判识意义:基于研究区大气降水线方程,煤层气井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普遍显现D漂移特点,封闭型水中氢、氧同位素偏重,水-岩作用反应强烈;区分了典型高产井和典型低产井,低产井受制于表层水干扰,产出水表现为氢、氧同位素组成较轻且D漂移不明显,而高产井产出水以同位素组成较重、D漂移明显为特点。建立了反映产出水D漂移程度的参数,其数值与平均日产气量正相关而与平均日产水量负相关。结合Cl~-、Na~+离子浓度,建立了基于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的排采水源判识模板,区分出表层水、煤层水和压裂水3类水源,气井只有产出煤层水才能获得较高的产能。黔西地区比德—三塘盆地上二叠统上部含气系统由于容易受表层水干扰,排采条件欠佳且与中、下部含气系统兼容性差,建议优先开发中部和下部含气系统。
[Abstract]:Effective water source iden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diagnosis of coalbed methane (CBM) multilayer discharge, and the stable isotope in water is the indicator of water source information. There are many coal beds in Upper Permian in western Guizhou,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vertical wells and multi-layers. The productivity effect is significant under different productivity combinations, and the source of output water can not be identified effectively. For this reason, based on the regular sampling of 11 coal bed methane well water samples from 11 coalbed methane wells in West Guizhou Province, 38 samples of produced water, mine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were tested by isotope geochemistry, combined with the production data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water and oxygen produced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istinguishing their water sources are revealed.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line equation in the study area,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produced from coalbed methane wells generally show D drif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ydrogen in closed water is closed. The oxygen isotope is biased and the water-rock interaction is strong, the typical high-yield wells and the typical low-yield wells are distinguished. The low-yield wells are restricted by the surface water interference, the produced water is hydrogen, the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is relatively light and the D drift is not obvious. The produced water of high production well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heavy D drift of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 parameters reflecting the D drift of output water are established. The valu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daily gas output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daily water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l-Na-Na ~ +, a model of identifying water source for drainage and recovery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ed water is established, which can distinguish three kinds of water sources: surface water, coal seam water and fracturing water. Only by producing coal bed water can gas wells obtain higher productivity. The upper gas bearing system of Upper Permian in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s easy to be disturbed by surface water, and the conditions of drainage and production are not good, and the compatibility with the gas bearing system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is not good. It is suggested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s bearing system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basin.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0730422)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44) 西安科技大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201718)和西安科技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2016QDJ028)资助
【分类号】:TE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勇;申建;;论深部煤层气基本地质问题[J];石油学报;2016年01期
2 秦勇;申建;沈玉林;;叠置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煤系“三气”及深部煤层气开采中的共性地质问题[J];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3 赵贤正;杨延辉;陈龙伟;杨艳磊;申建;晁巍巍;邵国良;;高阶煤储层固-流耦合控产机理与产量模式[J];石油学报;2015年09期
4 郭晨;;黔西比德—三塘盆地独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垂向分布与煤储层吸附—渗流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1期
5 秦勇;张政;白建平;刘东海;田永东;;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出水源解析及合层排采可行性判识[J];煤炭学报;2014年09期
6 王善博;唐书恒;万毅;李忠诚;张松航;;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煤储层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特征[J];煤炭学报;2013年03期
7 田文广;汤达祯;孙斌;赵素平;温军会;;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及其控气作用[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8 王保玉;李友谊;;西峰矿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排采状况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9 金军;唐显贵;;贵州省织金—纳雍煤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03期
10 朱炎铭;赵洪;闫庆磊;王辉;方俊华;;贵州五轮山井田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庆波;孙粉锦;李五忠;李贵中;孙斌;王勃;孙钦平;陈刚;孔祥文;;煤层气成藏条件、开采特征及开发适用技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兆彪;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丽男;;论深部煤层气基本地质问题[J];化工管理;2017年16期
2 郑力会;魏攀峰;张峥;聂帅帅;楼宣庆;崔可心;付毓伟;;联探并采: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发展自我救赎之路[J];天然气工业;2017年05期
3 孙粉锦;李五忠;孙钦平;孙斌;田文广;陈彦君;陈振宏;;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煤层气勘探[J];石油学报;2017年05期
4 郭晨;秦勇;夏玉成;马东民;韩冬;;基于氢、氧同位素的煤层气合排井产出水源判识——以黔西地区比德—三塘盆地上二叠统为例[J];石油学报;2017年05期
5 韦仕国;;松沙井田煤储层物性垂向分布特征[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08期
6 陈星;石永霞;赵彦文;;阜康西部矿区阜康向斜南翼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年04期
7 徐占杰;刘钦甫;宋璞;姬景超;毋应科;;寺家庄井田陷落柱对煤层气井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2期
8 时伟;唐书恒;李忠城;张松航;;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煤储层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2期
9 赵锦程;申建;朱庆忠;杨延辉;杨艳磊;;郑庄与樊庄区块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差异及其主控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2017年04期
