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层综合分类及支持向量机评价——以Muglad盆地Fula凹陷AG1层为例
本文选题:低阻油层 + 综合分类 ; 参考:《国外测井技术》2016年06期
【摘要】:Muglad盆地Fula凹陷内大部分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低阻油层成为重要的剩余资源。低阻油层预计的采油强度和累产油量等是在油井措施实施中的关键参数,直接决定经济效益。本文对凹陷内4个主力油田AG1层已生产的51层低阻油层的储层特征、渗流特征和产能特征进行分析,并以采油强度和累产油量为核心,将低阻油层分为三类。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低阻油层所属类型进行判别,研究其对低阻油层类型及采油强度和累产油量等指标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以密度、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地层深电阻率、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幅度比等作为模型变量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检验样本判别准确率为75%,可对低阻油层采油强度和累产油等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Abstract]:In the Fula sag of Muglad basin, most of the oil fields enter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becomes an important remaining resource. The predicted oil recovery intensity and 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in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are the key paramet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il well measures, which directly determine the economic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perco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51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produced in AG1 layer of 4 main oilfields in the sag are analyzed, and the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aking the oil recovery intensity and 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as the core. The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is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type of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and to study its ability to predict the type of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and the indexes such as oil recovery intensity and 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sity, acoustic moveout, neutron porosity, resistivity of formation depth, natural gamma, The accuracy of discriminating samples by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 with natural potential amplitude ratio as model variable is 75,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oil recovery intensity and 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of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油气藏精细表征与剩余油分布预测”(2011ZX05009-0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2011ZX05010)
【分类号】:TE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军,邓春呈,杨永利,鲁国普;人工神经网络在低阻油层识别上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1年02期
2 张韬,商国庆,陈飞虎,卢新莉;文留盐间低阻油层识别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2年01期
3 温忍学,王军锋,张惠芸,吕宏茹,丁小忠;电阻率增大值法在胡状集油田判别低阻油层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2年02期
4 裴志勇;卫305块低阻油层的认识与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年S1期
5 温志新,刘双莲,彭红波,陈桂菊;港西开发区低阻油层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S3期
6 朱刚,董文斌,赵中伟;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3期
7 董树政;李玉江;刘蔚清;罗学如;;低阻油层机理分类及相应识别方法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7年02期
8 路香丽;刘承红;邵彦丽;;大王北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王雷;张家祥;韩波;;低阻油层判别技术及其应用[J];石油科技论坛;2007年03期
10 连承波;赵永军;钟建华;渠芳;蔡福龙;张军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及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魏斌;卢毓周;张友生;杨慧珠;;低阻油层流体类型识别[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汪忠浩;马修刚;刘海军;;毛管理论在滴西12油田低阻油层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王向公;卢艳;陈水利;常静春;任培罡;;模糊综合判别定性识别低阻油层[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4 苏庆新;冯启宁;尚作源;;导电矿物含量对岩石阻抗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顾永强邋王学忠;低阻油层解释模型的建立与应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刘国安;支撑二次创业[N];中国石化报;2001年
3 特约记者盛玉奎 通讯员李艳 李静;赵州桥畔长停井 精细诊治传佳音[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庆洲;低阻油层的主要成因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梁春秀;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形成机理与定量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刘子良;吉林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流体识别[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霞;苏北盆地古近系低阻油层成因及测井解释[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罗玲玲;乌南油田N_2~1油藏低阻油层的识别[D];重庆科技学院;2016年
3 李龙珂;鄂尔多斯盆地X油田长4+5段储层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张磊;渤海低阻油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王瑜;三肇地区葡萄花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及潜力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6 张晓丹;商河地区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特征及成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李建云;大庆油田东部葡萄花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梁忠奎;复杂孔隙结构高不动水低阻油层识别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谢青;陕北中生界延长组长6特低渗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10 侯长浩;陕北志丹地区长6特低渗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1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21043.html