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
本文选题:协同开发学 +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 ; 参考:《断块油气田》2017年01期
【摘要】: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协同学入手,应用协同与对称的辩证关系,将协同学与油藏开发结合,创新形成了协同开发学理论,即应用协同作用与协同效应原理,重复利用原始剩余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或重复人工创建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因序利导,效应叠加,协同有序开发油藏的理论与方法。以协同开发学为基础,以陆相层状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文中明确了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的主要技术及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体系,直观形象地阐明了协同对称的增储增产开发计策组合模式及协同开发典型的扇贝型生命曲线特征。实例应用表明,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研究能够以科学、协同对称的思维方式抓住问题的本质,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及方法,为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全生命周期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引导。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nd Synergetics, apply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of synergy and symmetry, combining synergetic theory with reservoir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is formed, that is, the principle of synergistic effect and synergistic effect.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original residual ordered structure to construct the ordered subsystem repeatedly, or artificially creating the ordered structure to construct the ordered subsystem, because of the sequence benefit, the effect superposition, the cooperation orderly development reservoir theory and the method. Based on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nd taking continental stratified sandstone reservoi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ain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re defin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system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i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The synergistic symmetrical combination mode of increasing storage,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typical scallop life curve characteristics of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re illustrated intuitively and vividly. The application of examples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can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in a scientific and cooperative way of thinking,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in time.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full life cycle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stratified sandstone reservoir.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滩海开发技术示范工程”(2011ZX05050)
【分类号】:TE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官忠,宋社民,王庆龙,王群超;蒙古林砂岩油藏砂体微相特征及在开发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于欣;;辽河油田向水驱砂岩油藏要油[J];石油钻采工艺;2012年S1期
3 田锦;;大跨度非均质砂岩油藏开发实践与认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22期
4 王凤清,李金永,苏俊,施卫东;调堵驱综合技术在第三系砂岩油藏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5期
5 王希强;;樊41块砂岩油藏高效开发途径研究与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3期
6 S.Bloch;鱼统琪;牟圣泉;;砂岩油藏特征预测方法[J];吐哈油气;1996年01期
7 李晓明,刘承杰,张明水;砂岩油藏堵水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5期
8 左献琼;;中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讨论[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3期
9 岳大伟;;高凝油砂岩油藏水淹特征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年09期
10 蒋漫旗;黄船;胡长翠;胡永乐;;高含水砂岩油藏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方法[J];钻采工艺;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杜向前;马岩峰;胡克剑;李冰岩;雍硕;杜宁波;路勇;;低渗透砂岩油藏多氢酸深穿透酸化工艺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胡书勇;张烈辉;姚恒申;;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的随机模拟[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刘军;辽河油田向水驱砂岩油藏要油[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苏颂成;中原油田砂岩油藏剩余油监测水平国际领先[N];中国石化报;2006年
3 李学仁;西北塔河采油一厂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渐成规模[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盛玉奎 通讯员郝秀敏;华北首口砂岩水平井青春依旧[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杨建晖;破译底水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密码[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黄毅邋赵建文 乔学葵;把盐间非砂岩装入“保险袋”[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朱大军 本报通讯员 张春娜;这里有个“八连冠”[N];中国石油报;2001年
8 周宏;非均质砂岩油藏克星:多层细分注水工艺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湘清;弱胶结砂岩油藏出砂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2 王炯;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整体监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孙业恒;史南油田史深100块裂缝性砂岩油藏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王庆胜;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藏评价与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丛洪尧;环江地区长7致密砂岩油藏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郭丰;新疆准噶尔盆地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关键评价指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田键;致密砂岩油藏水相圈闭损害实验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王璐琦;JA致密砂岩油藏压裂前后注水与注气优选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刘国良;塔中4油田TZ402井区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黄文欢;盐间砂岩油藏精细地质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刘露;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后剩余油及其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高笑然;砂岩油藏低效循环场的识别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许宁;薄互层砂岩油藏(沈67断块)剩余油分布与挖潜优化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2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0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