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ML-Ⅰ油田污水絮凝与过滤处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2 23:03

  本文选题:油田注水 + 水处理 ; 参考:《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油田在生产过程中,油水分离后产生大量了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如果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因此,污水回注成为唯一选择。由于生产过程中加药等因素的影响,油田产出污水水质很差,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污水成分的日益复杂,水中悬浮物和油滴越来越细小,现有工艺不能适应,水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本文重点从絮凝和过滤两个方面入手,研究ML-Ⅰ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力争使回注污水水质能达到油田注入水水质标准。通过絮凝研究,优选除絮凝效果较好的絮凝剂,并进行用量优选。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铝形成的絮体密实、不易碎,沉降30min后液体较清,当聚合铝加量在0.7~0.9mg/L时,处理效果最好;而聚合铁、硫酸铁、活性硅酸、硫酸铝形成的絮体疏松,沉降效果差。絮凝剂与防垢剂的配伍性实验表明:防垢剂的加入对絮凝剂的性能有负面影响,其中:两种防垢剂对有机絮凝剂的性能影响较小,对无机絮凝剂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时注意避免无机絮凝剂和防垢剂在系统中同时使用,可以采用“先加絮凝剂—沉降分离—再加防垢剂”的处理顺序。经室内模拟实验,从滤料表面性质、滤料尺寸和级配、悬浮物大小和过滤设备结构等角度,分析了滤后水悬浮物和含油超标的原因,提出并研究了滤料高温反冲洗再生技术方案。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 the oil - water separation produces a large amount of oily waste water . If the oil - containing sewage is discharged directly without treatment , it will not only cause the pollution of soil and water source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建萍,刘立,张革,林景晔,杨庆杰;大庆油田齐家-古龙地区扶余油层储层敏感性分析和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顾军,向阳,何湘清,贾彪;裂缝-孔隙型储层保护钻完井液体系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许跃安,王波;完井方法数据库及其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蒋海;杨兆中;李小刚;胡月华;周志林;肖君;;裂缝面滤失对压裂井产能的影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1期

5 颜新林;周琪;;张东地区沙三段储层敏感性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1期

6 郑秀才;;港西油田储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张家锋;高炎;赵逸清;张海涛;黄波;;准噶尔盆地吉7井区梧桐沟组二段储层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罗觉生;尹先清;肖远牲;王玉燕;于宝石;曲乾生;龙霄;;海安油区袁101井区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9 王建;封卫强;袁浩仁;;纯化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解除水锁伤害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金娜;王志龙;朱春玲;朱金南;王佩平;;纳米乳液在低渗透油层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一岚;康毅力;李大奇;杜春朝;李冬梅;;综合损害指数——评价缝洞型储层损害的一个新指标[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晓娟;齐银;张宁生;张国辉;;低渗孔隙介质中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陶良军;杨玲;任晓娟;;宝浪油田三工河组储层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原因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姜岩;姚益轩;廖文胜;李晓剑;刘超;王立民;;地浸采铀作业过程地层伤害原因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5 张群;杨松;叶俊红;;埕岛油田入井液对地层伤害分析探讨[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6 王树华;刘晓红;高志斌;;稠油注蒸汽井防砂及蒸汽转向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A];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廖文胜;王立民;姚益轩;姜岩;;某低渗透砂岩铀矿层渗透性能损害因素分析[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廖文胜;王立民;江国平;姚益轩;姜岩;;低渗透砂岩铀矿床矿层保护技术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铀矿冶分卷、核能动力分卷(上))[C];2011年

9 王立民;廖文胜;赵良仁;杜志明;姜岩;赵海军;李晓剑;;地浸钻孔施工中低伤害钻井液的设计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魏兆言;刘光玉;李振连;刘佳;李东明;刘大玉;;伊通地堑下第三系敏感性油气藏压裂技术研究[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宝泉;海拉尔兴安岭群储层酸化工艺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玉荣;分层注水储层参数变化机理与配注参数动态调配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张改玲;化学注浆固砂体高压渗透性及其微观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魏红红;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周路;早期油藏描述的意义及方法与技术[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顾军;裂缝—孔隙型储层保护机理与钻井工作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夏显佰;准噶尔盆地马桥凸起白垩系、侏罗系砂岩成岩演化机制与成岩模式[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8 朱玉双;油层伤害对岩性油藏流动单元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马岭油田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杨满平;油气储层多孔介质的变形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10 黄春;黏土矿物抑制性和黏土胶体的热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东;港东开发区储层地质特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赵黎明;路44断块低渗储层开发技术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荆;清洁氮气泡沫压裂液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4 张红;河间东营组油藏注水井深部酸化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5 鲍远见;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萨零组储层地质特征及开发方案优选[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永君;钻井液井壁侵入深度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梅玉玲;松南让字井斜坡带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张瑞山;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酸化降压增注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苏璇;南堡潜山碳酸盐地层裂缝物性特征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杨飞;利用分形模拟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0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70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