10 郭晨;夏玉成;卢玲玲;任亚平;;黔西比德——三塘盆地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发育规律与控制机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成;准东地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政;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含煤层气系统及其排采优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汪岗;古交区块石炭二叠系含煤层气系统[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姜玮;多煤层区煤层气单井压裂/排采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袁学旭;多煤层含气系统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窦新钊;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程远平;袁亮;陈荣柱;王海锋;杜凯;;深部近距离上保护层底板裂隙演化及卸压瓦斯抽采时效性[J];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2 李辛子;王运海;姜昭琛;陈贞龙;王立志;吴群;;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研究[J];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3 孟尚志;侯冰;张健;谭鹏;熊振宇;;煤系“三气”共采产层组压裂裂缝扩展物模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4 顾娇杨;张兵;郭明强;;临兴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规律与勘探开发前景[J];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5 谢英刚;秦勇;叶建平;潘新志;高丽军;段长江;;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煤系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J];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6 Zheng Zhang;Yong Qin;Xuehai Fu;Zhaobiao Yang;Chen Guo;;Multi-Layer Superposed Coalbed Methane System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 Shanxi Province, China[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5年03期
7 李恒乐;秦勇;张永民;师庆民;周晓亭;;重复脉冲强冲击波对肥煤孔隙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5年04期
8 申建;杜磊;秦勇;喻鹏;傅雪海;陈刚;;深部低阶煤三相态含气量建模及勘探启示——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层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5年03期
9 谢英刚;孟尚志;高丽军;孙新阳;段长江;王海平;;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及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评价[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2期
10 曹作华;范亚芳;王健;孔威;;我国十年来煤层气研究热点分布转换与产业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东民;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辉,张卫江,时花平,徐世民;氧同位素的分离和应用[J];同位素;2005年Z1期
2 倪葆龄;;氧同位素及其在化学上的应用[J];化学通报;1957年06期
3 王正,倪葆龄;氧同位素标准样品的研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4 朱振雄;;稳定氧同位素技术——O—18重水的生产和应用[J];杭州化工;1992年01期
5 曾承;王臣旗;;湖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环境记录研究:(二)问题[J];盐湖研究;2009年03期
6 曾承;;青海湖介壳与无机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差异的环境意义[J];盐湖研究;2011年02期
7 陶发祥,姜洪波,洪业汤,曾毅强;改进的有机氧同位素分析法[J];科学通报;1996年11期
8 魏俊浩,王学平,刘铁侠,杨春福,张国宪,许相男;铅、氧同位素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1998年02期
9 李铁军;;氧同位素在岩石成因研究的新进展[J];岩矿测试;2013年06期
10 吴世迎;渤、黄海海水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晓斌;刘耘;;氧同位素质量依赖分馏线的理论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建飞;丁悌平;;激光熔蚀微量氧同位素分析方法[A];2007年全国质谱学会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质谱仪器和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铁军;;氧同位素在岩石成因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科技支撑系统[C];2014年
4 胡超涌;夏开慧;刘浴辉;何璐瑶;曹振华;熊志方;马仲武;王明达;李琴;史郁;黄俊华;谢树成;;石笋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来自湖北清江和尚洞的监测报告[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东;汉景泰;;东北四龙湾玛珥湖现代硅藻氧同位素组成与水体温度的热力学分馏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韩友科;;磷酸法制备碳酸盐氧同位素样品中的分馏效应及其校正计算[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8年
7 吴元保;郑永飞;龚冰;赵子福;唐俊;;北淮阳新开岭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静淑;王成玉;;泥灰岩中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9 李思亮;刘丛强;李军;刘小龙;;长江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和影响因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绍洪;潘韬;戴尔阜;;植物稳定氧同位素(δ~(18)O)与纵向岭谷区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李肇东;美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距今5000年[N];光明日报;2002年
2 陈 军;“后天”过后是否雪过天晴?[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记者 王艳红;岩中自有古代气象图?[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孙本源;揭示青藏高原季风气候变化[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苏橹萱;我国学者建立西南地区50万年来标准时标序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丽华;中国地科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点[N];中国矿业报;2012年
7 四海;科学帮阿尔卑斯山木乃伊回家园[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樊九林;基于氧同位素法的旬耀矿区原生CO辨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秦燕;新疆吐—哈地区硝酸盐矿床氮、氧同位素研究及矿床成因[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3 刘伟;阿尔泰若干花岗岩体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
4 陈忠;冰消期晚期以来德令哈尕海湖气候环境演变的碳、氧同位素记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婧宇;应用氮氧同位素以及同位素模型识别天津水体中硝酸盐的潜在来源[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温云杰;水体和土壤磷的批量快速测定及土壤磷酸盐氧同位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程红光;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纪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王玉娟;碳酸盐矿物的氧同位素交换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雷学铁;九龙江河口溶解磷酸盐及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酸盐的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意义[D];厦门大学;2014年
6 周威;淡水水体磷酸盐中磷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7 郑珍珍;水体中溶解磷酸盐氧同位素的准确测定及其在九龙江口、台湾海峡磷循环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3年
8 曹希;氮、氧同位素识别太鬲流域氮来源[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9 周丽芹;西藏文布当桑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牙形石SHRIMP微区原位氧同位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孙义程;熔融SiO_2中氧同位素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64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6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