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凝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本文选题:流线模拟 + 配置关系 ; 参考:《特种油气藏》2016年02期
【摘要】:针对常规地质统计技术及网格粗化近似技术在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求取过程中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优选性能稳、算速快以及无网格定向效应的流线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水驱开发油藏三维流线模型研究工区流线分布与剩余油配置关系。由研究结果可知,流线推进特征时间同层系调整时间吻合,小层剩余油分布与水线推进规律匹配,井组剩余油分布同沉积、断层以及温度等多因素协同作用相关。为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工区注采井网系统,并考虑在局部井组采用针对性的热水、蒸汽驱替,克服原油温敏效应,以提高采收率。通过研究,明确出油及来水方向,找到当前注采流线未能波及的剩余油富集潜力区,为下一步调整井网挖掘剩余油指明了方向。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error in the calculation of remaining oil saturation in reservoir by conventional geostatistical technique and mesh coarsening approximation technique, the streaml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with stable optimal selection performance, fast calculation speed and no mesh orientation effect is propo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amline and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eamline model of water drive development reservo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amline propuls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djustment time of the same system,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in small layers is matched with the advancing rule of waterline,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of well group is codeposited, the fault and temperature are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ystem of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pattern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that the appropriate hot water and steam displacement should be used in the local well group to overcome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effect of crude oil, so as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direction of oil production and water coming is determined, and the potential area of remaining oil enrichment which cannot be swept by the current injection-production streamline is found, which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mining remaining oil in the next step of adjusting well patter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之“复杂油藏剩余油分布预测”(2011ZX05009-003-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沈84-安12块高凝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QW08037005-3)
【分类号】:TE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学;王玉臣;;高凝油及其开采技术[J];石油科技论坛;2006年05期
2 孟庆学;王玉臣;李成;;高凝油井筒温度场分析及热力参数优选[J];油气井测试;2007年S1期
3 尹恕;潘志军;吴秀均;杨雄;钦焕光;;高凝油捞油技术[J];油气井测试;2007年S1期
4 姚凯;姜汉桥;党龙梅;吴妍;;高凝油油藏冷伤害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王中生;;古城油田高凝油油气提升工艺优化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8期
6 李海香;;探索高凝油捞油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0期
7 朱金杜;泵上掺热水开采高凝油试验[J];石油钻采工艺;1984年04期
8 陆洪涛;高银宝;;稠油、高凝油试油方法简述[J];油气井测试;1991年02期
9 李海;;国外开采高凝油的主要特点[J];国外油田工程;1992年06期
10 姜建伟,曹凯,刘丽娜,郭恩常;魏岗油田高凝油油藏开发实践[J];新疆石油地质;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易非;王佩文;赵东明;;高凝油渗流特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康潇钧;田乃林;丁世元;;高凝油在岩石多孔介质中流动时的非牛顿效应[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3 张国禄;;沈84-安12块油藏开发中后期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技术研究与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王起津;辽河油田高凝油产量稳中有升[N];中国冶金报;2011年
2 记者 陶加;高凝油开发技术体系形成[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记者 刘军;辽河油田全力确保高凝油百万吨规模[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记者刘军 通讯员黄祥光 郭秀文;辽河油田领跑国内高凝油生产[N];中国石油报;2011年
5 记者 张晗 特约记者 白宪顺;辽河形成高凝油开发技术体系[N];中国石油报;2013年
6 曾维胜邋通讯员 张跃军;辽河沈阳采油厂高凝油开发“底气”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记者 刘军邋通讯员 张跃军;沈阳采油厂打破高凝油开采方式[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记者 刘军;辽河油田“剑指”高凝油[N];中国石油报;2011年
9 记者 秦丽娜;“辽河油塑”亮相世博会[N];盘锦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谷淑化;高凝油油藏渗流特征及热采方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志强;含水高凝油超声冷输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2 张一楠;微波对高凝油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3 王霞;高凝油藏热采方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符显峰;高凝油超声波油水乳化地面冷输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王明磊;梳型聚合物对稠油和高凝油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孟强;曹台潜山裂缝性高凝油藏注蒸汽及注热水开采适应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吕云鹏;静35块高凝油油藏压裂缝面污染改善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姜伟;高凝油冷采工艺的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张帆;埋地高凝油管道运行及停输再启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10 韩小峰;沈84-安12块高凝油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977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7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