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察格油田N区块Z油层组段未开发储量潜力研究
本文选题:塔木察格油田 + 未开发储量 ; 参考:《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塔木察格油田N区块Z油层组段断层复杂,含油断块小且零散,无全区统一的油水界面,油水层识别难度大;油田投入开发后,未开展全区动用、未动用储量复查工作。在目前油价降低的形势下,需要加强区块经济评价研究,对未动用储量进行分类优选。本论文通过“分区块、分岩性”建立油水层解释图版,较好地识别了油层与油水同层;研究全区油水分布规律认为整体为上油下水的分布形式,各井区油水系统相对独立,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油藏类型以岩性、构造-岩性油藏为主;采用“容积法”计算出研究区13个储量区块动用、未动用储量;采用“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储量分类评价工作;应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对未动用储量进行经济评估;优选出未动用区块进行试验开发,取得较好效果。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Z reservoir in Block N of Tamchage Oilfield has complex faults, small and scattered oil-bearing fault blocks, no unified oil-water interface in the whole area, and 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oil-water layers, and after the oilfield is put into development, it has not been developed in the whole area and the work of rechecking the unproduced reserves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lower oil pric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block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to classify and select unproduced reserve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pretation plate of oil and water layers is established by "dividing blocks and lithology", and the oil and water layers are well identifi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water in the whole area is considered as the distribution form of oil and water in the whole area, and the oil-water system of each well area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here is no uniform oil-water interface, the reservoir type is lithology, structure-lithologic reservoir is the main type, and the "volume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unproduced reserves in 13 blocks in the study area. The paper adopts "weight method" to classify and evaluate reserves in the study area, applies "break-even analysis" to carry out economic evaluation of unproduced reserves, and optimizes unproduced blocks for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and obtains good result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海;曾立军;万有余;熊廷松;谭靖媈;;南翼山Ⅴ油层组措施改造浅谈[J];青海石油;2009年04期
2 任剑;张刚;刘万明;王薇;屈红军;董治斌;李敏;;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双物源对石油分布的控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董万平;罗静兰;周功才;刘贤;滑爱军;李永杰;王盟;;镇泾油田长8与长6油层组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4 汪洋;王桂成;王羽君;贾微;;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0年03期
5 邓媛;王海军;洪荆晶;刁宗宝;霍斐斐;;姬塬油田铁边城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5期
6 刘显阳;邓秀芹;赵彦德;张雪峰;韩天佑;;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J];岩性油气藏;2011年05期
7 楚美娟;郭正权;白嫦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2期
8 何雁兵;傅强;金艳;李元昊;;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年05期
9 惠威;孙卫;王越;;鄂尔多斯盆地英旺油田长2+3油层组低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10 李康;康胜松;尚婷;王俊超;李军;罗宝莉;;姬塬油田X区长8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静;陈全红;朱静;王若谷;刘溪;;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点[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文厚;梁积伟;王起琮;赵虹;王岚;刘昊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1油层组浊流沉积与油气的关系[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张晓丽;段毅;何金先;吴保祥;徐丽;夏嘉;;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C];2014年
4 姜红霞;吴亚生;罗晓容;喻建;毛明陆;杨樝;陈瑞银;;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三叠系延长组8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5 尹太举;张昌民;;基于储层结构的剩余油气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玲 姚剑 苏映宏;1.6亿吨未开发储量将“解冻”[N];东营日报;2007年
2 张抗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高级顾问;未开发储量是增产的现实选择[N];中国能源报;2014年
3 姚剑 苏映宏;让1.6亿吨探明未开发储量“动”起来[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李雁争;胜利油田启动部分探明未开发储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郝随穗 孙黄军;瓦窑堡采油厂长二油层注水开发成效显著[N];延安日报;2011年
6 记者 向培东 岳跃强 通讯员 刘素敏 李斌;湘西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干法水泥[N];团结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瑶;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李爱荣;低渗、超低渗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朱童;镇北—环江地区长4+5油层组砂体分布、成因及有利区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犟;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罗庞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藏控制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世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昌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与长8~长6油层组沉积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曹金舟;子北油田理79井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朱宗良;老君庙油田古近纪L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吴少波;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谢正温;陇东地区长6-8油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压裂地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简强;吴起吴仓堡地区延安组延10油层组地质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瞿璇;正宁—宜君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贾冰;吴起油田油沟油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张家,
本文编号:1993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9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